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9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37篇
测绘学   226篇
大气科学   389篇
地球物理   207篇
地质学   1315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81篇
自然地理   91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6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1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王云才  郭焕成 《山地学报》2003,21(3):265-271
北京市西部山区是因矿区开发使山地景观生态环境破坏的重点地区,在北京市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采导致了矿点密度大,采空塌陷区分布广,水资源急剧减少,水质污染严重,植被大规模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等灾害加重以及煤尘污染问题突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呈现出山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景观生态特征。本文以史家营为例,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规划了景观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区、种植养殖和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果粮养殖生态农业区、林草放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的五个景观规划区域,探讨了生态型矿业、中低山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初步提出了景观生态整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72.
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巴西等国先后对本国欠发达地区进行了开发建设。它们以城镇化为动力、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已经取得许多成功经验,也有着深刻的教训。中国西部大开发可从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中受到启迪,以城镇化为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强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出西部地区城镇工业独特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3.
浙西石煤产区放射性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惠进 《地质通报》2003,22(9):725-728
浙江西部山区石煤资源丰富,广泛地被应用于石煤制品的生产和用做部分电厂、山区农村的燃料。石煤中U、Th等放射性核素含量高,致使部分石煤及其制品中U、Th等放射性核素含量偏高。U、Th是Rn的母体元素,衰变后不断释放出氡气,导致石煤产区居室内氡浓度和居民年辐射剂量当量严重超标,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在分析该区部分石煤产区、石煤制品、石煤电厂以及居室中的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4.
中国西部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系统,采集了大量的西部地质灾害数据,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对地质灾害数据进行管理,建成具有强大的属性查询统计、空间检索、空间分析功能的空间数据库系统。本文就建立这一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模块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5.
针对高寒山区1:25万区调野外工作条件差、时间短,植被覆盖度低、遥感影像质量好的特点,提出了遥感影像解释、遥感标志剖面解译新概念,以及不同工作区用不同大法的新思路。研究、实践认为,利用遥感技术开展高寒山区区域地质调查能减少野外工作量,缩短周期,节约经费,提高调查质量和精度。  相似文献   
76.
天山北麓中段山区地下水对山前平原区侧向补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北麓中段是自治区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正确认识区内基岩山区对平原区有无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对于能否准确计算区内地下水补给量、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保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均有着重要作用. 1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天山北麓中段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形上由南向北发育有4个阶梯.南部高山区,终年积雪;向北的中高山区,地形陡峭;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山前平原,山区各河流出山口后均形成较大的冲洪积扇.该区低山丘陵地带地貌主要有:①剥蚀低山地貌.构造上属第…  相似文献   
77.
美国西部地震烈度衰减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家和地区地震动区划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区域地震动衰减规律的确定是重要环节,而借用法是目前常用的建立区域地震动衰减的方法。我国借用法通常都把美国西部作为参考地区,但一般都采用调整美国学者已有烈度衰减规律的办法确定美国西部烈度衰减规律。本文讨论美国西部已有烈度衰减规律,并直接采用美国西部烈度调查资料建立烈度衰减规律,结果可供我国工程地震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8.
南海西部围区中特提斯东延通道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南海西部围区中生代岩相古地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编制了该区T_2,T_3~1,T_3~2,T_3~3,J_1-J_2,J_3-K_1共6个时段的岩相古地理简图,根据其中生代海相地层的时空分布和岩相特征,讨论了尚存争议的中特提斯进入南海的通道问题。实际资料表明,黑水河盆地在三叠纪受印支运动影响完成了从海到陆的过程,之后不再出现海相沉积,中特提斯不可能从红河裂谷带进入南海。在新加坡所见的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浅海至陆相沉积代表古特提斯的残余海,到中侏罗世完全消失。早侏罗世时期在印支半岛南部出现的近南北走向的海湾可能经过泰国湾与当时的滇缅海相通;但是这个海湾浅而短暂,滇缅海能否从这里进入南海值得怀疑,更不可能是中特提斯的通道。在南海西部围区,迄今已证实的中生代洋壳碎片(蛇绿岩套)和深海沉积仅见于南部Woyla—Maratus—Lupar一线及其附近。这套延伸2000余km,从洋壳、深海到浅海岩相齐全的岩石所代表的晚侏罗世至早白垩纪世大洋应是中特提斯洋的一部分。中特提斯东延而最可能是走南路,即从班公一怒江带南下之后,经Woyla线穿过苏门答腊岛,绕加里曼丹岛南缘到Maratus线,向北再经沙巴到Lupar线,在沙捞越北部或纳土纳岛附近进入南海。  相似文献   
79.
傅征祥  刘杰  王晓青  郝平  吕梅梅 《地学前缘》2003,10(Z1):112-117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是全球 8级大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 180 0年以来该区板内 8级大地震共发生了 16次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 (36 .1°N ,90 .9°E)是在 195 7年蒙古 8.3级大地震之后 4 4a发生的。研究表明该区 8级大地震的活动过程可能存在相对平静 (1812— 190 2年 )和相对活跃 (190 3— 195 7年 )交替的幕式或轮回过程的性质。 195 7年蒙古地震之后可能是一次新的轮回开始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是新轮回的第二次地震 ,按照轮回过程中事件发生频度是时间的指数函数关系的假定 ,该区下一次 8级大地震可能约在 2 0 2 6年发生。如果假定该过程相当接近泊松过程。那么 ,在 2 0 0 5 ,2 0 10年和 2 0 15年前至少发生一次 8级大地震的泊松概率 ,分别是 0 .2 9,0 .5 3和 0 .70。  相似文献   
80.
GIS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北京测绘》2003,(3):13-16,24
GIS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在严格论证了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之后,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提出了项目实施的方案。在该方案中,对生态环境信息数据进行了分类,详述了空间数据文件存贮结构,查询管理子系统的开发,最后得出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并简述了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