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93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2205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2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藏地热活动与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轻的西藏高原,新构造运动活跃,地热活动频繁而强烈,区内有各种类型的地热显示区(点)600余处,与地热活动相关的环境问题以及地质灾害有着复杂而又广泛的联系。探索地热活动与地质灾害及特殊地质环境类型形成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地热显示区及其周边的各项人类开发活动,寻求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最佳切入点发展地方经济、保护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西藏自治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实地踏勘和采样分析,并结合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的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本区土壤具有4点特性:即多砾石性、砂质性、成土幼年性和低矿化的富有机质性。因此,在改良本区土壤时,应重视去石与防治沙漠化措施,加强矿质养分肥料的施用,稳定有机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53.
周伟  李祥妹 《山地学报》2003,21(Z1):108-112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核心内容,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该领域的规划研究工作正在逐渐加强。本文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介绍了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讨论了规划的过程、建模方法及模型的精度等问题,认为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由村民学习并建模的方法是今后小康村规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4.
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及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侵蚀复杂多样。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作了全面论述,并对西藏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壤侵蚀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较全面的分区评价。同时取雅江中游地区19个县作为典型区域,利用1999年1:20万TM遥感图像土壤侵蚀解译结果,对该典型区域的土壤侵蚀现状作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55.
西藏得几蛇绿岩体中玻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藏日喀则蛇绿岩是我国发育最好的蛇绿岩之一,目前有关日喀则蛇绿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作者在研究得几蛇绿岩剖面时发现存在玻安岩,从而为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弧前背景提供了直接证据。得几蛇绿岩中玻安岩类样品具有高硅、高镁、低铁的特征,岩石中Zr、Yb和Y的含量也较低,具有明显的玻安岩特征。根据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认为岩石是由早期经历过较高程度的部分熔融的残余在含水条件下再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得几蛇绿杂岩体部分形成于弧前环境。  相似文献   
56.
藏北新生代两套钾玄质火山岩系列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藏北新生代自南向北沿可可西里岩带和喀喇昆仑—玉门岩带出露有两套钾玄质系列火山岩。它们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LREE)及明显亏损Nb—Ta—Ti,同时具有板内和岛弧(陆弧)的双重特征。源区来源于可能与俯冲带流体有关的相似交代富集地幔,成岩过程主要经历了低度(<10%)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同时,源区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57.
提出了扎达生态旅游开发的观点,指出了扎达的旅游价值及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同时对开发原则和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预见了扎达旅游开发会遇到的环境问题,并根据其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分布于措勤县城一带的一套地层在1:100万日喀则幅区调中校划属上新统乌郁群,由下部火山岩和上部沉积岩组成。在1:25万措勘县幅区调中,根据获得的同位素年龄值已将下部火山岩地层划归古新统的典中组,而上部的沉积地层中含圆笠虫等有孔虫化石应属下白垩统。在这一地区还新发现一套陆相碎屑地层,根据其岩性组合、ESR年龄值及区域地层对比,本文将其新命名为上新统洁居纳卓组。  相似文献   
59.
从尼玛地区地质新资料看中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缘存在一套中、晚侏罗世稳定浅海碎屑岩沉积,属残余海盆地沉积,表明尼玛地区的俯冲消减机制在中侏罗世以后已结束。结合带南侧三叠系确哈拉群为一套半深水—深水沉积,是陆架边缘沉积序列,代表结合带打开之初的较早期沉积。确哈拉群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中侏罗世钙碱性岛弧火山岩系,是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在早侏罗世向南俯冲对应的滞后弧火山岩。在结合带南侧80~100km范围内分布着一条东西长超过100km的中晚侏罗世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带,属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向南俯冲碰撞作用的后碰撞阶段产物。综合认为,尼玛地区中特提斯洋是在三叠纪打开、中侏罗世以前向南俯冲闭合的。结合区域上该结合带闭合时间有早有晚、俯冲方向有南有北的事实,提出中特提斯是一个具有众多互不相通的、时代早晚各不相同的小洋盆共同组成的多岛洋,其间存在许多大小不一、运动方向和性质各不相同的地体。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弧—弧碰撞、弧—陆碰撞造山(造陆)机制是解释中特提斯洋发展演化诸多问题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0.
藏北申扎一带下奥陶统拉塞组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进行1:25万《多巴区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西藏北部申扎县一带首次发现一套富含北方珠角石动物群Armenoceras sp.,Wutinoceras sp.,Discoactinoceras multiplerum Kobayashi,Adaomsoceras sp.,Sactoceras sp.,Ordosoceras sp.,Oncoceratida,Ormoceratidae,? Curtoceras sp.,Ormoceras sp.,Liulinoceras sp.,Deiroceras cf.globsom Zholt et Shen及腕足类、牙形刺、苔藓虫、海百合茎等化石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群面貌与区内已知的地层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地质时代也明显早于区内已知的其它古生代地层,故建立下奥陶统拉塞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