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521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826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772篇
海洋学   206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2篇
  1949年   3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9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对2004年鲁西南两次台风影响造成的大~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槽作用下的降水,若有台风低压参与,系统均得以发展,雨势进一步加强。台风低压与西风槽结合及结合点位置,对鲁西南暴雨的形成均很重要。如副高强盛西进时,一般台风低压偏西,与西风槽结合点偏西;副高东退时,结合点一般偏东。  相似文献   
28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实况数据、国家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等资料,对2020年雷州半岛出现的春夏连旱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华南地区,850hPa低层长时间盛行西南风,降雨分布时空不均,尤其是龙舟水明显偏少,是造成此次春夏连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3.
夏季黔东南州局地暴雨与西太副高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黔东南州1996-2005年夏季发生局地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各种物理量场的特征、地形等的综合分析,得出9次局地暴雨都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变化密切相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SW气流均增强为急流,并输送大量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而且特别有利的地形的强化作用,造成黔东南暴雨的落区不同.根据暴雨的不同落区,将其归纳为四种类型,即西部型暴雨、南部型暴雨、中部型暴雨、东部型暴雨.但中、南部型暴雨还有中低层低涡切变线配合产生.  相似文献   
284.
清远地区汛期西南低涡型暴雨统计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1990~1999年Mieaps和ECMWF2.5°×2.5°再分析资料,对清远汛期暴雨与西南低涡活动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西南低涡中心位于107.0°~113.0°E、22.5°~26.0°N和117.5°~121.0°E、30.0°~33.0°N时,清远地区当日最容易出现区域性暴雨降水,并给出西南低涡型清远地区汛期区域性暴雨预报思路,为该类型暴雨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5.
对2008年7月12日广西全区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500hPa低压环流、850百帕低空切变线和低涡是此次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中尺度系统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86.
“12.7.21”西南涡极端强降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贵川  谌芸  张勇  陈鹏  王欢  黎中菊  刘念  翟丹华  龙美希 《气象》2013,39(12):1529-154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分析场、区域自动站、多普勒雷达及SWAN系统产品等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西南涡暴雨过程及盘龙极端强降雨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此次过程是“北槽南涡”形势下,地面冷空气触发西南涡其东侧辐合上升运动强烈发展,高层强辐散,因而产生了对流性暴雨天气过程;冷空气从西侧侵入西南涡是925 hPa “S”形冷锋形成的直接原因,也是地面辐合线形成的重要因素;极端短时强降雨就发生在西南涡东侧中尺度雨带的中部偏北区域,有地面辐合线相配合,降雨最强时MCC冷云中心TBB达最低值。雷达回波表明:西南涡两侧冷暖空气的交绥促进了β中尺度气旋式环流的形成;偏南风低空急流为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增强了中低层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的发展和维持;盘龙的极端短时强降雨是β中尺度气旋式环流中,伴随有深厚中气旋的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在环流中心附近持续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7.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全省遥测站资料、卫星云图、香港雷达图等资料,分析台风“韦森特”的环流背景场、物理量场特征,找出“韦森特”在南海中北部原地摆动和对珠三角南部强降水过程的物理成因:“韦森特”的原地摆动,与副热带高压、南海中部海温、还有台风内在的云系和风场结构的不对称有关;珠三角地区两侧附近存在弱的水汽通量辐合,在降水中心附近存在明显的上升运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另外垂直螺旋场与降水中心的第一段降水期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88.
一、立项背景 中亚低涡是自对流层上部向下延伸的中期时间尺度(4d以上)的深厚切断低压系统,它是造成新疆暴雨(雪)、持续低温天气的重要影响系统之一。其形成与所处的地理位置、高中低纬环流和中亚地形有很大关系,目前气象工作者对中亚低涡的认识还停留在天气学特征方面,  相似文献   
289.
程龙  刘海文  周天军  朱玉祥 《大气科学》2013,37(6):1326-1336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集,使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在将地面风分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基础上,分析了近30余年来盛夏东亚季风频率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盛夏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频率和前期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均在21世纪初期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频率由较少改变为较多,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则由深变浅。由于青藏高原积雪厚度发生了年代际变浅,说明青藏高原发生了年代际变暖和南亚高压变强,南亚高压的年代际变强,使得其下游对流层低层(18°~28°N,108°~118°E)的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增强,有利于东亚西南季风频率的增加;同时,由于高原发生湿反馈作用,使得淮河地区降水发生年代际变多,由Sverdrup涡度平衡关系,降水的异常增多通过潜热释放,使得东亚副热带高压异常加强,而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强则有利于盛夏东亚东南季风频率发生年代际增加。  相似文献   
290.
王安林  何春燕  冯晓芬 《贵州气象》2007,31(4):22-23,30
利用实测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02-06-17 T 20—20 T 20贵州省出现的一次连续性暴雨—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连续性暴雨过程是在大尺度环流系统异常稳定的条件下,高原槽、西南低涡、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等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及适当配置的结果,贵州暴雨常出现在低空急流的左侧,西南低涡稳定维持并沿切变线移出时,易造成贵州持续性的暴雨—大暴雨天气,T 213和EC的数值预报产品对预报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