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0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539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659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64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揭示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特征及其与碳释放的关系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艾比湖湿地不同生境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厌氧条件下碳分解过程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土壤DOC、MBC和EOC含量分别为43.41~151.30 mg.kg-1、8.23~417.83 mg.kg-1、69.63~2376.08 m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81.18 mg.kg-1、112.20mg.kg-1、768.59 mg.kg-1,变异系数为40.8%、91.9%和88.0%;2)不同组分土壤活性有机碳之间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3)土壤氮含量和黏粒含量是影响DOC、MBC和EOC的重要因子;4)土壤EOC是指示不同生境土壤厌氧条件下碳分解潜力的主要碳源.  相似文献   
992.
《西部资源》2011,(1):32-33
丁道衡自述发现经过时,用简洁明了的语句描述道:"三日晨,著者(丁道衡自称)负袋趋往,甫至山麓,即见有铁矿矿砂沿沟处散布甚多,愈近,矿砂愈富,仰视山巅,巍然屹立,露出处,黑斑烂然,知为矿床所在。至山腰,则矿石层累迭出,愈上,矿质愈纯。登高俯瞰,则南半壁皆为矿区。"  相似文献   
993.
刘志丹     
《中国地名》2011,(1):19-20
刘志丹(1903~1936年),名景桂,字子丹、志丹。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秋叶     
我是一名地质绘图员,从事地质事业已经18年了,但说来惭愧,做一名地质工作者的我却从来没出过野外,每到五月份,就看着野外分队的同志忙碌地准备行李物品,出野外,几个月后再见到他们有的黑了,有的瘦了,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有时看到他们收队回来显得很疲倦,就问他们在外面是不是很苦,他们总是淡淡的一笑说:“还行”。我不禁有些向往,想象着那山高、树绿、鸟鸣画一般的野外生活。今年机会终于来了,因工作需要我被分到了第四分队,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野外工作。  相似文献   
995.
996.
新疆除额尔齐斯河为最终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水系外,其他河流均为典型内陆河流域。长期以来,由于灌溉农业大规模发展,人工绿洲不断扩大,用水量不断增加,绝大多数内陆河流都处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状态,对自然绿洲及水生态安全已构成严重破坏和威胁,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瓶颈制约。系统分析了新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特征、水资源利用情况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并对生态需水量进行了分析预测;针对涉水的水源涵养区及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坝建设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土壤盐碱化改良与灌排调控保障、地下水资源超采区治理及开发利用与保护、乌伦古湖和额尔齐斯河河谷林生态环境保护、库鲁斯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艾比湖等其他重要湖泊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10大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对策措施。认为,在当前贯彻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调控新疆灌溉农业发展规模,破解用水结构与方式不合理、用水效率效益低、生态用水被挤占、地下水超采、农业用水不断增长等问题是核心;经济社会总用水量的持续增加对新疆水生态环境已造成了严重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正>记者日前从国家海洋局获悉,今年"蛟龙"号将组织开展两次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将于6月下旬出发,前往西北太平洋的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进行为期40天的探测;11月下旬,"蛟龙"号还将前往西南印度洋,对中国另一个海底勘探合同区进行为期120天的海底热液勘探。两个航次将有10名到15名科学家乘坐"蛟龙"号进入深海,开展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of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since it was put forward at the 17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in 2007 and improved at the 18th NPC in 2012, and stressed a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NPC. The provincial area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ilot units of EC strategy. Therefore, research on EC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can meet the practical demand for EC in China.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vincial circumstances in Gansu and its significant position as an ecological barrier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aiming at the core issue of why and how to build EC in Gansu, this paper employs SWOT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analysis, the Delphi method, and a combin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ordinate method, and then calculates the relevant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gle (0 = 1.4605) and strength coefficient (p = 0.53). The results show that Gansu should take an opportunities-dominated strategy, and choose opportunity-strength measures, so the province can increase its in- ternal strengths and decrease its weaknesses with external promote an EC construction strategy. opportunities. Specific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to actively  相似文献   
999.
There are only limited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vailable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HRB), a typical inland river basin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ern China, where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Groundwater has become one of main resources of fresh water in the HRB. In this paper,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groundwater in the HRB are estimated by the 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 satellites.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groundwater storage in the HRB reaches its highest in the summer of 2005, and then begins to decline in the following years and reaches steady status in 2008. Spatially, groundwater shows a decline in the upper HRB in the first two years and a slight increase in the following years, while this phenomenon is reversed in the middle HRB where groundwater slightly increases in 2005 and then declin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years. In the lower HRB, GRACE detects a continual increase in the full six-year period. This approach is proven successful when employed in the HRB and thus offers a new insight into monitoring groundwater variations in a river basin with limited or even without any observed data.  相似文献   
1000.
西北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研究1959-2003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与暖池热状况的联系。结果发现暖池次表层海温与生成的台风个数具有显著相关,当暖池处于热状态时,台风偏少,生成热带风暴的位置偏向于靠近大陆的西北侧,且以西行路径为主,因此对我国的影响较为频繁。而暖池处于冷状态时,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东南侧的台风较为频繁,西北向移动至日本东南侧易于发生东北的转向。另外,对暖池冷暖状态年的环流合成发现,海表温度不是影响热带气旋年际数量异常的主要因子,而是由大气环流所引发的动力因素起决定作用。当暖池暖状态时,季风槽东端位置偏西北,对应于低层涡度和高层散度为正距平。引发中层垂直上升运动异常。有利于热带气旋在西北侧海域生成。此时500hPa风场以东风距平为主,且西北太平洋南北侧分别为西风和东风垂直切变距平。而暖池处于冷状态时,东亚季风槽东扩,使得西北太平洋东南侧产生有利于气旋生成的环流背景,同时东亚大槽加强,中层西南风易引导热带气旋东北转向,西北太平洋南北侧分别为东风和西风垂直切变距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