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45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545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660篇
海洋学   24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64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3 毫秒
961.
西北太平洋及其在东亚气候上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前在「海水温度与水旱问题」(注一)一文中,曾以东亚海水表面温度为根据,研讨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或其南部的旱潦关系。发现太平洋西北隅的水温,对日本和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旱潦问题有相当关系。本文拟讨论上述海区中的海洋  相似文献   
962.
毛乌素沙地风沙环境变化研究的理论和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伟  鹿化煜 《地理学报》2021,76(9):2203-2223
作为地球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沙漠和沙地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沙漠沙地的环境变化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一系列反馈作用,会影响区域与全球的气候环境。位于中国北方中部的毛乌素沙地是全球中纬度地区的典型沙地,其环境变化与全球其他沙漠沙地具有相似性和同步性。中国学者对毛乌素沙地风沙环境变化的研究开展较早,在国内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该方面的相关研究,围绕“风沙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这一核心问题,总结学术界在毛乌素沙地晚新生代形成发展、晚第四纪扩张与多旋回变化、全新世中期固定以及晚全新世沙丘再活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尤其是获取了毛乌素沙地不同阶段风沙环境变化的关键证据,并据此提出“构造—轨道尺度上沙地形成与变化的全球温度变化驱动”“千年—百年尺度沙丘系统的非线性响应”等新的理论认识。未来应继续加强沉积证据的积累、新测试手段的拓展应用、基于过程分析的精细重建、数值模拟与预测等研究,着力探究风沙环境变化的动力学机制、人与干旱区环境复杂系统的耦合关系以及各圈层的互馈作用,这对于自然地理学学科传承、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构建都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63.
张红旗  李达净 《地理研究》2021,40(3):597-612
厘清西北干旱区不稳定耕地的资源清单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当前,全国对不稳定耕地的定义和分类比较笼统,难以突出西北干旱区不稳定耕地的特征。本文阐明了西北干旱区不稳定耕地的概念,并根据不稳定因素构建了分类体系。同时以昌吉州为例,分析不稳定耕地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 昌吉州不稳定耕地面积为14.56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37%。生态不稳定型、生产不稳定型、混合不稳定型和社会经济不稳定型分别占不稳定耕地总面积的36.54%、34.03%、17.94%和11.49%。② 昌吉州不稳定耕地以低等地为主,四至六等地合计占不稳定耕地总面积的79.96%。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干旱区不稳定耕地的深入理解提供参考,同时为案例地区耕地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64.
地下水埋深对半干旱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酶活性是反映土壤功能的关键指标,尤其在受到水分限制的半干旱区,土壤水分驱动的土壤酶活性生态功能的变化可以改变土壤养分周转并影响土壤碳质量。地下水埋深对半干旱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以半干旱区科尔沁沙质草地两种典型植物群落(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和差巴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为研究对象,开展地下水埋深模拟试验,地下水埋深分别为0.5、1.0、2.0 m。分析不同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探讨不同地下水位埋深深度下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种土壤水解酶(酸性磷酸酶(AP)、葡萄糖苷酶(βG)、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2种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CL)和多酚氧化酶(POX))活性均受地下水位埋深和植被类型的影响。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白草和差巴嘎蒿群落内土壤酶活性分别呈现不显著性和显著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在各处理中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地下水埋深对科尔沁沙质草地白草与差巴嘎蒿群落的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未来在半干旱区进行植被恢复时,建议考虑不同植物群落对地下水位变化的适应对策的差异,以更好地恢复半干旱区植物群落的地上地下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65.
杨雨欣  袁潮霞  李艳 《高原气象》2023,(6):1589-1603
副热带高压对于我国天气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它的形成受到印度洋海温异常的影响,但其中的影响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文利用1980-202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印度洋海盆模(Indian Ocean Basin Model, IOBM)异常偏强对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然后从能量角度分析IOBM引起南北半球太平洋海域副热带高压不对称性的物理机制;最后利用GFDL AM2.1模式进行模拟验证。为了说明印度洋海温异常对副热带高压的独立作用,对ENSO信号进行了滤除。结果表明:(1)夏季的印度洋暖海温暖异常会激发东传的Kelvin波,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低层出现反气旋异常,使西太副高较常年偏强,我国南海到菲律宾东部降水偏少;冬季IOBM正位相时,澳洲地区东风异常,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有大范围的降水负异常。印度洋海盆模对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对称结构的影响在环流和降水场上均有体现。(2)根据能量诊断结果发现IOBM正位相时,夏季西北太平洋低层季风风场辐合区与扰动动能增长区相重合,有利于该地反气旋异常发展,从而使得副高偏强;冬季澳洲地区季风的风场辐合区与扰动动能增长区不能很好地配合,没有明显...  相似文献   
966.
产业结构升级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运用More值、Lilien指数、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偏离度和趋同性指数对广东欠发达地区2001年~2013年度产业结构速率、方向和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自2000年以来,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呈现出升级速率快;以二、三产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要升级方向;产业结构偏离度高;协同协调发展不够;产业结构趋同等总体特征,以及升级速率粤东快于粤西粤北,升级方向粤东第二产业粤西粤北二、三产业,粤东粤北资源密集型行业、粤西劳动密集型行业超前,产业结构适应协调程度粤东高于粤北、粤西等空间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967.
黔西北遵义丁台剖面下寒武统龙王庙阶清虚洞组的底部和中部发育两套具有不同沉积特征的风暴沉积,与同时期风暴沉积多发现于黔东湘西台缘区不同,研究在黔西北台地内部发现该时期风暴沉积。其底部风暴沉积段发育侵蚀底面、粗粒滞留沉积、丘-洼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和泥晶灰岩背景沉积,共识别出三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其沉积特征指示其形成于正常浪基面与风暴浪基面之间的中缓坡环境,而中部风暴沉积段则发育粗粒滞留沉积、粒序层理、沙纹层理和具鸟眼构造的藻屑灰岩背景沉积,可识别出四种类型的风暴沉积序列,其沉积特征指示其形成于浪基面之上的浅水潮坪环境。本剖面上下两段形成于不同沉积背景的风暴沉积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风暴沉积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为研究早寒武世龙王庙期扬子地台的古纬度及古板块演化、地层等时对比和古地理演化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968.
陈学林 《水文》2008,28(2):67-69
雷达枪(SVR)水面流速仪从美国DECATUR瓜公司引进,是"948"项目一"黑河水量实时监测系统引进"项目中的重要仪器.本文对雷达枪水面流速仪作了简要阐述,并对该仪器与常规测验仪器进行了比测试验研究.目的是利用国际先进的测量技术,结合黑河水量分配调度以及水文测验规范的具体要求,提高水量监测的手段,快速测量出监测断面的水量数据,为实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该仪器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9.
我校秭归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资源特色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践教学基地(以下简称秭归基地)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城西北,南依秀丽的夔龙山,东可遥望雄伟的三峡大坝,环境优美宁静.秭归基地是我校继周口店、秦皇岛实践教学基地之后兴建的又一个集实践教学、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教学实践基地.该基地于2005年底建成,2  相似文献   
970.
德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历史悠久,水资源条件较好,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全市辖11个县(市、区),560万人口,土地总面积103.53万hm^2,耕地面积62.67万余公顷,人均耕地0.016hm^2。耕地保有量为62.67万hm^2,基本农田面积54.33万hm^2,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