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583篇
地球物理   802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粤西地区的地震尾波Q值和尾波衰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劳  林美 《华南地震》1989,9(2):1-13
根据Aki的尾波理论,利用短周期仪器记录的地震资料,用两种方法估测了粤西地区的尾波Q值,得到了如下结果;Q_0值为260—370,频率相关系数η值为0.0—0.2。阳江地区的Q_0值较低,其它地区大致相同.Q_0值的分布与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有较好的相关性. 研究了粤西地区的尾波衰减特征,得到尾波衰减率K为1.88—3.18,K值与Q值的分布彼此有较好的对应性。以上结果可为地震烈度衰减和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隔振沟对加速度衰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秀 《内陆地震》1989,3(1):56-59
云南白药厂建房时打桩和送桩所引起的地面振动对附近民房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为了解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我们在现场对其加速度进行了实测。用RDZ1—12—66型强震加速度仪分别对正常地形和设有隔振沟情况下的加速度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3.
水位衰减方程在井流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稳定井流试验法进行有关的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时,常涉及水位降深值的校正问题,究竟是否需要以及各种条件下如何校正,在各类教科书并水文地质有关手册中均无详细讨论。为此,本人根据几年的工作实践,以地下水位衰减方程为基础,引出一个比较简便合理的计算公式,供予同行参考并验正。  相似文献   
64.
中国地震烈度衰减的概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考虑地震烈度评定和预测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烈度衰减概率模型的方法。根据我国东部和西部(大致以东经104为界)地区已发生的破坏性地震的等震线图,提供了两个地区地震烈度衰减的概率模型。最后,简要讨论了如何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地震危险度评定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65.
数值预报T_(42)L_9湿度场Q的系统性误差,假定是由于风场造成的,按照八个方位的数值预报风场u、v,和同时刻的湿度场之关系,制定出了一套和天气预报规则相似的订正方案,经过误差比检验,每个场都有不同程度的订正效果。  相似文献   
66.
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方法建立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误差向后传播算法拟合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方法。借助于这一方法可将地震烈度作为一有序分类变量而非数值型的连续变量处理,并可对长、短半轴两个距离项同时拟合衰减关系。 为了说明所建议方法的实用性,也介绍了实际拟合的中国东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结果,并与常用的统计关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7.
华北地区基岩场地水平加速度的衰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8.
使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组成的临时性流动台网,得到一批寻乌震群的中、小地震近场加速度记录.经过筛选对其中23次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求得了综合断层面解,并将它与主震机制作了比较.测定了较大地震的峰值加速度及震源参数;对该震群的震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寻乌震群的震源破裂过程主要受北西向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69.
北京地区尾波衰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万琴  韦士忠 《地震学报》1990,12(4):442-447
Aki(1969)提出了单次反向散射模式,该模式认为,尾波是由许多随机分布的不均匀体产生的单次反向散射波叠加而成的,是随机过程的结果。因此,尾波的某些性质反映了不均匀介质的平均效应,而与震源到台站的具体路径无关。这个模式成功地解释了这样的观测事实,即不同的微震记录中尾波振幅随时间衰减的形式基本是一致的,与震中距的大小和波传播的具体路径无关。Aki和Chouet(1975)认为,由于散射波所经过的路径比震源距大得多,所以可把台站和震源近似地看作同一个点。在这种情况下,近震图上延迟时间为t的尾波是由半径为β·t/2的球体表面的不均匀体产生的单次反向散射波叠加而成(延迟时间t是从发震时刻算起的,β是S波波速)。如果散射体随空间分布是  相似文献   
70.
材桦 《地球物理学报》1990,33(3):349-355
本文旨在研究多孔岩石声衰减机制及衰减和频率的关系,用共振法测量了人工多孔材料10~5Hz以下的弯曲振动能量损耗,发展了前人测量弹性模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干燥试样的内耗基本上与频率无关:水饱和试样的内耗比干燥试样的大得多,并在24.0kHz有显著的弛豫峰;饱和试样的内耗主要产生于固体骨架与孔隙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实验结果与Riot理论和局部流体流动机制一致,但未看到Dunn预言的“边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