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583篇
地球物理   802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16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美国西部地震烈度衰减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家和地区地震动区划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区域地震动衰减规律的确定是重要环节,而借用法是目前常用的建立区域地震动衰减的方法。我国借用法通常都把美国西部作为参考地区,但一般都采用调整美国学者已有烈度衰减规律的办法确定美国西部烈度衰减规律。本文讨论美国西部已有烈度衰减规律,并直接采用美国西部烈度调查资料建立烈度衰减规律,结果可供我国工程地震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2.
江淮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具有较强的地区性,这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研究区(北纬29°~35°,东经114°~120°)位于华北地震区和华南地震区之间的过渡地区,地震活动性总体水平不高,烈度衰减关系有其自身的震源特性、传播介质和场地衰减特性等.本次工作重新挑选震例,对研究区的地震烈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并与该地区已有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3.
在1.0GPa,室温-1200℃条件下,测量了新疆库地地区斜长角闪岩的纵波速度(Vp)和品质因子(Q值),得出在1.0GPa恒压下,Vp和Q值随温度和深度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Vp和Q值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观察实验样品并结合Vp和Q值与熔体含量的关系,发现部分熔融是影响Vp和Q值变化的主要因素。依据实验结果,并结合区域上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资料计算了Vp和Q值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Vp和Q值先随深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在32km左右开始突然减小,表明开始出现低速层。结合温度和熔体含量的关系得出,低速层的出现可能是部分熔融的结果。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测深以及地震反演的结果也显示,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地壳内部32—44km的范围内存在低速层,同时高温高压的实验结果与阿拉木图地区的Vp值相当一致,可以推测塔里木西南缘下地壳的岩石成分中含有斜长角闪岩。  相似文献   
24.
韩贵香 《山东气象》2003,23(3):16-17
通过对比分析省级指导预报与县级订正预报产品,检验了2001年省级指导预报产品在县站的应用效果,说明县级临近订正预报可以进一步提高预报水平及预报逐级指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5.
从声波在岩体中传播产生衰减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声波衰减振子的线列阵模型。该模型是将传播声波路径的岩体分为若干个振子,从波动概念出发,以振动原理作依据建立波动方程.为探讨岩体声波衰减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把振动和波动直观地联系起来.单一方向上有限点的声波测试技术有可能被多方向的声测技术所代替.该模型的建立,使模态分析和参数识别方法应用到岩体声波测试技术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6.
地震动输入能量衰减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所收集到的266条强震记录,将其按场地条件分类,计算了不同场地条件、不同延性系数下的“绝对”和“相对”输入能量反应谱,然后利用两步回归法,得出了不同场地条件下地震动“绝对”和“相对”两种输入能量的衰减规律,分析了场地条件、延性系数、震级及距离等参数对地震动能量谱的影响,并对两种输入能量衰减规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7.
在缺乏强震地面运动观测资料的上海地区用烈度资料建立该区的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采用一种新方法-比例系数法计算其标准偏差,并通过实例验证这一关系。最后对该区未来百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8.
大气吸引子的存在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无穷维Hilbert空间中,非定常外源强迫下大尺度大气方程组解的全局渐近行为.从算子的特性出发,给出能量不等式及解的唯一性定理.在外源强迫有界的假定下,证明了全局吸收集及大气吸引子的存在性,揭示出系统具有初始场作用衰减和向外源强迫适应的特征,并对结论的物理意义及由结论所引发的关于气候数值预报的几个想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椒江污水处理工程超深软基真空预压效果综合分析说明(1)真空预压由于作用机理与堆载预压不同,对深层软土的加固更加有效.(2)真空预压效果不仅与真空压力有关,还与真空泵运行的数量即单位面积真空作用功率有关.(3)对真空预压最终沉降量计算、真空压力深度衰减、深度固结滞后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30.
GPS水汽遥感中的大气干延迟局地订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GPS遥感水汽过程中,大气干延迟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水汽遥感的精度。根据广东清远站1995~2001年的气象探空资料,计算了GPS水汽测量中的实际大气干延迟。在此资料基础上,利用地面气象要素建立了大气干延迟的年和分月局地订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模型的精度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适模型;月模型与年模型相比,效果不是很明显,建立局地分月订正模型意义不大;在对高度角的敏感程度上,局地模型略大些;当高度角小于75时,大气干延迟弯曲路径与直线路径之差ΔS随天顶角增大而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