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606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近50年来南海海面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的OAFlux洋面蒸发量资料,使用EOF经验正交分解、谐波分析、小波变换、功率谱分析、趋势分析、M-K检验等方法,对南海海区蒸发量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南海地区的蒸发量空间分布上秋冬季节最强,其次是盛夏季节,而春季最弱.2)南海海面蒸发量表现为全区一致变化型和南北反相变化型两个主要模态,并可以解释总方差 60%以上的变化.3)在2-5 年周期的年际变化尺度上,南海海面蒸发量与12-2月Ni(n)o3.4区海温距平存在较大相关.距平合成分析表明,在强La Ni(n)a年,南海海面蒸发表现南北蒸发反相变化型,南海北部为正距平区,南部为负距平区;而在强El Ni(n)o年,整个南海几乎全为正距平区.4)南海海面各个季节的蒸发量空间分布形态都存在高频的2-5年的年际变化和低频的10-14年的年代际变化,这些周期振荡在南海海面蒸发量演变的不同阶段显著性不一.5)不仅从多年平均的年际变化上看南海海面蒸发量在1997年发生突变,而且四季的蒸发量也均在1980年代后期发生过由偏弱转为偏强的突变.  相似文献   
982.
徐慧  崔麦玲  马松山 《海洋学报》2010,32(10):7266-7270
用传输矩阵的方法,研究了格点势(on-site势)对一维Fibonacci链的热传导性质(透射系数、Lyapunov指数及热导率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固定原子质量比和力作用常数比时,随着格点势的增大,低频区域的透射系数减小,对应的Lyapunov指数增大,透射谱向高频方向移动.同时,格点势越大,同样大小的体系对应的κ越小,当格点势足够大时,κ会趋近零.在热导率κ对振动频率ω2作图中,κ呈现台阶式缓慢上升的趋势,且在高频  相似文献   
983.
北欧海作为连接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重要海域,其由热效应产生的辐合场值得关注.本文利用NECP/NCAR的速度势函数(Velocity Potential,VP)数据表征北欧海辐合辐散场,发现在秋冬季北欧海上空大气低层存在一个独立的辐合区域.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结果表明,北欧海上空的VP显示出除了表征北极涛动的全区一致型模态外...  相似文献   
984.
利用从江县1981~2005年5~10月逐日温度、降水、蒸发及持续降雨日数等气候资料,对气候变化诱发椪柑果树发生黄龙病病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下旬旬平均气温和6月上、中旬旬平均气温超过27℃、5月下旬至6月各旬降水蒸发差为正值以及持续降雨日数超过5天是椪柑夏梢发生黄龙病病害的主要因子,5月上、中旬旬平均温度、旬降水蒸发差对黄龙病病害发生的影响不明显。春末夏初高温高湿是椪柑果树夏梢发生黄龙病病害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85.
西藏纳木错东部湖水及入湖河流水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西藏纳木错东部湖区中不同点位的湖水和周边不同位置的入湖河流进行取样,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主要阴阳离子组成中,Na+和Ca2+分别是湖水和河水的主要阳离子,分别占其阳离子总量的72.4%和71.9%.而湖水和河水的主要阴离子都是Hco3-,分别占其阴离子总量的71.9%和91.2%.从水化学的控制影响因素来看,纳木错湖水主要受蒸发-结晶作用控制,而河水则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影响,其中碳酸盐和硅酸盐的风化影响最为重要,其次是部分蒸发岩的溶解,而区域内湖水蒸发与大气海盐传输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86.
1960-2005年新疆地区蒸发皿蒸发与实际蒸发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Pan evaporation,an indictor of potential evaporation,has decreased during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the trend is contrary to the expectation that the increase of actual evaporation will accompany global warming,known as the pan evaporation paradox.What is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n evaporation and actual evaporation? This is still an uncertain problem.In this paper,the trends of pan evaporation and actual evaporation are investigated using observational data and observation-constrained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NCAR Community Land Model(CLM) in Xinjiang from 1960 to 2005.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annual pan evaporation accompanies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annual actual evaporation,the tendencies of them both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t 99% level and at 95% level,respectively).We also find that there is the same turning point in precipitation,pan evaporation and actual evaporation of 1986,and either before the point or after,pan evaporation has inverse trend comparing with actual evaporation and precipitation.The abo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pan evaporation and actual evaporation hav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issue of evaporation paradox described by Brutsaert and Parlange(1998) and suggest that decrease of pan evaporation indicates an increase of actual evaporation in Xinjiang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DTR),wind speed,low cloud cover and precipitation are the most likely driving forces for the reduced pan evaporation and the ascending actual evaporation.  相似文献   
987.
砂田退化对土壤温度和蒸发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砂田不同耕作年份实地取样,并进行粒径分析,结果表明,砂层中混入的土含量随着砂田耕作年限增加而逐步增加;参照实地取样后粒径分析,以砂层混入土的不同重量百分比梯度设置处理T1-5%、T2-10%、T3-20%、T4-25%、T5-30%、T6-40%,并设对照CK1(纯砂砾覆盖)和CK2(无覆盖裸地),进行温度变化和蒸发效应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5 cm、10 cm的土壤温度在8:00和20:00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而在中午则呈横置S状;与对照纯砂砾覆盖CK1相比日高温延时性随退化程度加重而逐步减弱,日积温减小且昼夜温差增大;蒸发强度随着砂田退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强,无覆盖处理蒸发量约是纯砂砾覆盖蒸发量的3倍,而严重退化的处理T5 、T6分别是纯砾石覆盖的2倍,即严重退化砂田年蒸发量要比CK1多110 mm。  相似文献   
988.
粒子间势力对单分散稳定系统粒子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浩  温景嵩 《大气科学》1999,23(2):248-256
粒子间势力的存在,对于悬浮粒子系统的沉降过程的影响,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其中的一个关键难题是粒子间势的问题。本文对以往围绕此问题的研究工作——包括模型方法和采用势的近似表达式的直接计算方法做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对稳定系统中粒子间势力的处理方法,计算了势力对单分散系统沉降系数的影响,并与实验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处理方法能够成立,较之以往的方法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989.
王浩  温景嵩 《大气科学》1999,23(4):385-396
特殊函数展开法被用于解决多分散具势悬浮体系中粒子的沉降问题。以Legendre多项式为基对对分布函数做展开,导出了计算对分布函数的递推公式,形式上给出了沉降系数的积分公式。文献[9]对粒子间势的处理方法被用于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具势粒子系统的沉降较硬粒子情况更为复杂。粒子间势对粒子的沉降有重要影响,当双电荷层厚度小于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会从稳定的变成不稳定的,从阻滞沉降转化成加速沉降。  相似文献   
990.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宏观液化势判定手段在砂土液化综合评判中的运用,提出液化评判不仅要运用定值准则的概念与方法,而且还应结合各种宏观液化势判定手段进行综合评判。文中还针对水下孔的水位取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