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1051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2149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58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黄渤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袁子鹏  张立祥 《气象》2005,31(6):39-42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49-2000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分析了52年间在黄渤海沿岸登陆的热带气旋的年际和季节分布、强度、移向和移速、源地及变性等气候特征,揭示了此类气旋大部分强度较强并易发生陆上变性,变性后增强的气旋的雏持时间较长等事实,并发现了其变性的高频地区位于黄海北部至中朝边境。  相似文献   
942.
广州市37℃以上酷热天气形势及相关要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黄忠  熊亚丽  林良勋 《气象》2005,31(7):24-27
对1951年以来广州市出现的37℃以上的酷热天气的形势特征和广州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发现这类天气多发生在地面气压场西北高东南低的形势之下,与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活动关系密切,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广州附近多数情况下出现下沉气流。结果还表明,广州地面和低空吹偏北气流更易出现酷热天气,酷热天气还与前期的气温和降水等要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43.
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吴慧 《气象》2005,31(12):61-64
利用1949~2003年资料,统计了影响和登陆海南热带气旋频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初、终期分布,并探讨了ENSO事件对海南省热带气旋的影响和2004年无热带气旋影响海南的原因.指出ENSO事件与海南省热带气旋活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暖事件年有利于影响和登陆热带气旋偏少、初旋偏晚,冷事件年则相反.但ENSO事件与终旋日期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944.
山东省春季大暴雨天气的形成机制个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应用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场和6h预报场资料对山东省春季一次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春季暴雨主要是受850hPa低涡和地面气旋影响产生的,低涡中心和气旋中心北部的辐合上升运动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低空西南风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暴雨区低层有较大的正螺旋度和非地转Q^*矢量辐合,说明暴雨区有中尺度和大尺度上升运动相叠加。与夏季暴雨的不同在于副热带系统较弱而西风带系统起主导作用,暴雨前后冷暖空气活动剧烈。  相似文献   
945.
云迹风在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应用美国NCAR/PSU中尺度模式MM5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同化窗口为6h,对初始时刻和6h后的云迹风进行同化。同化前对云迹风资料进行了简单的类似ECMWF初值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对2002年8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共进行了22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同化云迹风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有一定改善,12,24,36和48h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降低5%,12%,10%和7%,但同化云迹风的作用与初始气旋强度有关。选择初始中心海平面气压960hPa作为强、弱气旋的分类标准,则11个较强气旋平均路径误差12h减小了13%,12h以后的预报误差减小率维持在20%以上。而对于11个较弱气旋,平均路径误差反而略有增加,说明同化云迹风资料对不同初始强度的气旋作用也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强度较强的热带气旋往往具有较为深厚的垂直结构,因此受高层大气流场的影响更明显;同时,较弱热带气旋的云迹风观测相对稀少且凌乱,并且更容易受环境气流的影响,因此对于较弱的热带气旋,当模式变量与模式或变量之间在同化后不够协调的话,就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946.
本文以2021年3月16、28日两次沙尘天气为例,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气象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溶胶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HYSPLIT模型等分析了影响江淮地区的两次沙尘天气发生时天气系统、颗粒物浓度、气溶胶光学特性和边界层气象条件变化等特征,特别探讨了回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均为浮尘天气,与暖区新生类蒙古气旋的活动有关。对江淮地区的影响分为冷锋后部污染物影响和高压后部污染物回流影响。前者容易引发单峰型2~4 h污染物爆发性增长,后者对应多峰型7~9 h污染物持续增长,最终产生1 000 μg·m-3以上的严重污染。污染物均来源于蒙古和贝加尔湖,经过华北后传输高度降低至1 km以下,回流阶段的传输高度较低,仅为0.3 km左右。传输层风速加强至8~14 m·s-1有利于污染物在地面的长时间影响。  相似文献   
947.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对地观测系统的数据信息系统(EOSDIS)极轨卫星云图和气象卫星合作研究所(CIMSS)提供的GOES-EAST红外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6年12月23日—27日发生在东北太平洋上的一个爆发性气旋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了动力、热力因子在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高空急流、低空急流、位势涡度(PV)和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对爆发性气旋发展的影响。分析发现,在初始阶段,高空急流已经建立,高层的PV大值位于地面气旋上游,高层系统发展强盛,但低空急流较弱。冷锋后下沉运动区域内,高空动量下传促使低空急流逐渐加强,低空急流将暖湿空气输送到气旋内部,对气旋发展有促进作用。高低空共同作用促使爆发性气旋发展。  相似文献   
948.
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爆发性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天气、位涡分析和导出的Lagrangian型广义Z-O发展方程的诊断分析,考查了两个西北太平洋温带气旋爆发件发展的主要强迫机制和热力一动力空;司结构。结果表明,热力强迫对爆发性气旋发展起主要控制作用,当反映大气斜乐性的Laplacian温度平流、积云对流和湍流加热为主的热力强迫共同作用使地转相对涡度急剧增长时,气旋便出现了爆发性发展,其中积二尺度的对流加热贡献更大。Laplacian绝热冷却、大气向海洋的感热输送和摩擦效应起阻滞发展的作用,也是控制气旋衰亡的主要过程。爆发性发展启动同子因例而异,涡度平流、Laplacian温度平流和Laplacian大尺度加热均可成为主要启动因子。垂直积分平均分布和垂直结构考查进一步佐证了诊断分析的结果,并揭示了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热力-动力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49.
蒙古裸腹溞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对驯养于实验室自然海水中的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Daday)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裸腹溞染色体数目为n=12, 2n=24。其中10条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条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2条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总臂数NF=36。其核型公式为2N=10M+2SM+12T。本文还与溞属(Daphnia)6个种类的染色体形态进行了比较,并对蒙古裸腹溞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及性转化的问题开展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0.
苗其芬  肖晖 《台湾海峡》1999,18(2):221-226
本文从单站气压,气温和湿度时间变化曲线图上分析归纳得到的6个月韵律模式,在入侵厦门同安区的热带气液长期预报服务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韵律模式预报简便,预报准确度高出气候概率4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