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Se含量是茶叶质量重要指标,为了预测茶叶中的Se含量,本文以岳阳县黄沙街镇茶叶基地的茶叶Se元素为研究对象,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茶叶Se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黄沙街茶厂茶叶Se富集系数。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其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精度达到84.77%,与实际数据有较好一致性。该建模方法同样可运用于土壤中其他元素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62.
<正>英国有关茶叶的最早记录,是驻日本平户岛代表威克曼写给该公司澳门经理人伊顿的一封信。该信于1615年6月27日寄出,在信中威克曼要求伊顿给他寄一把精美茶壶。而英国人真正意识到茶是一种日常饮品,则是从凯瑟琳王后嫁给查理二世开始的。  相似文献   
63.
看海     
<正>1.《海上丝绸之路》作者:李庆新著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5-1简介: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陶瓷之路、丝绸之路、香料之路、茶叶之路,涵盖了中国的港口史、造船史、航海史、海外贸易史、移民史、宗教史、国家关系史、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等诸多具体内容,涉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本书详细介绍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拓展,见证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64.
中国植茶技术的地理扩散与世界四大茶叶产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原产于中国,因其富含人体所需的数十种矿物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具有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等诸多功效,加之物美价廉,因而深得人们喜爱。在过去的1500年间,茶叶作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不断从中国向世界各地进行地理扩散。目前,世界上茶叶生产国已有50多个,由于受茶叶生境条件的制约,茶叶生产主要集中于南北纬30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形成了东亚、南亚、东非和东南亚四大茶叶产区。本文从世界茶叶的起源和地理扩散入手,分析了世界茶叶生产的起源、扩散与地理分布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茶叶的生产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5.
日照绿茶是发展较晚的优质绿茶,以其汤色明亮、叶底嫩绿、滋味鲜醇清香而闻名,但其内在品质、潜在价值、发展空间尚为未知。该文通过对日照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基岩、土壤、水文等地质背景进行相关参数的研究对比,揭示了优质茶园与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绿茶中丰富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特色有益元素"Se"的含量较高,为日照茶品牌的创新开发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66.
浙江安吉白茶产地的环境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吉白茶产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地形、地貌、母岩岩性、土壤元素组合等对茶叶的品质均具有极大的影响.母岩类型及其地貌条件不同,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壤化学成分就会发生很大的差异,茶叶品质也就截然不同.建议发展白茶基地应选择中部和东部低山丘陵区石英砂岩和流纹质母岩分布区.  相似文献   
67.
文章依据信阳茶区资源环境特点,通过分析茶叶资源利用概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从发展绿色茶产品角度,提出茶叶资源利用保护对策:要有计划地增加和保护茶叶品种资源,建立茶叶良种繁育体系;进行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开展茶园环境保护,进行生态型茶园建设及茶园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开展茶叶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等。为信阳茶区绿色茶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8.
昭平茶叶气候条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昭平、钟山和贺州三地的雨量、湿度、气温等自然气候条件对比分析得知,昭平县具有雨雾天气多,冬暖夏凉、春季气温回暖早等气候特点,是昭平县茶叶产量与品质均比周边县市高且优的主要原因,并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昭平茶叶产业。  相似文献   
69.
李云杰 《四川气象》2005,25(4):25-27
根据茶叶的生长特性,从气候学的角度分析了宜宾县种植茶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70.
浮梁县发展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茶叶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浮梁茶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发现浮梁茶叶产量与5月中旬~6月上旬的降水量呈正相关,与3月下旬~5月上旬日照时数、5月中旬~7月上旬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在此基础上,以这3个因子作为区划指标,对浮梁茶叶的生产种植进行了科学区划。另外,针对不利于茶叶生产的气象灾害,提出了具体的优质高产建议:一是选择海拔在600m左右的山区建立优质茶叶基地;二是选择福鼎大白等抗寒抗病性较强的优良品种;三是注意预防冬季冻害、春季低温和夏季高温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