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氟在人体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饮茶摄入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受到较大关注。本文以大巴山区紫阳县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64组茶园土壤和对应茶叶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氟形态、茶叶氟含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影响大巴山区茶叶氟含量的Freundlich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1)研究区茶园表层土壤氟含量范围为487.37~1120.78mg/kg,平均值为730.63mg/kg;研究区茶叶氟含量为31.23~112.49mg/kg,平均值为57.58mg/kg,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农业标准(NY659—2003)限值;(2)研究区茶园土壤氟的形态分布为:残渣态>水溶态>有机态>铁锰结合态>可交换态,水溶态氟含量范围为5.27~23.15mg/kg,平均值为9.72mg/kg,远高于中国地氟病发生区水溶态氟的平均含量2.5mg/kg,说明研究区存在一定生态风险。土壤水溶态氟与茶叶氟含量有显著相关性(n=64,r=0.82,p<0.01),其余形态与茶叶氟含量无显著相关性;(3)以水溶态氟、CEC、交换性铝、有机质、pH五个...  相似文献   
42.
曹强  伍琼  陈曦  岳伟 《气象科技》2023,51(2):295-301
基于大别山区3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DEM数据,采用气候统计分析、逐步订正法和趋势面插值等方法,对茶叶光合生产潜力(YQ)、光温生产潜力(YT)和气候生产潜力(YW)时空变化特征、气候资源贡献率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区茶叶YQ和YW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0.58和0.05 t〖DK〗·hm-2〖DK〗·(10a)-1,YT呈增加趋势,增幅为0.36 t〖DK〗·hm-2〖DK〗·(10a)-1;空间分布上,YQ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YT随纬度和海拔的增加而减少,YW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对YW的贡献率分别为26%、48%、26%,温度的促进作用与太阳辐射和降水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致使YW总体呈动态平衡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大别山区北部地区较南部地区YQ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南部地区较北部地区YT增加趋势更加明显,YW在低海拔地区呈增加趋势而在高海拔地区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大别山区茶叶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高效趋利避害、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周颖  赵为武 《贵州气象》1998,22(2):9-12
绿色食品茶叶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茶叶,即除具有传统的涵义外,还必须安全,它是贵州省绿色食品开发的主要发展项目之一。茶叶生产属非灌溉农业,其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指大气的净化程度。本文分别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贵州省有代表性的15个茶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认为贵州省的大气环境质量优越,有93.3%茶场的大气环境质量适宜发展绿色食品茶叶。  相似文献   
44.
信阳茶叶良种引进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茶区为我国产茶历史悠久的茶区,信阳毛尖更是久负盛誉,屡获国内外大奖。综合该区的自然地域特点,着重就良种引进,无性繁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方面的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45.
随着世界性绿色消费浪潮的高涨,我国的茶叶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茶叶行业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由此而产生的茶叶出口过程中的绿色贸易障碍;阐述了发展茶叶绿色产品出口是我国茶叶行业发展的一个机遇;提出了发展我国茶叶绿色产品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6.
47.
四川省两名优茶产地土壤重金属元素与茶叶品质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5199-2002)~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四川省两名优茶产地茶园土壤中的8项重金属元素进行对比,得出茶园A土壤环境明显优于茶园B.结合茶园所采集茶叶样品的感官评价,认为优良的土壤环境可以种植出更优质的茶叶.利用茶园A,B现有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可对类似的土壤进行适宜性评价,推断土壤是否适合种植茶叶以及茶叶品质如何.  相似文献   
48.
天门市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648.8 h,年日照百分率37.2%,年大雾日数为23.1 d;年降水概率为32.45%,湿度大,全年的气候干燥度为0.88,春季气候干燥度为0.69,以春季气候干燥度最适宜天门市茶叶生长。针对不利于茶叶生长的灾害性天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茶叶种植提供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气象保障。天门市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茶圣”陆羽的故乡。由于境内年降水变化率大,天气变化剧烈,水旱灾害时有发生,特别是洪涝灾害多、危害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研究茶叶生长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在生产中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克服不利气象因素的影响,对于推动天门茶旅游业发展,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1天门市茶叶种植的气候条件茶叶生产对气候因素的要求比较严格,合理利用气候条件进行趋利避害,使效益达到最大化。茶树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ph值4.5~6.0的酸性土壤中为最佳,并且炎热干旱和低温阴雨都会对茶树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对气候条件的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9.
4月,清明前后,正是采茶的好季节。茶叶,是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在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茶叶的发现和制作工艺等知识有着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50.
贵州湄潭地区土壤中钙、镁含量与茶叶生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明强  赵宾 《贵州地质》2011,28(2):141-144
本文对贵州湄潭碳酸岩分布区岩石、土壤中钙、镁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中钙、镁元素的含量决定着土壤中钙、镁元素的含量,土壤中钙、镁元素的含量决定着土壤溶液中Ca2+、Mg2+的含量,并直接影响土壤pH值的高低。调查测试结果还表明,调查区适宜茶叶种植的土壤pH高极限值为6.0,土壤交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