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人的四季     
徐翔 《西部资源》2011,(2):48-48
《黄帝内经》里有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顺四时而适寒暑。”就是人必须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为什么要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自然界的东西,成长蛰伏,荣茂枯萎,都得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别说动植物了,就是一块石头一把土,也会因季节变化而有所变化,或涨或缩,或刚或柔,或干或湿。人是天地间的一分子。能例外吗?  相似文献   
62.
孙志勇  王香林 《中国地名》2011,(4):40-40,42
辽河正名是顺应和反映辽河改道后辽河下游人海口地域的自然地理的实际状况的。辽河改道是自然界的变迁,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辽河是全国第七大河,是辽宁省的一大河,被称为辽宁省的母亲河。辽河从内蒙古自治区流入辽宁省,辽河自北向南流经辽宁省的铁岭、沈阳、鞍山、盘锦四个城市,汇入渤海,盘锦是辽河唯一的入海口。  相似文献   
63.
《海洋世界》2009,(2):8-8
面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还能做些什么呢?专家说.人类需要种植合适的农作物。与自然界的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反射更多的太阳光,因此起到了为地球降温的作用。另外,相同植物的不同品种之间对太阳光有不同的反射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如果选择种植那些对阳光反射率较大的农作物品种,那么在夏季的生长期内,  相似文献   
64.
《地理教学》2009,(5):47-47
地球在近期内发生的最重要变化,一直是经济呈大幅度增长的态势,由此耗去了这个星球上份额日益加大的资源。资源越用越少,废物排泄的渠道日趋饱和。剩余的自然界再也无法支持现行的经济,更不用说是继续在膨胀的经济。  相似文献   
65.
《海洋世界》2010,(10):8-8
最近有不少关于重新发现已经“灭绝”的生物物种的报道,此类消息令人欢喜也令人忧。 长期被认作是已经灭绝的生物重见天日,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科学价值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在庆幸人类暂时又多了一位朋友之余,也不得不让人担忧其能否继续在今天严重的气候和环境问题面前,保持正常的种族延续。或者,极其稀缺的数量只是这些生物走向末路的先兆。  相似文献   
66.
黄金杂谈     
众所周知,成语“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比喻时间极宝贵,同时也反衬了黄金之珍贵。金、银以及铂族元素合称贵金属,在自然界不仅稀少,而且分散。然而,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少数几种金属之一。在我国,金的发现晚于铜而早于银,最初见于新石器后期,至今已历4000年。  相似文献   
67.
石灰岩表面早期风化的分形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的石灰岩有两种表面类型的特征差异较为明显,即受环境因素微侵蚀作用形成的风化表面(张捷等,1994)和石灰岩的新鲜断口表面。前者为石灰岩与环境之间的界面形态,由石灰岩与环境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孙承兴等,2002),而后者则主要决定于石灰岩岩性和破碎岩石方式及其力度强弱(张子新,1995)。识别石灰岩的早期风化往往需要从微观层次寻找证据来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68.
大气是自然界与人类零距离的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进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它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大气的微移细动,都会剥‘人类产生重大影响。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气曾给人类赐予无穷无尽的福祉,也曾给人类造成刻骨铭心的灾难创伤。  相似文献   
69.
雷电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之一,春夏季是雷暴活动频繁期。原因是近地面空气受热变轻而上升,上升气流中的水分在对流层遇冷凝结形成积云,积云中大量的水滴、冰晶及尘埃等在运动中产生正负电荷,当带正电荷的积云和带负电荷的积云聚集到一定量时,形成较大的正负电位差,差达到一定限度时,便冲破空气的绝缘层形成云间放电,而进发出强烈的电弧光,这就是闪电。出现闪电时由于高温使水滴汽化空气迅速膨胀且电离水汽产生氢氧剧烈燃烧,产生强烈的爆炸声即雷暴。  相似文献   
70.
雷电是自然界中强大的脉冲放电过程。当积雨云高度较低、密度较大、云内对流旺盛时,由于水滴的对流、碰撞产生大量的电荷,正负电荷在云内不同的部位聚集,同时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感应出与云下方相反的电荷,形成了云与云、云与大地之间较强的电场,强电场在大气中放电形成雷电。目前,防雷工程在全国各大城市已经全面展开,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防雷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对雷电压、雷电流特性的透彻了解,防雷工程的设计方案不全面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