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西部资源》2011,(2):43
铜是古代就已经知道的金属之一。一般认为人类知道的第一种金属是金,其次就是铜。铜在自然界储量非常丰富,并且加工方便。铜是人类用于生产的第一种金属,最初人们使用的只是存在于自然  相似文献   
42.
自然界生长着很多冬季落叶的树木,尤其在东北、西北、华北,落叶树种更多。一到冬天,这些树木的叶、花、果都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枝丫,我们把树木的这种形态,称为树木冬态。  相似文献   
43.
副刊·图说     
《地球》2011,(11):104-107
文石 化学式:CaCO3 产地:云南 密度:2.94—2.95g/cm3 又称霰石,岩石基质上形成珊瑚状集合体,俗称:铁花。在自然界中极不稳定,常转变为方解石。  相似文献   
44.
江忠华 《地理教学》2013,(10):53-55
正对于河流地貌,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地理中的难点。特别是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对自然界中的流水作用缺乏直观的了解,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就更显得困难和无趣,如果能对野外的各种地貌进行直接的考察分析,学生一定有深刻的感受,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对于中学生来说,野外实践往往只能是心中的梦。如果能在教室进行模拟实验也是很多老师希望去做的,但是对于河流地貌的形成来讲,如何能让实验更接近真实的地貌成因呢?这也是许多老师曾探索过  相似文献   
45.
石头纸     
科普 《西部资源》2013,(2):56-56
用石头制纸的技术,原理就是将石头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研磨成超细微粒后吹塑成纸的。这个技术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在全球号召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这一"时尚"的环保概念重新被人们重视。但石头纸形成的废纸不能燃烧,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能够形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6.
读石     
石头,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一种物质,它的大名应该叫岩石。不论哪一种石头,用地质学的术语都有命名。地质学根据岩石的构造和成因,以及岩石的属性、成分等,为每一种岩石都命了名。而我说的读石,恰恰不是根据地质学而进行品读的。我所谓的读石是根据观赏石的形、质、色、纹、韵来品读  相似文献   
47.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所影响到的仅仅是自然界吗?似乎并非如此。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发现,温度的变化与犯罪率之间也存在着某种不容忽视的关联。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美国芝加哥经历了两项因夏季带来的"弊病":高温和犯罪高发。根  相似文献   
48.
啄木鸟精神     
我因为工作关系,一下就喜欢上了啄木鸟。啄木鸟是否喜欢我,我不知道。即使不喜欢,也不要紧,我喜欢它就够了。啄木鸟的别称是"森林医生",雅号"志木"。它是中国广大地区常见的留鸟。啄木鸟的羽毛并不怎么光艳漂亮,也很少发出悦耳的叫声。然而,它有一双锐目,且嘴如凿、舌如钩,一看就是一副吃苦耐劳、干大活儿的模样。凡是有问题的树木它必能发现问题在哪儿,是什么问题,继而除之并留下标记。这里的问题不是别的问题,这里的问题就是蛀干害虫。  相似文献   
49.
走滑断裂粘滑、蠕滑作用形成的地质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航片解释的基础上,依据野外现场实测资料,应用地质地貌学方法,对走滑断裂上由蠕滑作用形成的弧形,“正”、“逆”牵引变形山脊及断错变形冲沟的4种地貌形态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这些蠕滑标志,测量了昌马断裂带中、东段的蠕滑量。给出了粘滑与蠕滑量的比值及蠕滑量占总走滑量的比例在断裂带上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0.
悬崖崩坍能够诱发多种灾害。由于自然界进程的无规则性,人类不可能预测未来灾害发生的时间,然而通过灾害防治可以降低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