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左潇懿  程亮  楚森森  吴洁  张雪东 《热带地理》2022,42(7):1138-1147
为保障船舶海上航行安全,结合GIS与模糊层次分析法,从海上搜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搜救力量2个方面选取9个因子建立海上搜救困难性评价模型,对南海海上搜救困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自然环境影响下,南海海域搜救困难性具有“V”字形分布的特点,由东北向西南难度等级逐渐降低。2)在人文搜救力量影响下,南海海域的搜救困难性整体呈“东北-西南条带式”,难度最大的区域主要位于南海东北―西南的连线上,呈不规则环状向连线两侧递减。3)综合两方面因素,南海部分岛屿周围搜救难度偏高,主要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及远离搜救基地的影响,而远海海域搜救难度在整体上为“东北-西南递减式”空间分布格局,最高和较高的区域由研究区东北延伸至西南,然后向西北、东南两侧递减。总体而言,南海研究区中近21.1%的海域搜救难度≥7级,仍需加强对搜救力量的部署与建设。  相似文献   
52.
古镇西塘     
《河南国土资源》2006,(3):I0004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境内,古称胥塘,又名平川,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故也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  相似文献   
53.
地质公园:即具有地质科学意义,以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相似文献   
54.
北极燕鸥掠过海拔400米的日普林山顶向北飞行。黄绿色的苔原上星罗棋布地坐落着三四十栋楼房。把视线一直向东平移。一座绛红色两层楼房呈现在你的眼前.这就是中国北极黄河站。它位于地处北纬78度55分的新奥尔松。  相似文献   
55.
根据孢粉分析资料论述距今五千年来河北省自然植被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6.
利用ArcGIS10、ENVI4.5、Visual FoxPro6.0等软件,采用空间分析技术手段,定量分析了中国655个建制城市的空间分布与河流、植被、地形起伏度、高程4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结论如下:①城市对水的依赖程度高,城市等级越高,依赖程度越强;②总体趋势上,植被状况越好,城市分布数目越多;城市对植被的依赖程度高,城市等级越高,依赖程度越强;③总体趋势上,地形起伏度越大,城市分布数目越少;地形起伏度对城市分布有较大影响,城市等级越高,影响程度越大;④高程对城市分布有较大影响,城市等级越高,影响程度越大。综合评价全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发展适宜度,分析了适合城市发展的区域。  相似文献   
57.
刘雪静 《地理教学》2012,(13):34-35
在讲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时,我重在让学生掌握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课时,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讲授教学方法,尝试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活动的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设计了几个教学片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秀”出自己的才能,学生普遍感到课堂新颖,有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突如其来的情况。  相似文献   
58.
一、课程背景民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不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从这些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条件对人类生  相似文献   
59.
“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各类地形后,进一步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影响。就教学价值而言,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并非本节课的首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学生能感受到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及凶山区面积广、平地少而导致耕地资源的有限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学生不可不知。另一重点是,学生能初步理解地形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灾害、农业生产、交通等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24(3):F0003-F0003
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科技期刊,登载有关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研究的论文。来稿力求精炼,立意新颖,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并遵守国家保密等政策法规。以7000字为宜,特殊情况可适当伸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