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4篇
  免费   2613篇
  国内免费   3690篇
测绘学   650篇
大气科学   7219篇
地球物理   1784篇
地质学   6517篇
海洋学   1271篇
天文学   257篇
综合类   1034篇
自然地理   2205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96篇
  2022年   619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569篇
  2019年   671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1054篇
  2013年   817篇
  2012年   968篇
  2011年   1008篇
  2010年   926篇
  2009年   867篇
  2008年   930篇
  2007年   851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855篇
  2004年   707篇
  2003年   730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23篇
  2000年   463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415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73篇
  1992年   282篇
  1991年   238篇
  1990年   205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5年   5篇
  1941年   6篇
  1936年   7篇
  193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为了探讨黄河三角洲附近潮波运动的变化特征,乐肯堂等(1995)用二维数值模式模拟了1855-1984年该海区的潮汐和潮流的分布变化,并着重考察了M2和S2分潮的无潮点,以及规则全日潮区的位置变化。乐肯堂等(1995)的研究表明,黄河尾闾的摆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黄河三角洲之进退,是该海区潮波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外因。自从1976年黄河尾闾改道清水沟以来,该流路已稳定运行了20多年,由此造成了河口附近沙嘴不断向莱州湾内延伸,因而对该区的潮波分布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从黄河三角洲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来规划今后黄河尾闾的走向,就必须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清水沟流路是否还能长期稳定下去;(2)如果清水沟流路长期稳定不变,并且按照清水沟流路期间黄河三角洲向莱州湾推进的方式来推演10a后黄河三角洲的形势,那么到2010年该区的潮波运动将会发生什么变化。为此,在本文中我们仍然采用乐肯堂等(1995)已经过验证的数值模式和数值预的方法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2.
利用从珠江莲花山河段采集的淡水和有大洋海过滤后,按不同盐度混后,模拟河口咸淡水交汇区重金属在水中各微粒级的分配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盐度条件下,Fe,Al,Cu,Pb,Zn和Cd主要以粒径>1.0μm和<0.22μm的微粒存在于水中,在加入Fe^3+,Al^3+模拟实验中,重金属绝大部分含量形成粒径>1.0μm的微粒,其中Fe达99%以上,Cu,Pb,约95%,Al约有70%-90%,Cd约4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以往海洋倾废区选划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海洋倾废区的选划实例,论述了同位素技术在海洋倾废区选划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倾废区的选划质量,作者建议尽快制定《海洋倾废区选划规范》,并将有关的同位素技术纳入该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54.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C00):160-166
鲇鱼小脑电感觉区及其反应动力学,鳐鱼小脑的感觉功能,黄渤海一些经济海洋生物^40K的测定,假燐虾属一新种一中华假燐虾的描述,介绍四个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测量,东方对虾和三疣梭子蟹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十足目动物腹神经链形态比较,十足目动物(甲壳纲)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55.
数值预报产品在相似延伸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500hPa高度场的数值预报产品为初始场,用相关系数和方差等统计量作为相似参数,通过整个北半球、东半球及欧亚等三种不同范围的逐级筛选,查找历史同期的相似场,根据相似场其后5d的台风、温带气旋、冷空气和海雾等大型天气过程的逐日变化情况建立大型天气过程编码表,选择4-5个最佳历史相似场,按编码表列出初始场之后5d的天气过程变化情况,经综合,集成获得延伸预报,供旬天气过程预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6.
依据近岸晚第四纪事件沉积的类型,特征及其四维时空序列的关系,结合以往陆架区海上地质调查结果,提出几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质问题;(1)沉积记录不是地球历史的流水帐,而是大事记,无论厚度大或小的柱状样,都要从自生相序与他生相序变化中确定环境的转换与频率变化。(2)晚第四纪海侵的问题,需要从是否有真正的正常海相地层去检验。以往所确定的海相地层,缺乏正常海相相序和原地埋藏化石的支撑,有可能是风暴流沉积;(3)残留砂,残留沉积的概念应当废弃;(4)^14C测年材料的选择要慎重,不宜使用被搬运再沉积的生物壳屑材料。  相似文献   
57.
Phillips (1966)指出,Brunt-V?is?l? 频率的分布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动力学特征之一。它是研究海水内部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特别是关于海洋内波的研究。Brunt-V?is?l? 频率又称静态稳定性频率,更确切地应称作浮力频率,因为它与分层流体中作绝热移动的流体元的浮力变化相联系。Brunt-V?is?l? 频率(以下缩写成B. V. f.) 记作N。 根据B. V. f. 分布特征研究海水结构及动力学特性的论述颇多,但绝大多数侧重于深海大洋的研究,且时常将其上层撇开,从而可求得一个比较简单的解析式,这显然是由于海洋上层较其下层复杂的缘故。对于浅海陆架的情形,研究得比较少。前田明夫(1974)曾根据日本近岸(5公里以内)三个观测站上1-3天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日本近海上层海洋短周期海水温度起伏的动力学特性。本文试图对我国东海陆架浅海B.V.f.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东北太平洋海域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间隙水中铜、锰、镍等微量元素的详细研究表明,锰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16~8.61μg/dm3之间;铜和镍则主要与表层海水的初级生产力有关,研究区内间隙水中铜和镍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6~20.8和0.80~3.12μg/dm3,且这些元素在沉积物—水界面处均存在最大浓度梯度.利用“Fick扩散定律”计算表明,锰在研究区主要是从上覆海水向沉积物扩散,是沉积物中锰的主要来源之一;而铜和镍则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海水扩散,是底层海水中铜和镍的主要来源。与表层海水中铜和镍向底层海水的输送通量计算结果相比,底层海水中铜和镍的含量主要受沉积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59.
对渤、黄海14个主要海湾的原始验潮记录进行了分析,从中筛选出水位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50cm的54个假潮个例,着重分析了伴随假潮过程的天气形势,把可能引发假潮的天气形势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92%)引发假潮的天气个例都与锋面活动有关;所有个例中低层大气基本上都是弱静力稳定,且都具有较强的垂直风速切变。根据观测事实和稳定度理论分析认为,低层大气的弱静力稳定层结构以及由垂直风速切变引起的剪切不稳定性,是假潮气象学成因的一种必要条件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60.
地学研究对海岸带综合治理的部分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学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专称。运用地学手段对海岸带进行综合治理(ICZM)是当前海岸带持续开发战略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持续”发展意思就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海岸地区及其资源进行管理,并要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具体任务来完成。要想进行ICZM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需要了解海洋和海岸岩石的成因和特征、沉积物和地形的特征,还要了解天气和气候、海洋水体以及海洋中包含的生物等。海岸体系这些组成部分的基本地学知识是ICZM得以实施的基础,因为地学可以帮助明确再生和非再生资源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潜在作用,从人类健康、安全和生物环境保护这两个方面弄清和确定经济发展已经和将要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特别从人类健康和工程风险这些方面弄清和确定发展过程中会有哪些限制因素和灾害;通过环境基本条件和监控变化来区分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