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6篇
海洋学   6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1.
目的:系统评价石蜡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 MEDLI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9年6月15日。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4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痉挛的改善不受总干预时长与每日干预频次影响,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其效应量分别为[SMD=0.61,95%CI(0.42,0.79),Z=6.49,P<0.00001],[SMD=-0.60,95%CI(-0.90,-0.29),Z=3.81,P=0.0001],[MD=-0.40,95%CI(-0.58,-0.22),Z=4.32,P<0.0001]。结论:石蜡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具有改善作用,但上述研究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升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升降针法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加胃复安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呃逆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呃逆症状评分治疗前与治疗第4、7天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降针法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观察组采用清热解毒方干预,对照组采用1%聚维酮碘含漱液干预。观察2组的口臭程度、口腔pH值及菌落数量、口腔黏膜情况。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口臭完全改善率分别为61.67%(37/60)、71.67%(43/60),对照组分别为43.33%(26/60)、50.00%(30/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H值干预1、2周后,菌落数量干预2 d及1、2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口腔黏膜完整率观察组分别为63.33%(38/60)、78.33%(47/60),对照组分别为43.33%(26/60)、55.00%(33/6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方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口腔pH值,减轻口腔感染,改善口腔臭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随意饮水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1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 例)和对照组(35 例)。对照组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吞咽随意饮水方案治疗。采用日本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吞咽障碍改善情况,采用体质量指数变化情况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3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体质量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吞咽随意饮水方案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以夹脊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采用Rev Man 5.4软件,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9篇,共1301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52 例,对照组649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有效率[RR=1.19,95%CI(1.13,1.26),P<0.00001]、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MD=-0.75,95%CI(-0.83,-0.66),P<0.00001]、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MD=9.57,95%CI(3.33,15.81),P<0.0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D=10.62,95%CI(6.21,15.03),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与常规针刺、康复治疗相比,在改善人体主要运动肌群肌张力、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于本次系统分析的局限性,仍需大量高质量的RCTs进一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网络系统”资料和南宁市某两个大型医院门诊资料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南宁医疗气象预报系统,对感冒指数、气象条件诱发扁桃体咽喉疾病危险性指数、高血压指数、气象条件诱发脑卒中危险性指数、气象条件诱发冠心病危险性指数进行逐日预报。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近10年脑卒中并发症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近10年发表的脑卒中并发症护理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的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1278篇,发文量总体趋于稳定状态;研究热点可归纳为脑卒中发病类型、护理措施的选择、观察指标;研究前沿为肢体功能、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时间线图谱从研究内容、护理措施、研究对象、发病时期、并发症种类及观察指标6个方面呈现了我国近10年的发展路径。结论:脑卒中并发症护理领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建议未来各研究团队加强学术研究及合作交流。加强对脑卒中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探究,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全面的、个体化的、有效的护理方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8.
脑卒中发病与气象要素变化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宁市脑卒中发病人数与气象要素关系的分析得出:气温、气压等要素与脑卒中发病有密切关系,全年以春季发病率最高,逐日发病人数与14时气压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最低气温明显的负相关,气压上升、气温骤降的冷空气天气过程可导致脑卒中病人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关联。方法:对81例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图像质量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计算狭窄程度。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白质病变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ACC/AHA评分作Pearson相关性检验。按照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是否>50%可分为两组:A组和B组,对相应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别作两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头颅MRI检查结果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进行两组间t检验。按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组和对照组主动脉弓部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作χ2检验。结果: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白质病变程度,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ACC/AHA评分均呈正相关;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相应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处狭窄程度,两组间t检验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组相应头颅MRI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病变者较对照组重,两组间t检验结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主动脉弓部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作四格表χ2,检验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多部位大血管的疾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存在关联。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脑卒中及相应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中医药领域中风早期康复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中风早期康复研究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纳入1677篇文献,发文量呈波浪式上升,2018年发文量最多;发文期刊有《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中医临床研究》等;主要涉及650位主要研究作者和550所研究机构,形成了以谢雁鸣和齐锡友为代表的2个主要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关键词可归纳为疾病类型、研究内容和结局指标3类,高频关键词有脑卒中、偏瘫、中风等。结论:中医药治疗中风早期康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中医药早期康复方法促进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