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9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1145篇
测绘学   214篇
大气科学   1086篇
地球物理   822篇
地质学   2000篇
海洋学   542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477篇
自然地理   42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谷笳鸣 《气象》1995,21(10):36-38
用尺度分离的方法,对1994年7月华北一次暴雨过程中雨区内的能量制造和转换进行了计算,目的在于揭示暴雨前后不同的能量制造和转换特征。  相似文献   
992.
137C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估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137Cs示踪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水蚀)估算。该技术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土壤137Cs基准值的确定,以及土壤的137Cs损失量与土壤侵蚀量之间的定量模型的建立。对现有的主要的定量模型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各自的局限性。这些模型可分为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两大类,其中以理论模型中的质量平衡模型较为成熟,综合考虑了较多的侵蚀因子,如137Cs年沉降分量、土壤颗粒粒径分布差异、地表富集作用、耕作土壤在耕作活动前新沉降137Cs的侵蚀损失等。对现有模型的改进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一些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重锤激发的原理、激发能量、采集的同步性等问题的研究以及野外试验,对重锤激发小折射资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发能量与重锤质量及提升高度成正比,但重锤质量的提高会限制提升高度;足够的重锤质量可保证初至起跳干脆,质量大的重锤初至均好于质量较轻重锤,且大质量重锤可适应的最大偏移距也较大;仪器的稳定性取决于仪器延迟与震板耦合,采用预振可有效提高震板与地表的耦合效果;重锤震源相对炸药来说能量稍弱,但对初至拾取影响较小,解释上百米厚度的表层其误差也仅有几米.重锤作为表层调查中高效的激发设备,已在吐哈探区得到验证.在表层厚度不大于100m的地区,使用重锤震源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彻底摆脱对炸药的依赖,降低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94.
《浙江国土资源》2013,(12):57-58
今年以来,绍兴市已获得用地指标19889亩,累计供地24390亩,并通过多种“补地”途径,连续15年实现土地“占补平衡”,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要素支撑。一是“争”。通过争取重大投资项目列入省重点计划“盘子”等途径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拓展发展空间。今年以来,全市已获得指标追加9701亩。二是“保”。在积极争取发展用地的同时,严守耕地“红线”。加快推进“812”土地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995.
地面中—β尺度强锋区激发的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0012号台风(派比安)外围影响,2000年8月30日02时至31日08时,在江苏省东北部发生了一次具有局域性、突发性、高强度、超历史、灾情重等特征的特大暴雨,分析研究发现,在台风外围第二象限,江苏东北部地面存在中-β尺度的能量锋区,此能量锋区是构成产生、维持特大暴雨的中-β尺度的天气系统。利用锋生函数对此能量锋区的发生发展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锋生函数的变形项起了决定性作用,辐合项也有较明显的贡献,非绝热加热在锋生初期有作用,但对锋区的维持,其贡献并不明显,进一步用二维中尺度方程对锋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能量锋附近驱动产生了涡旋,在涡旋上升支,将高能区的暖湿空气向上输送而成云致雨,在涡旋下沉支,通过下沉气流使雨迅速下落,同时拖曳冷空气使地面降温,使得锋区维持和加强,致使雨强增幅,综合分析表明,中-β尺度能量锋区形成以后,通过锋区附近的中-β尺度的辐合线,中低压,中高压以及锋区附近驱动的扰动涡旋等中-β尺度的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这次江苏省东北部高强度的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996.
土壤热异常对地表能量平衡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郭维栋  孙菽芬 《气象学报》2002,60(6):706-714
将来自土壤深部的热通量引入off line的陆面过程模式 (NCAR—LSM ) ,通过长达 2a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了它对各层次土壤温度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  在土壤底部引入 5W /m2 的热通量使底层土壤显著升温 ,但升温随着接近表层而迅速衰减。积分 3个月后 ,由地下进入地表的热流量增幅可达 1W/m2 以上 ,并持续增大到 5W /m2 ,地表最大升温约 0 .5K ,同时地表感热、蒸发潜热及长波辐射通量均有 1W /m2 左右的正异常 ;若将土壤热传导系数放大一个量级以加速热量交换 ,则地表升温提高到 1K以上 ,长波辐射增加 3W /m2 以上 ,超过了气溶胶全球平均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 :一定量值的土壤热异常对地表能量平衡和短期气候变化 (10 -1~ 10 1a)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 ,深入的资料分析、完善的陆面过程模式以及它与大气模式的耦合试验也是亟待进行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997.
998.

波粒相互作用是环电流损失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波粒相互作用导致的环电流离子沉降而损失迄今为止缺乏直接的观测证据.基于磁层及电离层卫星的协同观测,本文报道了发生在2015年9月7日,由电磁离子回旋波(EMIC波)导致环电流质子沉降的共轭观测事件.在等离子体层的内边界,Van Allen Probe B卫星观测到,存在EMIC波的区域和不存在EMIC波的区域相比,离子通量的投掷角分布的各向异性变弱.我们将Van Allen Probe B卫星沿着磁力线投影到电离层高度,同时在该投影区域内DMSP 16卫星在亚极光区域观测到环电流质子沉降.而且,通过从理论上计算质子弹跳平均扩散系数,我们进一步证实观测的EMIC波确实能将环电流质子散射到损失锥中.本文的研究工作为EMIC波导致环电流质子沉降提供了直接的观测证据,揭示了环电流衰减的重要物理机制:EMIC波将环电流质子散射到损失锥中,从而沉降到低高度大气层中而损失.

  相似文献   
999.
风蚀作用下的土壤碳库变化及在中国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巨大且在表层富集 ,而风力侵蚀具有巨大的卷挟起沙、搬移输运和空间再分配能力 ,对土壤有机碳库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在风力侵蚀作用下 ,风蚀发生地、风蚀土壤输运途中以及风蚀土壤沉降地的土壤有机碳库有着不同的变化过程。基于质量平衡原理 ,可以建立土壤有机碳流失及各路径碳输移量估算的模型。依据第二次全国遥感侵蚀调查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 ,在GIS支持下 ,分析了中国土壤有机碳库以及风力侵蚀的空间格局 ,并计算得到风力侵蚀作用下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变化以及各路径碳输移量。研究表明 ,我国因风力侵蚀造成的土壤有机碳流失量约为 5 9 76× 10 6 tC/yr,风蚀所致CO2 排放约为 2 9 88× 10 6 tC/yr;风蚀所致的土壤有机碳流失主要发生在中国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的农区和牧区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采用WKB方法,讨论了地形正压Rossby波的发展与结构变化问题。指出波动的发展和衰减不仅与波幅和波长的增减有关,还与波的结构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