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2篇 |
免费 | 752篇 |
国内免费 | 11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4篇 |
大气科学 | 1087篇 |
地球物理 | 823篇 |
地质学 | 2003篇 |
海洋学 | 543篇 |
天文学 | 117篇 |
综合类 | 478篇 |
自然地理 | 4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152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57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211篇 |
2012年 | 228篇 |
2011年 | 264篇 |
2010年 | 253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278篇 |
2007年 | 242篇 |
2006年 | 258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86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93篇 |
1993年 | 88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9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6篇 |
1955年 | 3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初至拾取是地震信号处理的关键环节,其精度和效率是资料处理的重要指标.针对常规地震资料,特别是浅海地震资料信噪比相对较高的情况,探讨了改进的能量比法,来确保拾取精度的前提下,实现过程的自动化.在传统能量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种改进方法:利用边界检测和稳定因子解决"起跳不干脆"现象,利用多时窗识别折射波与直达波交混处的初至;利用奇异值的处理方法和可变时移量相位推算技术,解决精度和效率问题.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综合时窗、相位、能量等多种因素,改进后的方法针对常规地震资料具有拾取准确、计算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2.
本根据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的资料,对青藏高原低涡发展的背景场进行了动能收支分析。其结果表明,表藏高原暖涡生成后,青藏高原上空的背景场不利于暖涡的维持和发展,这可能是高原暖涡生命史短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03.
104.
太阳辐射是推动地球表层系统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揭示地表太阳辐射输入、转化、贮存和输出的客观规律,自然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的不懈探索,创立了地表辐射平衡学说,它是气象学、自然地理学、以及地球表层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用一个能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全球正压谱模式定性地分析了地形对大尺度环流的影响。分别做了四大类型的试验,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结果表明:地形能使越过它的气流在其驻地及其下游产生低值系统;地形引起的扰动有同时向极地和向下游传播的现象,而且也向赤道传播;当赤道有西风通道时,北半球的扰动会向南半球传播;中高纬的急流有阻挡扰动向高纬发展的作用,在急流轴以北扰动发生转向。同时表明:地形引起的扰动不仅与地形的形状、初始场有关,而且与地形所在的位置也有关,处在中高纬地形的作用远大于处在低纬的;中高纬的地形,尤其是青藏高原对低纬大气环流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108.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对1995年8月出现的一次较强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水汽,能量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中亚高脊的建立和发展是本洲暴雨发生的前期征兆;青藏高原上空良好的水汽条件及本州上的气柱为高能状态是暴雨发生极为有利的因子。 相似文献
109.
分析了宜宾地区产生冰雹天气的大气环流形势及其不同环流型下的能量场结构和特点,天气尺度影响系统的物理机制和相互作用。我区降雹主要产生在西风大槽和阶梯槽型下,由其性质可分为冷锋雹暴和暖气团雹暴两类,冰雹天气的产生需要气团内部具备强不稳定层结,动力扰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和有利的环境温湿条件.采用潜在性不稳定度和物理量诊断值定量反映降雹前的气团内部不稳定能量结构和影响系统的强度,能较好地客观反映降雹天气的特点,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0.
基于物质平衡条件条件和油气产物特征,提出了用单纯形优化方法模拟计算煤岩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油气产量的新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煤岩中稳定组、镜质组、丝质组自R0=0.2%开始向更高变质程度转化过程中的CH4、C2H6、C3H8、C4H10、CO2、H2S、N2、H2、H2O、OIL(油)十种组合的产量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数学分析,确定了各种产物组分的发生率与其转化程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与热模拟实验法和蒂索等人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