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5篇
  免费   450篇
  国内免费   581篇
测绘学   559篇
大气科学   1136篇
地球物理   478篇
地质学   776篇
海洋学   327篇
天文学   136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总被引:66,自引:9,他引:66  
李新  程国栋  卢玲 《高原气象》2003,22(6):565-573
使用反距离平方、趋势面、Kriging插值、Cokriging插值和综合方法对青藏高原1961-1990年30年平均1月气温进行空间插值比较研究,其中后两种方法能够把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关键因素——高程置于插值算法之中。反距离平方和趋势面插值的结果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普通Kriging插值能够反映出青藏高原气温分布的一定的空间结构,但结果依然不好;由于考虑了高度变量,Cokriging插值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性能改进,但因为台站海拔高度偏低,插值结果依然不理想。前4种方法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上气象台站稀少且高原西北地区无气象台站。综合方法把气温分解为结构化分量和随机分量,使用直减率把气温订正到同一海拔高度后,再对它们做Kriging插值分析,其结果较为正确地反映了青藏高原气温空间分布的特征,误差远小于其它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本身的空间分布是影响插值精度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采样设计是必要的前提;对于台站稀少的地区,必须把随机插值方法和确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估计气候变量的空间分布。同时给出了青藏高原1月的气温空间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82.
地表非均匀性对区域平均水分通量参数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次网格尺度地表非均匀性对于网格区平均通量具有重要影响。若将网格区视为均一地表 ,并不能真实描述地 气通量交换过程 ,且可造成很大误差。文中从理论上证明 ,区域平均水分通量的变化率可分解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区域水分通量的算术平均变化率 ;第二部分为非均匀性所引起的水分通量变化率扰动 ,它与区域内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变差系数有关。数值试验表明 ,地表土壤水分的水平空间变差系数集中反映了区域内土壤水分分布的非均匀程度 ,不同土壤对同样的非均匀程度其敏感性是不同的。变差系数愈大 ,非均匀性愈强 ,在相同的土壤水分平均值下 ,不同土壤类型对地表非均匀程度的敏感性并不相同。例如沙土和粘土受非均匀性的影响就可相差数十倍。  相似文献   
83.
Utada  H 《世界地震译丛》1997,(2):41-44
地震预报并非掷骰子的游戏,需要处理的是真实的物理现象,因此预报方法的定义通常包含一些不确定因素。这是通常的评介,并不限于当前争论所关心的VAN方法,评估这一方法正确性的各种企图得到不同结论并不使人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84.
Utada 的一些意见(1996)和 Varotsos 等(1996a)讨论的观点是一致的。简单的例子表明 Mulargia 和 Gasperini(1992)的主要结论(即 VAN 预报可归于偶然”)并非由于 VAN 方法的“含混不清”,而是由于他们计算中明显的错误。这些错误也导致了 Varotsos 等(1996a)的附录中所揭示的反论。在纠正了他们的一些错误后,这一反论[即如果我们应用 Mulargia 和 Gasperini(1992)的方法,那么可以得到结论:理想完善的地震预报方法(IPEPM)的结果也可归于偶然]也就不用再提了。  相似文献   
85.
东半球500hPa闭合低压系统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忠  康玲  孟亚里 《气象学报》1997,55(1):124-128
通过分析500hPa东半球闭合低压系统,研究其气候规律。低压活动次数有年际、月际、季际变化。低压活动于中高纬度带,主要集中于两大地区,第一区是西太平洋及大陆东岸,第二区是东欧地区。第一区中心夏季向西移到大陆上,强度增大,对中国气候有重要作用。低压中心高度值的频数分布是双峰型。低压生命期比阻塞高压还长些。强低压主要出现在大陆高纬地带和西太平洋。强发展的低压多数出现在西太平洋。亚洲低压移动路径有两条,一条从西西伯利亚北部到库页岛,一条从咸海东移到库页岛  相似文献   
86.
对1979年至1988年5 ̄9月中国东部地区出现的低空急流进行了天气气候统计,得出了有关低空急流的月分布,日变化,地理分布以及低空急流与天气系统的关系和低空急流与暴雨的关系,这些结论对了解低空急流发生发展规律及制作暴雨天气预报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7.
冰雹文献主题词词频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就美国气象学会编辑出版的“气象学和地球天体理学文献”所附的主题词索引中,对浆雹、雹暴等主题词在近15年中出现的次数(即频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此反映各对冰雹研究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8.
陈春明 《极地研究》1997,9(3):67-71
本文对西南极菲尔德斯形变网GPS监测数据的误差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数理统计原理检验了数据中的系统误差,提出了削弱这类系统误差的方法。该方法有3个特点:1.以监测网中两个稳定点为基准;2.对监测网数据进行尺度因子改正与坐标变换迭代计算;3.归算后监测网点位结构不变。经改化处理后的数据,基本上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恢复烃源岩古地层压力和对于研究其生留排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Nakayama[1]等在开展盆地模拟研究时应用Rubey(1959)和Chapman(197)等人提出的数学地质模型对欠压实地层的古地层压力进行恢复。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欠压实地层的研究发现欠压实因子随地层厚度、埋深、围岩渗透性等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欠压实地层压力恢复的统计模拟法,克服了目前Nakayama[1]等将地层埋藏过程中的欠压实因子视为常数的不足,从而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统计模拟法在松辽盆地的应用结果表明了这一方法在实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0.
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由Miller提出的基本概率统计理论的关联表分析,结合施密特投影图研究岩体统计均质区的划分方法。对该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编写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对三峡永久船闸地区的岩体结构,进行了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