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8篇 |
免费 | 406篇 |
国内免费 | 6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7篇 |
大气科学 | 632篇 |
地球物理 | 249篇 |
地质学 | 1060篇 |
海洋学 | 330篇 |
天文学 | 215篇 |
综合类 | 98篇 |
自然地理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23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36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04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99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61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67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1945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空间天文学诞生的四十多年来,极大地影响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通过空间望远镜来观测星空是空间天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得我们的视野更为广阔。所以,我们有必要认识一下这几十年来对现代天文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64.
NASA红外望远镜
在CFHT(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的建设获得成功之后,杰弗里斯(Jefferies),这位莫纳克亚的设计师变得愈加的雄心勃郝,尽管目前山上只有两架中等口径的望远镜,但是在这位大胆科学家的眼中,这里已经是世界天文学观测的中心了。 相似文献
65.
66.
67.
利用瑞士Gornergrat天文台的意大利1.5米TIRGO红外望远镜对近红外变源IRAS04000+5052进行了近红外成像观测,得到了JHK宽带及H2S(1)1 ̄0和Brγ窄带高分辨率图像,并进行了红外测光及位置测量工作。结果发现此IRAS源不是以往认为的单一年轻天体,而是一个包含有许多个年轻天体的小尺度致密恒星形成区,在这样小尺度且致密区域内,恒星形成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68.
1m红外太阳塔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地面太阳观测设备 ,本文的所有工作均围绕着与此相关的红外波段太阳观测技术方法展开。1 .针对望远镜实验平台—云台太阳光谱仪 ,建立了光谱仪分光流量模型 ,并用多种实验手段验证了其可靠性。利用该模型计算了FeⅠ 1 .56μm红外太阳光谱的分光流量 ,分析了实验观测的可行性及改进方案。2 .针对探测器实验平台—PtSi红外焦平面阵列相机 ,建立了FeⅠ 1 .56μm光谱观测信噪比模型 ,模拟了各种噪声对观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在国内首次成功进行了FeⅠ1 .56μm红外太阳光谱的面阵观测实验。3 .在红外观测实验所处的高背景低对比度条件下 ,讨论了红外太阳光谱观测的图像处理方法 ,分析了观测中出现的干涉条纹的来源及解决办法 ,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红外太阳光谱与成像的定标方法和图像处理方法。4 .首次利用PVA材料 ,设计研制了一套FeⅠ 1 .56μm近红外Stokes参量偏振仪 ,并将该偏振仪安装在美国国立天文台McMath望远镜上进行了观测实验。针对一太阳黑子 ,通过扫描进行了二维的Stokes参量观测。同时建立了一套从Stokes参量反演磁矢量场的方法 ,并将反演的结果与怀柔太阳磁场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对。5.针对 1m红外太阳塔的太阳光谱仪系统 ,给出了垂直多波段光谱仪和红外 相似文献
69.
70.
垂直气柱中大气微量成分总含量的反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面中等光谱分辨率的太阳红外光谱反演整层大气中某几种微量成分总含量的方法,用逐线积分( L B L) 法计算整层大气分子吸收,采用差分吸收法测量太阳红外光谱得到实际大气中微量成分的吸收,用最大似然法反演出微量成分的总量。详细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反演精度,数值模拟分析和实际测量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已把该方法用于监测实际大气中甲烷和水汽总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