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驯鹿不怕紫外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玛 《海洋世界》2011,(7):72-73
研究者发现,对人类来说能引发暂时性痛苦雪盲症的紫外线,对生活在极地环境的驯鹿而言却是一种影响极好的生存方式.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BBSRC基金团队在<实验生物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生活在北极的驯鹿有着特殊的视觉能力,这是它们能够适应冰天雪地的极地环境特有本领中的一部分.在北极,哺乳动物的正常视力会让它们时刻处于被...  相似文献   
52.
窦勇  王悠  唐学玺 《海洋科学》2011,35(8):89-94
环境污染导致的臭氧层衰减是当今最引人注目的全球变化现象之一。臭氧层的衰减使得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尤其是对生物具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紫外线B波段(ultrovioletB,UV.B,280~315nm)的辐射增强,从而对全球产生明显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北海海水表面uv.B辐射率的10%能够穿透到6m深的水层;而...  相似文献   
53.
经紫外诱变,筛选出在碳酸氢铵浓度为400 mg/L条件下可以生存的突变株。通过培养基中氮、磷、铁、温度、光照及pH值对雨生红球藻诱变株生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对以上3种营养盐及3种环境因子分别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以优化培养条件。进而对雨生红球藻野生型及诱变株的生长状况及色素含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抗铵品系在培养基中NaNO30.1 g/L,KH2PO40.01 g/L,FeCl3.6H2O 1.0 mg/L,在pH值为8.0,光照强度100μmol.m-2.s-1,温度为18℃的培养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的生物量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54.
利用2010—2015年宁波市紫外辐射强度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大气环境资料,分析宁波市紫外辐射强度的日、月、季节、年际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和环境条件的相关性,并对到达地表的紫外辐射与大气上界的太阳总辐射的比值η'进行逐步回归,建立η'的预报方程,最后利用辐射传输公式计算出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强度。预报方程充分考虑了太阳高度角,以及温度、降水、水汽、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对紫外辐射的影响。并将统计方法与本地气候特征相结合,增加了气候特征判据。经检验,预报紫外线等级正确率为53. 2%,相差1级的占34. 5%,优于主观预报,能够提高现有的紫外线等级预报准确率。最后,提出一种适合本地的紫外线等级划分标准,并根据冬半年和夏半年分别制定相应的防御建议。  相似文献   
55.
广州市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观测和初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通过对广州市2000~2001年两年的地面紫外线辐射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广州市全年紫外线辐射强度84.3%出现在"中等"以上级别,"强"、"很强"级别占65.1%,尤其是第二、三季度分别有46.2%、62.1%的时间紫外线出现"很强"级别,分析表明广州市属于紫外线高辐射地区;各候(旬)的最小紫外线指数在夏秋季节的涨落脉动比冬春季节要大,尤其是秋季更加明显.另外,定义了每月云衰减因子(CAF),12~4月为明显的云衰减加强期;6~9月为明显的云衰减减弱期,分析期间最大云衰减因子仅为0.11.  相似文献   
56.
段雯娟 《地球》2013,(9):42-45
正大气中的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辐射"杀戮"的重要屏障。但是科学家们在极地上空发现了巨大的臭氧空洞,而且这个洞的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臭氧是大气中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作用极大的高空物质。臭氧层是地球的天然屏障,如同一把撑在大气层高空的无形"保护伞",是保护地球生物和人类安全的"天兵天将"。  相似文献   
57.
段雯娟 《地球》2013,(10):48-51
正水是人类生命之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饮用水的安全受到了很大影响。据联合国的调查表明,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中国水利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水性地方病、饮用水水源污染、血吸虫病、局部地区季节性缺水等问题在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目前,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  相似文献   
58.
静水中人工感染太平洋牡蛎,使其体内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浓度达到105 MPN/100g,然后放入紫外线循环系统中对其进行净化,研究贝水质量比(1∶3,1∶6,1∶10,1∶50)、水交换频率(1,3,5次/h)、温度(10,15,20,25℃)及净化层数(上层,中层,下层)等不同环境因子对牡蛎体内大肠杆菌净化的影响。在前6h大肠杆菌净化迅速,之后速度减慢,至36h时能净化2~3个对数值。不同环境因子的净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贝水比为1∶6,水交换律为3次/h,温度为15或25℃,净化层数为上层时净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9.
重庆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重庆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为业务预报和客观预报方法的研究提供基础。利用2004年3月—2008年2月的实况观测资料,分析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月、季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日平均最大辐射量出现在中午13时—14时。7月和8月的辐射强度为全年最强,出现辐射等级四级的概率最大;而1月和12月为全年最弱,没有出现过辐射等级高于三级的样本。季节平均辐射强度夏、春、秋、冬依次减弱。2004年和2006—2007年平均辐射强度相当,2005年较弱。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