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应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实现每日报文、报表、自动站资料的翻译和处理及录入数据库 ,可对数据库中数据查询并统计分析 ,便于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92.
本文着重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地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实现我国公路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对三类随机模型的分析,讨论了随机性与统计规律的关系。分析了系统与统计规律、系统结构与分布律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统计规律应用于实际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2018年5月7日冷锋前暖区暴雨和8月29日华南季风槽暴雨,这两次大暴雨都是由广东和闽南地区的沿岸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对其环境背景与对流系统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两次过程均有明显850 hPa和925 hPa低空急流;5月7日过程,对流层中低层条件不稳定较大,大气斜压性较强,对流有效位能和0~6 km垂直风切变相对较大,对流层中部存在明显干层,有利于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的产生;8月29日过程,对流层中下层为弱的条件不稳定,准正压大气,更高的融化层高度,对流有效位能和0~6 km垂直风切变相对较小,垂直整层相对湿度高,有利于强降水而不利于雷暴大风的产生。两次过程风暴承载层平均风均来自西南方向,前者的平流比后者要强很多;厦门及其周边闽南地区大暴雨是由于后向传播导致相继多个较强对流雨团移过同一区域形成的;5月7日后向传播形成是一个对流雨团的阵风锋与另一个对流雨团后侧的水平对流卷相遇触发新的对流导致的,新生对流来自陆地;8月29日后向传播形成则是低层暖湿气流遇到成熟对流雨团的后侧阵风锋触发新的对流,新生对流位于海上,持续移入陆地。5月7日导致大暴雨的对流系统中冰相过程和暖云过程对...  相似文献   
95.
地面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检查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应用C 语言开发研制地面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检查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6.
杨文采 《地质论评》2021,67(2):67030020-67030020
地球在3.8 Ga前不断有小星体撞击,属于不稳定的开放系统,积累了大量物质和能量。太古宙以后开始形成了准圈层结构,转变为封闭的能量消散系统,并开始建立了系统整体凝聚力和活力之间高度平衡的自组织机制。固体地球系统的重力和化学亲和力产生地球系统物质向内运动的凝聚力。地球存储在地核中的热能和放射性物质的核能,是驱动和维持着固体地球内部物质向外运动的活力来源。地球的自组织指的就是自我调控系统凝聚力和活力之间平衡的调节能力。固体地球系统局部时空尺度的物质运动是各态遍历的,大尺度全局的物质运动规律是确定性的,是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固体地球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现在还保持在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7.
从区域尺度和矿床尺度两个方面论述了斑岩铜矿系统的特点.区域尺度上:1)斑岩铜矿多呈矿带或成矿域出现,带内众多斑岩铜矿呈簇或组合呈线状产出,这是构造作用控制下不连续岩株呈线状侵入就位的表现; 2)主要产于俯冲作用形成的岛弧和陆缘环境,构造应力属挤压但与中等拉张作用也有关,最近的研究证实大陆碰撞造山带也是斑岩型矿床产出的重要环境;3)其形成是通过具氧化性,S饱和,富含金属的岩浆熔体侵入所致,岩浆侵入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4)围岩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组成对矿床的规模、品位以及矿化类型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碳酸盐岩围岩主要赋存近源Cu-Au夕卡岩矿床,少量远程Zn-Pb或Au夕卡岩矿床,在夕卡岩前缘还形成交代型Cu和Zn-Pb-Ag±Au矿床.矿床尺度上:1)含矿斑岩与斑岩型矿床时空相依,成因相联,是斑岩铜矿重要的含矿母岩和金属-S的可能载体;2)火山角砾岩筒在深部与矿化体平行或斜交,其与围岩的接触带,一般也是富硫金成矿带的一部分;3)与矿化有关的斑岩成矿系统内的角砾岩主要有爆发角砾岩、侵入角砾岩、爆发侵入角砾岩、热液角砾岩和热液卵石脉;4)斑岩铜矿系统中的热液蚀变自下而上可分为不含矿的早期钠质-钙质蚀变→含矿的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绢云母化→高级泥化,热液蚀变互相套合,矿化互相叠加;5)岩帽是斑岩型热液-成矿活动-蚀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8.
跨断层形变的慢时变结构分析与异常识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及与青海、宁夏交界区布设有50多处跨断层短水准观测场地,20世纪80年代末起测并基本于每年的3,7,11月观测,2004~2008年曾加密为每年6期;控制了祁连山—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及西秦岭构造区;多数测线跨度数百米、个别测线达1km左右.其形变测值时序变化能直接反映所控制断层段的运动变化过程,具有强震预测的中短期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实现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关键算法,设计了城市地价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实现流程及模块划分,并基于Supermap Object5.0进行了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义马市各单位信息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目标.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总体框架和各业务模块功能.最后对电子政务建设的保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