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篇 |
大气科学 | 20篇 |
地球物理 | 3篇 |
地质学 | 64篇 |
海洋学 | 24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利用粤西12个测站2000-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及2010年3月湛江东海岛一次海雾过程观测数据,分析了粤西沿海海雾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湛江东海岛海雾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年均雾日数呈西部(17.8d·a^-1)〉东部(7.7d·a^-2)〉中部(3.5d·a^-1)的特点;年际变化差异明显,除2008年外呈逐步升高趋势;年雾日数冬、春季多,夏、秋季少;一天中海雾大部分出现在02:00—08:00,这一时段雾生成的平均概率为50.8%;最多持续时间在1-3d内。海雾生成的综合气象条件主要为:气温15.025.0℃、3小时变压-3.5-2.5hPa、温度露点差0.0-2.0℃、多发风向为NNE-ESE或静风,风速≤7m·s^-1。成雾的天气形势可以分为高压型、低槽型、冷锋型、静止锋型和鞍型或均压场型5类。雾过程中各阶段能见度变化及雾滴谱分布差异较大,平均雾滴谱分布符合指数递减规律,谱型大体上呈“单峰”结构,整个滴谱明显偏向小滴一端,雾滴谱径主要出现在2~10μm。 相似文献
102.
粤西南盛白垩纪盆地是一个内陆构造湖泊盆地,断裂构造和火山活动控制着盆地的地层格架和演化。盆地内的白垩纪地层自下而上有罗定组,三丫江组和铜鼓岭组。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罗定组可划分为7个岩性段,下部的Ⅰ、Ⅱ段属低水位体系域,Ⅲ-Ⅴ段为水进体系域,Ⅵ段是饥锇段,Ⅶ段属高水位体系域;三丫江组为火山岩-火山沉积岩与沉积岩互层,可划分为8个岩性段,其中的沉积岩亦可分为低水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 相似文献
103.
104.
为了解粤西北对流天气的特点,对2015—2020年粤西北发生的60个大风和冰雹天气个例的物理参数、雷达产品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粤西北对流性大风的物理参数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其中在春季K指数为27~40℃,出现冰雹时普遍≥32℃,TT为30~55℃,t700-t500>14℃、t850-t500>22℃,IQ为2800~5000 g·hPa·kg-1;夏季K指数为35~42℃,TT为42~46℃,IQ为4200~6600 g·hPa·kg-1。沙氏指数、垂直风切变、特殊高度层等物理参数在对流性大风、冰雹的潜势预报指示意义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流性大风的雷达回波春季多为带状和块状,夏季以点状、块状发展为主,径向速度>12 m/s、ET为10~13 km、VIL值30 kg/㎡以上并有急增或急降现象;出现冰雹时多为超级单体,有三体散射现象、V形缺口等特征,回波强度>60 dBz、径向速度>18 m/s、ZDR>2.4、KDP>2.8 dBz。 相似文献
105.
百多年登陆粤西海南台风的频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和分析117年登陆粤西海南的热带气旋频数.结果表明,登陆该区的热带气旋有明显的登陆活跃期、次活跃期、不活跃期和登陆高峰期等;其逐年登陆频数的演变,也存在一定的周期变化规律.可供台风长期趋势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106.
根据连南、连州、连山、阳山4个气象观测站1970~2009年的日照资料,采用杜尧东等人研究出的计算公式Q=Qo(a+bs),计算分析了粤西北地区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粤西北地区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3873.75MJ·m-2,最大区域在阳山为4031.00MJ·m-2,最小区域在连山为3768.01MJ·m-2。太阳辐射量自北向南和自西向东逐渐增多;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连山的年际变化最大,阳山的年际变化最小。1970—2009年总体上是减少一增多的变化过程,粤西北地区年太阳辐射普遍存在17年周期和3~4年周期;月平均太阳辐射量呈单峰型,在7月份达到峰值,2月份达到最低值。太阳辐射年际变动大的月份主要在3月,年际变动小的月份主要在9月。夏季有全年最大的太阳辐射,其次是秋季,春季有最小的太阳辐射;春季太阳辐射量存在28—30年周期(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夏季太阳辐射量存在18—25年周期,秋季太阳辐射量存在4—6年周期,冬季则存在明显2—3年周期。4季太阳辐射最大区域均在阳山,而春、秋、冬3季最小区域均在连州,夏季最小区域在连山。4季太阳辐射量均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7.
108.
厄尔尼诺事件与影响粤西的热带气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6-1997年的热带气旋资料,对厄尔尼诺事件与影响粤西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厄尔尔尼诺年影响粤西的热带气旋较常年频繁,厄尔尼诺年则明显少于常年;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弱变化与西热带气旋活动的频数明显相关,呈一种反位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笔者以粤西阳江-电白近岸海域地质调查的大量资料基础上,对该区沉积进行了较详细研究。本文重点论述调查区第四纪沉积物分布特征,形成时代、海平面变化以及未来海面变化趋势进行探讨,认为本区近代海平面与珠江三角洲有异,相对而言海平面在下降,而不是在上升。 相似文献
110.
旗鼓岭矿区位于粤西阳春石菉—锡山矿集区内,其成矿条件与区内大型矿床—石菉铜钼矿床类似,目前已发现了多处找矿线索,但前期工作主要聚焦于200 m以浅.部署的少量深钻均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显示该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通过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钻探验证等方面综合分析,并与石菉矿区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成矿地层层位、控岩控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