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235篇
海洋学   6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1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福建沿海有40个县市(区),计为23个统计单元.本文选取了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5个指标,对以上各单元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计算其经济发展水平总得分值,发现沿海地区大体形成"中部繁荣,两端落后"的"梭形"结构.最后,结合沿海各地发展趋势,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92.
福建省龙海市表层土壤硒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曹容浩 《岩矿测试》2017,36(3):282-288
在龙海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基础上,开展土壤硒含量特征、影响因素分析等项研究工作,可为研究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本文通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福建省龙海市表层土壤4394件样品硒全量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龙海市表层土壤的硒含量为0.031~2.361 mg/kg,平均值为0.354mg/kg,足硒、富硒土壤面积占全地区面积的88.69%。同时发现,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土壤pH、有机质含量以及海拔高度是影响龙海市土壤硒含量的重要因素。火山凝灰岩区、花岗岩区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较高;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林地土壤的硒含量最高,园地、耕地土壤的硒含量适中;土壤硒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与pH呈负相关,说明在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环境中硒元素易于富集,尤其是高海拔的山地丘陵区土壤中硒的富集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成果对龙海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利用、富硒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卫星测高与验潮站数据监测越南近海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测高和验潮站资料计算分析了越南近海海平面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数据得到的海平面变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同步性,其中,由测高数据计算得到的1993-2015年越南近海整体上升速率为3.18 mm/a,沿岸验潮站海平面上升速率为4.1 mm/a。在整个验潮站观测时段,越南沿海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3.02 mm/a。越南近海海平面表现为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在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沿岸地区,极易受到风暴潮和洪水等季节性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寒潮影响下江苏沿海风浪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建  徐福敏 《海洋工程》2017,35(2):123-130
基于第三代浅水波浪数值预报模型SWAN,建立自西北太平洋嵌套至东中国海、江苏沿海的三重嵌套模型,对2010年12月12日至15日江苏沿海寒潮大风引起的风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西北太平洋和江苏沿海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WAN嵌套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江苏沿海寒潮风浪场的时空分布。通过响水站实测数据对江苏沿海底摩擦系数进行了率定,研究表明选取Collins拖曳理论中摩擦因数C_f=0.001时,有效波高模拟误差相对较小。寒潮风浪场的特征分析表明,有效波高分布与风场分布基本一致,寒潮风浪在江苏沿海北部影响较为显著,辐射沙洲附近由于其特殊地形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95.
粤西沿海海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微物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峰  王晶  张羽  张书文  陈苗彬 《气象》2012,38(8):985-996
利用粤西12个测站2000-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及2010年3月湛江东海岛一次海雾过程观测数据,分析了粤西沿海海雾发生的天气气候特征以及湛江东海岛海雾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粤西沿海年均雾日数呈西部(17.8d·a^-1)〉东部(7.7d·a^-2)〉中部(3.5d·a^-1)的特点;年际变化差异明显,除2008年外呈逐步升高趋势;年雾日数冬、春季多,夏、秋季少;一天中海雾大部分出现在02:00—08:00,这一时段雾生成的平均概率为50.8%;最多持续时间在1-3d内。海雾生成的综合气象条件主要为:气温15.025.0℃、3小时变压-3.5-2.5hPa、温度露点差0.0-2.0℃、多发风向为NNE-ESE或静风,风速≤7m·s^-1。成雾的天气形势可以分为高压型、低槽型、冷锋型、静止锋型和鞍型或均压场型5类。雾过程中各阶段能见度变化及雾滴谱分布差异较大,平均雾滴谱分布符合指数递减规律,谱型大体上呈“单峰”结构,整个滴谱明显偏向小滴一端,雾滴谱径主要出现在2~10μm。  相似文献   
996.
随着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的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全面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实行耕地保护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必然选择。2009年国土资源部批准辽宁省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省份,并下达了1200公顷周转指标。这项工作为辽宁省构建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为加快辽宁省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997.
姚迪  范全 《辽宁地质》2010,(10):54-55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省耕地后备资源显现出严重不足。从省情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科学分析、发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全省实施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等重大战略决策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98.
福建沿海中-基性岩墙群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沿海地区晚中生代的花岗岩及火山岩中广泛发育基性、中基性的岩墙群,岩墙群岩性为辉绿岩、角闪辉绿岩和石英闪长岩等,并以角闪辉绿岩为主。采集晋江、同安、湄洲岛等地具有代表性的岩墙样品,选择锆石进行SHRIMPU-Pb定年,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同位素年龄都比较接近,都形成于96~87Ma之间,是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形成是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活动的最后一幕。  相似文献   
999.
宁波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的城市旧城改造,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工业化重要环节的房屋拆迁的重心,已由原来的城市建成区国有土地房屋拆迁为主转向近、远郊和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为主。  相似文献   
1000.
张芳  陆殿梅 《江苏地质》2010,34(2):187-191
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1979年,1989年,2000年及2007年的TM/ETM影像)和1995年地形图为数据基础,对江苏的海岸线、滩涂进行了遥感解译,对沿海滩涂资源近30年来的演变特点和趋势作了定量分析,对岸线的稳定性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沿海滩涂变迁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及后期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