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01.
“我是沙河店镇赵尧村地质灾害点监测员,由于连降暴雨,我村的地质灾害点山体后缘裂缝突然变大,并有进一步加大趋势。”7月16日上午9时,一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闻沟村民组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2.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新一代雷达拼图资料,探究了2017年5月初四川盆地东北部一次突发性暴雨事件的影响系统及动力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事件的主要影响系统有中纬500 hPa东移低槽、西伸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流层中低层的西南低空急流以及低层切变线。大尺度的低空急流与中小尺度的山区低空急流的叠加使四川盆地东北部形成正涡度柱和低层强辐合柱的动力耦合,低空急流最大风速出口辐合上升区与地形的辐合抬升作用叠加形成盆地东北部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成为山地暴雨突发的动力触发条件,因低空急流建立的位势不稳定层结构成暴雨的热力条件。冷空气自低层逐渐向高层侵入是暴雨第二阶段增幅的主要原因。盆地东北部地形是本次暴雨的另一个增幅因子,其对暴雨过程中垂直上升运动有加强作用,秦巴山脉迎风坡的抬升作用对暴雨第一阶段的降水量贡献较大,青藏高原东麓背风坡的辐合效应对第二阶段降水量贡献较大。此外,盆地东北部山地对东移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有阻挡作用,使其停滞并旺盛发展。  相似文献   
103.
用η模式对1995年8月24日四川盆地西部的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南风减速的数值试验。由模拟和试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对流层低层的云南、贵州到四川南部南风气流的加大,对四川盆地西部的暴雨区,特别是大暴雨区的扩大和强度的增强起着重要作用。2.由南风气流的加强造成暴雨加强的动、热力机制主要是,使暴雨区及其附近区域上空,对流层的中、低层流场的辐合、上升运动加强;对流层的低层形成水汽通量的辐合区。3.对流层低层南风气流的加强,可影响对流层中层的暖湿程度减弱,从而加强了对流层低-中层内的对流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4.
一、概况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山地多,山体稳定性差,人为工程活动强,台风暴雨活动频繁,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多发区,是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城市。至2012年末全市共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1825处,  相似文献   
105.
李猛 《地球》2013,(5):60-64
正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预报预警难度大,防范难度大,社会影响大。2000年以来,我国突发地质灾害平均每年造成死亡和失踪约1100人、经济损失120亿~150亿元。近十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防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我国突发性海洋灾害的相关理论探析,阐释在突发性海洋灾害应对过程中所运用的社会动员机制的运行机理、完善对策等,探究形成新型的社会救助氛围,以期对我国突发性海洋灾害应对中的社会动员机制研究做出深入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07.
浙江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但同时也是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增多,我省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我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情况,提出了地质灾害应急辅助决策所涉及到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的技术方法,构建了从灾(险)情报送、信息收集与分析、灾(险)情评价、专家会商到最终科学决策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我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决策能力,对其他省份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李革  韩韡  田丽 《吉林气象》2009,(4):8-9,35
1引言 雷雨是一种强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大风、冰雹、龙卷等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雷雨具有突发性、明显的局地性和短时性等特点,致使预报难度加大。本文使用1996年至2006年的雷雨资料及常规地面图、850hPa、700hPa和500hPa天气图对雷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9.

对2006-06-03西安、咸阳突发性暴雨天气进行预报讨论及成因分析,结果表明:①预报失误的原因主要是环流形势非常复杂,天气系统演变规律难以把握,对造成影响的中小尺度系统很难捕捉;高原东部低涡、切变突生机理认识不清;冷空气强度及入侵路径不明晰。②这次突发性暴雨天气是由贝湖冷涡东移、高原上多短波槽活动,东高西低形势建立,提供了大降水发生的背景条件;高空冷槽、上升运动、低涡辐合区汇合并叠加在西安、咸阳,为该地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突发性暴雨产生在深厚的水汽层结、水汽辐合及强烈的持续上升运动区,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形成区,对流发展,强烈的低涡辐合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突发性暴雨;低涡辐合形成与暴雨过程同步,辐合中心出现突发性暴雨。低涡辐合是造成突发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