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3篇
  免费   1311篇
  国内免费   1812篇
测绘学   549篇
大气科学   610篇
地球物理   951篇
地质学   6665篇
海洋学   975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829篇
自然地理   1655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59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68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54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李铀  周平  白世伟  张世飙  汪继泉  黄超强 《岩土力学》2002,23(2):234-237,241
汉十高速公路武当山至许家棚路段地质条件复杂,40余处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成了公路建设中的一大疑难问题。以工程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对这些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及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163.
东昆仑早—中二双叠世生物礁建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树刚  范嘉松 《地质学报》2002,76(2):145-154,T001,T002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在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关系显著,礁相地层中可识别SB1层序界1个SB2界面4个,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沉积相序显示清晰,按曲线形态将海平面升降归为4个周期。据区域地层和相分布资料反映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推论出石炭纪至早-中二叠世造礁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聚合离散的4个构造期。东昆仑生物礁的生长发育与造礁群落的演化阶段,海平面升降周期和大地构造期彼此吻合,证明生物礁建造与各控制因素间具密切制约关系,海西中-晚期柴达地块与羌墉地块的开一合转换,为生物大规模造礁创造了长期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4.
对需要治理防止整体失稳的深厚滑坡,采用传统的抗滑桩施工困难,工程费用高.笔者介绍了一种治理这一类滑坡的方法即变阶群桩法,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思路,用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在滑坡治理中,这种设计思路比较新颖,对其它类似工程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5.
王志高 《地震工程学报》2002,24(3):251-256,261
对甘肃省玉门青6井和平凉泾川泾3井两口深水井的水氡及辅助项目观测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相关距平、一阶差分等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并排除了主要干扰因素,显示出两井在肃南5.4级、托莱6.0级和礼县5.1级地震前有明显异常,对两井的映震效能和地震预报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6.
三工河流域绿洲时空变异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根据三工河流域1978, 1987年的航片和1998年TM影像以及气象水文观测资料, 利用GIS, RS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从绿洲土地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和绿洲冷岛效应, 研究了冲洪积扇-冲积平原型绿洲时空变异和稳定性.结果表明: (1) 流域绿洲上部、中部和下部土地覆被变化的幅度大且速度很快, 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2) 1978~1987年期间, 绿洲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 绿洲景观稳定性降低, 而1987年后, 绿洲景观的多样性降低, 绿洲景观稳定性提高; (3) 60年代以来, 三工河绿洲的冷岛效应逐步加强, 从气候角度来说, 绿洲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7.
陈繁荣 《中国科学D辑》2002,32(8):644-652
在核废料地质处置库中, UO2乏燃料将很快被氧化成U6+化合物. 由于大多数U6+化合物都具有层状或链状结构, 并且通常含有多个水分子团, 在某些结晶学位置上可能出现不同元素的类质同象混合或空位, 其中与水分子有关的氢键也可能无序排列, 因而产生类质同象混合熵和结构无序熵. 通过系统搜集铀酸盐、UO22+的氢氧化物、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和硫酸盐的晶体结构分析测定结果, 发现至少31种U6+化合物中有类质同象混合, 根据对其理想混合熵的计算结果, 混合熵对某些U6+化合物的第三定律熵有较大贡献. 此外, 对U6+化合物中H2O的晶体化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认为与间隙水分子有关的氢键的无序定向所产生的结构构形熵也是不能忽视的. 在核废料地质处置库近场地球化学环境中, 结构构形熵的存在可使与某些U6+ 化合物平衡的水溶液中铀的浓度降低几个数量级. 因此, 应用量热法测定U6+ 化合物的热力学参数的同时, 必须精确测定样品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并将量热法测定与溶解度实验研究相结合, 以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68.
水对断层摩擦滑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建国  张流 《地震地质》2002,24(3):387-399
在不同含水条件下研究了光面、含脆性物质夹层和含延性物质夹层 3类断层的摩擦滑动行为 ,认为水对断层滑动稳定性和摩擦滑动的速度依赖性有重要影响。建立了含有岩性、围压 (深度 )和含水量 3因素的断层活动稳定性的模式 ,认为脆性断层更多地表现为速度弱化 ,少量水的存在易于出现黏滑 ,高孔隙压时会表现为稳滑 ;半脆性或半延性的断层在少量水或较低孔隙压的情况下会表现出速度弱化 ,也就可能出现黏滑 ,但孔隙压较高后 ,会表现出速度强化 ,滑动也就会是稳定的 ;延性断层多为速度强化 ,不出现黏滑。提出水的进入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水的存在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这是考虑水或一般流体对岩体或断层活动稳定性影响时需要考虑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9.
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的三阶显式方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本通过对传统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总结,阐明了建立隐式和显式方法的一般思路及数学本质,提出了使用系统位移反向向量三阶导数的隐工和实用显式积分方法-3阶显式方法,分析了该显式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对建立更高阶隐式和显式方法以及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作了初步讨论。最后,通过算例对本方法、献[1]方法和经典的常平均加速度法(隐式方法、视为精确解)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0.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传胜  王开章 《地理学报》2002,57(6):693-700
运用大比例尺水下地形图,在岸线资源总量勘查的基础上,评价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的水深条件、岸线稳定性条件和建港自然条件,分析了本区域岸线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中下游干流岸线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