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收集可代表桂平市气象条件2010年的气象资料,对该气象站的不同观测频率气象参数的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风向频率玫瑰图、污染系数图、大气稳定度,并论述了其对大气环境评价的影响,得出桂平市的大气输送通道。  相似文献   
82.
邢台市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厚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巨飞  张功文 《气象科技》2016,44(1):118-122
基于1981—2010年邢台市逐日4个时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2014年的同期逐日空气污染API值及气象观测数据,运用修正的Pasquill稳定度分类法和混合层厚度计算方法得出邢台市近30年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厚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邢台市大气不稳定类呈1.16%/10a增长,中性类呈-1.40%/10a下降,稳定类变化趋势不明显,月变化以中性类和稳定类为主,日变化受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明显。混合层厚度主要受风速影响,平均厚度460.09m,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在02:00、08:00、14:00和20:00四个时次上混合层厚度都具有春季大于夏季大于冬季大于秋季的分布特点。经验证发现混合层厚度和不同稳定度等级的出现频率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3.
徐静琦  魏皓  张正  顾海涛 《气象学报》1996,54(2):207-215
概述1993年6月下旬-7月上旬在青岛市小麦岛东侧进行的风、温、湿梯度观测。其资料经迭代计算得到了黄海北部、青岛市近海平流雾季节海气间动量、热量和水汽的通量。并对7月1—2日的一个海雾过程进行了微物理分析。  相似文献   
84.
郑州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郑州出现的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及稳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低涡和NW气流形势下存在着低层升温、高层降温机制,使大气层结趋于不稳定,当测站高低空温差或温度平流差达到一定量值,且近地层存在辐合系统时,易出现强对流; SW气流或高压控制时,大气高温高湿,具有较强不稳定能量,若850 hPa或地面出现辐合系统时,易产生强对流;地面湿度连续数天加大或保持在某一值域,其上空温湿24 h变化呈上趋冷下趋暖或上趋干下趋湿并达到一定量值,预示强对流的发生;700~500 hPa湿度明显减小,24 h温度露点差加大4 ℃以上,或近地层θse≥350K,中低层Δθse≥26 K,θse小值位于700 hPa或500 hPa,其厚度≥2000 m,易出现强雷雨大风; 700 hPa以下t-td≤4.3 ℃,或连续4天850 hPa t-td≤7 ℃、700 hPa t-td≤5 ℃、500 hPa t-td≤9 ℃,PW≥12,可预示短时暴雨的出现.  相似文献   
85.
气溶胶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秋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分析近50年来中国中东部地区降水资料发现,秋季降水与其他季节相比有明显减少趋势(每10年下降约54.3 mm),尤其自1980年代以来呈直线下降趋势(每10年降水减少5.6%)。从降水形成三个基本条件(水汽输送条件、稳定度条件、云微物理条件)出发,探究秋季降水减小的原因。结果表明,大气稳定度(对流抑制能(convective inhibition,CIN)以28.67(J/kg)/(10年)的速率增加,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以12.81(J/kg)/(10年)的速率减小以及云微物理性质的变化(云滴有效粒子尺度减小)是导致秋季降水减少的直接原因,而这两个因素的变化与近20多年来气溶胶的大量增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由空气污染造成的气溶胶浓度的增加可以作为导致中国中东部地区秋季降水减少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秋季天气系统较稳定,主要受到大尺度系统影响,动力作用影响大于热力作用,所以减少了复杂中小天气系统和热力作用对降水的影响,故而更加突显出气溶胶对秋季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华北平原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吕胜辉  高艳红  刘伟 《高原气象》2005,24(2):268-274
2002年6月1日在华北平原发生了β尺度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s)。利用气象常规资料的客观分析产品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东北冷涡影响下,华北平原的东北方向出现急流,MβCSs发生在急流右侧的风速切变区中;由于高空正涡度平流、低空负涡度平流的共同作用,高空辐散,低空辐合,使对流层中层的上升运动得以维持;华北平原低空水汽通量辐合.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高层总能量减少,低层总能量增加,使华北平原在垂直方向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积聚。以上分析表明:华北平原具备了对流产生的动力和热力条件。该文揭示了MβCSs产生的原因,并为以后进一步做好MβCSs的预报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87.
统计1965年以来影响韶关的热带气旋发现,韶关出现暴雨不仅与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有关,而且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或冷空气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由此结合实况、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来制作热带气旋暴雨24小时预报。  相似文献   
88.
曹文俊  杨健 《气象科学》1994,14(1):84-89
本文用由实测的温风梯度资料及脉动量资料所得的稳定度,与利用湍流热通量参数化方案的M-O长度(L)间接计算法所得的稳定度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9.
利用石家庄、秦皇岛和张家口2005—2006年4~10月地基GPS反演的可降水量资料和常规天气资料,对可降水量与实际降水的关系进行统计,按降水性质,选取单纯积状云产生的对流降水、单纯层状云产生的稳定性降水及层积混合云产生的暴雨三类样本,对可降水量在三类典型降水过程中的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中存在高值可降水量是降水产生的必要条件;可降水量呈阶段性、波状变化特点,其变化幅度、极值水平和持续时间与天气影响系统、降水性质等密切相关;降水强度和可降水量极大值出现时间不一定吻合,但强降水通常出现在可降水量的高值阶段,可降水量的高值阶段往往对应着较高的降水概率。另外,可降水量在以上三类性质降水中表现出不同特征,可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