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合成、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夏季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简称STMW)异常与我国秋、冬季气温年际变化的联系,发现:1)秋、冬季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对我国的气温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夏季STMW异常通过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进而与我国秋、冬季的气温变化联系在一起。2)夏季ST-MW正(负)异常时,同年秋季我国西北、东北和江淮地区的气温异常偏低(偏高);冬季时,东北、西北地区气温偏高(低)。3)这种联系主要是通过东亚—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的典型分布实现的:夏季STMW异常偏强(弱)时,同年秋季与黑潮附近的冷(暖)海温相对应,西北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出现负(正)的高度距平,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西侧的偏北(南)气流引导(阻碍)东亚大陆中高纬冷空气南下,同时东欧地区的高压(低压)向东南方向伸展,对我国西北地区秋季冷空气的活动起到了增幅(削弱)作用,我国东北、西北和江淮大部分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强,气温普遍偏低(高)。黑潮区附近的冷(暖)海温持续热力作用下,海洋不断得到(失去)热量,积累到冬季,促使黑潮区域的海表面温度(SST)逐渐向正(负)异常转变。冬季的大气环流场也对应发生调整:西北太平洋上空出现显著的高压(低压)异常,反气旋(气旋)西侧的偏南(北)气流减弱(加强)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冷空气强度,气温偏高(低);亚洲中纬度地区受低压(高压)距平控制,我国西北地区的冷空气活动较弱(强),气温偏高。  相似文献   
22.
23.
秋霜冻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影响极大。通过对霜冻的生成规律分析,找出早秋霜冻与晚秋霜冻预报指标,并用此方法报准了1991年、1992年和1993年秋霜冻日期。仅1993年报准秋霜偏晚,烤烟一项望奎县就增加收入100万元。  相似文献   
24.
秋白菜田间试验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例,分析了秋白菜适宜播期、收获期的确定所需要考虑的若干因素,探索了秋白菜适宜播期、收获期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25.
根据秋白菜田间试验所获取的资料,分析了不同病虫害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对秋白菜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开展病虫害预报积累的为数据。  相似文献   
26.
赵秀兰  陈晶 《黑龙江气象》1996,(4):14-17,20
依据田间试验所获取的实际观测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市秋白菜生长期的农业气象条件,找出影响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产量动态模拟模式,进行产量预报。  相似文献   
27.
28.
南天山库车秋里塔格褶皱带三维构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笔者利用库车秋里塔格地区3000km的二维地震反射资料,结合地表构造测量成果,分段叙述秋里塔格褶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性质,说明构造交汇部位断层和褶皱的叠加过渡关系,并通过二维构造剖面的组合,建立秋里塔格褶皱带的三维构造几何模型。研究发现秋里塔格褶皱带为浅部断层传播褶皱与深部断层转折褶皱叠加形成的复合型背斜带,深部台阶状逆断层的叠加作用、叠加断层位移量的转换、断层断坡高度的变化造成地表背斜沿走向发生变化,笔者通过测量断层叠加方式、断层位移量转换、断层断坡高度,说明秋里塔格褶皱带背斜叠加、扭曲、分叉现象的构造机理,并且给出了秋里塔格褶皱带断层的滑移量。  相似文献   
29.
不结球白菜叶片壳聚糖酶的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结球白菜叶片壳聚糖酶对壳聚糖的降解,研究了温度、pH、时间及金属离子等对此壳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5.5,酶促反应速度在6 h内达到最大值;Mn2 和Cu2 对壳聚糖酶促反应分别起到促进和抑制的作用。经薄板层析分析证实,壳聚糖酶降解壳聚糖为低聚物。  相似文献   
30.
章俊  苏立胜 《浙江气象》2000,21(2):21-22,24
随着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和效益的提高,农户往往将春播期盲目提早而受冻,或秋播期尽量推迟而受灾,最终得不偿失。本文根据平阳县历年气象资料和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进行理论的探索,确定春、秋玉米科学的适宜播期,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