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4篇 |
免费 | 57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465篇 |
地球物理 | 8篇 |
地质学 | 40篇 |
海洋学 | 65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31篇 |
自然地理 | 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2007年秋季罕见的连阴雨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秋季连阴雨是山东省有观测记录以来历时最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次历史罕见的连阴雨天气,文章从大气环流背景、物理量特征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阴雨是亚欧大尺度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经向型转变的过程中发生的,是一次长波调整的过程。连阴雨期间乌拉尔山高压脊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北、偏强,长时间稳定维持,同时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带内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亚洲中纬度地区多短波槽活动,引导西西伯利亚冷空气东移南下与孟加拉湾和沿副热带高压外围北上的暖湿气流在黄河下游交绥,造成了山东持久的连阴雨天气。连阴雨期间物理量特征明显,在降水强度大、降水时间集中时段均有深厚的湿层、明显的水汽辐合及垂直上升运动,上升运动可达300~200 hPa。在降水间歇时段,700hPa以下维持下沉运动,相对湿度小于80%,且为一致的水汽辐散。 相似文献
63.
64.
本文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高纬度地区蔬菜复种指数,方法取材简单,用料成本低,增温效果明显,延长作物生育期,管理方便,适于间,混,套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65.
66.
鹤壁市秋季连阴雨气候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季连阴雨使土壤和空气长期潮湿,日照不足,严重影响秋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在麦播期出现连阴雨,则影响小麦播种日期及次年小麦产量。秋季连阴雨是鹤壁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分析其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不仅对防灾抗灾有重要意义,而且也为连阴雨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一次秋季冷锋降水过程气溶胶与云粒子分布的飞机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机载PMS(Particle Measuring Systems)测量系统,对2008年10月4—5日石家庄地区一次冷锋降水云系的3次气溶胶和云粒子探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锋过境降水前后,气溶胶粒子分布差异较大。降水发生前,气溶胶粒子平均数浓度约为103cm-3,平均直径为0.95μm;气溶胶主要集中于3000m高度以下的对流层低层,云内气溶胶数浓度明显减少。降水发生后,气溶胶粒子平均数浓度约为102cm-3,比降水前约小1个量级,平均直径为1.28μm;气溶胶主要集中于1200m以下的近地面层,其数浓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气溶胶粒子浓度在低层云区内水平变化较小,而在无云区和云下近地层水平起伏较大。云粒子平均浓度比气溶胶小1~2个量级。气溶胶粒子平均谱主要呈双峰型,而云粒子谱主要为单峰型。 相似文献
68.
北大西洋秋季“三极子”海温结构对冬季大气环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ST)资料等,从北大西洋秋季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变化入手,对其影响后期冬季大气环流场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北大西洋SST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2)秋季北大西洋SSTA具有较好的持续性,"正负正"海温异常空间分布导致12月巴伦支海上空500hPa位势高度异常偏高;(3)异常环流形势对应的海表面风异常场(SSWA)通过阶段性风-蒸发-SST异常反馈机制(WES机制)利于海温异常分布的持续及对上空异常大气环流的反馈;(4)三极子海温结构中负异常海温自10月份开始有自西向东的移动,风作用下蒸发加大,伴随上升运动自欧洲西部爱尔兰群岛出现自西向东移动的降水正异常区,潜热释放有利于冬季巴伦支海上空的异常高压脊发展。研究表明,北大西洋秋季SSTA通过阶段性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影响海洋温度分布和大气环流异常,对后期冬季中国东北部的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9.
湘江中下游农田土壤和蔬菜的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 total of 219 agricultural soil and 48 vegetabl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Xiangjiang River(the Hengyang-Changsha section)in Hunan Province.The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the agricultural soils and vegetables were depicted.There are higher accumulations of heavy metals such as As,Cd,Cu,Ni,Pb and Zn in agricultural soils,and the contents of Cd(2.44 mg kg^-1 ),Pb(65.00 mg kg^-1 )and Zn(144.13 mg kg^-1 )are 7.97,3.69 and 1.63 times the corresponding background contents in soils of Hunan Province,respectively. 13.2%of As,68.5%of Cd,2.7%of Cu,2.7%of Ni,8.7%of Pb and 15.1%of Zn in soil samples from the investigated sites exceeded the maximum allowable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the China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for Soils(GB15618-1995,Grade Ⅱ).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metals in soils are mainly due to Cd.The contents of As,Cd,Cu,Pb and Zn in vegetable soil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ents in paddy soils.95.8%, 68.8%,10.4%and 95.8%of vegetable samples exceeded the Maximum Levels of Contaminants in Foods(GB2762-2005)for As,Cd,Ni and Pb concentrations,respectively.There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Pb and Zn in vegetable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in the corresponding vegetable soils(p〈0.01).It is very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potential risk of heavy metals for food safety and human health in agricultural soils and vegetables in the 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Xiangjiang River,Hunan Province of China. 相似文献
70.
北极秋季海冰密集度与中国初冬降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地区实测降水及北极海冰卫星数据的分析,研究了北极秋季海冰密集度与中国初冬降雨的关系。合成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之前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水偏少,中部降水偏多,这之后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水增加,中部降水减少。SVD研究结果显示,北极海冰减少使得近三十年来中国南方和北方冬季降雨呈现逐渐增多,中部地区(从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至日本)降雨逐步减少的趋势。随着北极海冰的进一步减少,如遇合适的气候条件,南方冻雨出现的概率会加大。北极秋季海冰异常的回复过程加之冬季海冰异常的延续信号在中国、蒙古及日本北部激发一个阻塞高压,以巴伦支海/卡拉海为中心激发一个异常低压。这使得来自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冷空气南下至欧洲大陆和亚洲北部,在阻塞高压的影响下,冷空气进一步南下,进入东亚地区。这不仅使得亚洲冬季温度降低,也为中国北部降水增加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