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0篇
  免费   1092篇
  国内免费   335篇
测绘学   1495篇
大气科学   707篇
地球物理   355篇
地质学   2507篇
海洋学   1516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741篇
自然地理   427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01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855篇
  2011年   970篇
  2010年   930篇
  2009年   1138篇
  2008年   1006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847篇
  2004年   575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详细介绍了永登5.8级地震引起的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和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同时,就这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重建家园的经济预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估算。可供从事地震社会学的同行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广州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陈文娟  蔡人群 《热带地理》1996,16(2):122-129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郊区化的初步征兆,开展了郊区化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意义。广州是我国少数几个已开始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的大城市之一。本文分析该市郊区化的进程及动力机制,并提出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993.
当前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存在主要产业经济效益低,国有产业亏损大,产业规模小,城镇经济中心作用弱等突出问题.库区开发必需是持久战和持续发展相结合,将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搞好资金、行业、所有制之间的优化组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准备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才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域分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从专业化部门的数量和发展水平以及专业化部门地区分布和组合两方面揭示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域分工的基本特点。指出新形势下虽然不少县市存在专业化部门多而不精,工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但珠江三角洲地域分工格局已开始形成。文章还讨论了形成工业地域分工特点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地域分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5.
简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种新途径。以农业产业化在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和重要作用为依据,提出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今后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96.
区域地质图件(区调图件)的出版,是一项多环节、跨专业、繁冗复杂的工作。进而,随着区域地质图件在目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国家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对区域地质图件的要求逐步提高,出版区域地质图件难度大、耗资多、周期长的问题必将愈来愈明显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1991年气候概况,评价了本年气候对农业、工业等国民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张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2,11(3):35-37,61
本文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江苏经济布局的“π”型态势与盐城经济发展战略,旨在促进江苏经济总量的增长、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盐城经济的振兴。作者运用发展极理论,建议在南通与连云港之间创建盐城发展极,从而增强沿海经济的实力。根据盐城的区域资源分布和现实经济基础,盐城必须采取加强基础设施,推进外向开拓,形成“开”型框架,加快市区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