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胡亮  杨松  李耀东 《大气科学》2010,34(2):387-398
利用10年的TRMM卫星降水雷达观测资料, 首次对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平原及海洋地区降水厚度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厚度的水平分布及其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1) 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厚度都要比下游平原地区更为浅薄, 东部海洋地区对流降水厚度比平原地区小, 而层云降水厚度与平原地区相当。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平原地区对流降水厚度的日变化特征非常明显, 海洋地区对流降水厚度日夜差异则不大。层云降水厚度在各地区的日变化特征都不明显。青藏高原、下游平原及海洋地区对流和层云降水厚度的季节变化都非常明显, 从冬至夏, 对流和层云降水逐渐变得深厚, 而从夏入冬, 对流和层云降水则逐渐变得浅薄。(2)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对流和层云平均降水厚度的分布形式和降水量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降水量大的地区其降水厚度一般较为深厚, 降水少的地区则降水厚度比较浅薄。对流和层云降水厚度存在明显差异, 对流降水一般要比层云降水深厚。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降水厚度水平分布的日夜差距不大, 但季节变化非常明显, 且与气候系统的季节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2.
浙江遂昌柘岱口地区酸性碎斑熔岩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进一步阐明浙江遂昌柘岱口地区碎斑熔岩地质特征及成因.宏观上划分了碎斑熔岩相带,查明了碎斑熔岩时空分布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微观上通过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及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等方法研究该碎斑熔岩.研究区碎斑熔岩受控于柘岱口-湖山NE向大型火山构造洼地复活型破火山,具有侵出-溢流特点,为复合穹丘状地质体.岩浆演化在时空上具有连续性,具有分异岩浆“溢流侵出-侵入”过程.岩石具有典型的连续不等粒碎斑结构和珠边结构,富碱,K2O+Na2O为8.54%~9.25%,A/CNK为0.88~1.04,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富集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和Rb、Sr、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成岩温度为803℃~884℃,具有高温浅成特点.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23 Ma,为早白垩世中期九里坪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壳幔混合Ⅰ型碎斑熔岩,属于活动大陆边缘靠板内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3.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 ,白垩纪粮船湾组流纹质碎斑熔岩普遍发育完整的柱状节理 ,构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火山岩石柱群.文章在详细野外观察与测量的基础上 ,分析了粮船湾组石柱群原生柱状节理构造特征 ,初步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 ,该区火山岩石柱截面形态以六边形为主 ,少量五边形及不规则状 ,直径以1~3m为主 ;完整的单个石柱高一般20~30m ;石柱整体向NW和SW陡倾.但是 ,粮船湾组火山岩非全部发育柱状节理 ,按石柱发育程度可分为极发育、一般发育(被破坏)和不发育三种类型.通过统计大量原生柱面的产状 ,发现各个方向的柱面均有发育 ,其无序性符合冷凝收缩的成因模式 ,认为后期次生节理构造及海蚀作用对原生柱状节理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4.
为验证H/F判别法对于连续级配碎砾石渗透变形类型判别的适宜性,采用试验验证的方法,对收集的28个工程、92个试样的渗透变形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级配碎砾石的渗透变形类型采用H/F判别法判别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率达87.0。由此可见,H/F判别法可较好的适用于连续级配碎砾石。  相似文献   
175.
在莫斯科国立地质勘探大学实验室对热力剥离碎岩方法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抗拉强度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大,因此钻进速度明显提高.岩石破碎的形式与温度有关,当温度为500~600 K时破碎是在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晶粒)内部进行的;当温度超过600 K时,破碎是在矿物颗粒间进行的.技术比较先进并有发展前景的加热升温方法是火焰喷射法、电子束法、等离子法和激光法.影响热力钻进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合适的加热升温装置和碎岩工具,建议对此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6.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孕镶金刚石钻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钻头切削齿结构对钻进性能的影响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Image-Pro Plus的应力面积分布对比方式。结果表明:同心环齿型钻头在钻进初期沿旋转方向切削齿前缘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花齿型钻头未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2种齿型钻头在钻进后期均会不同程度出现内外径边缘靠近水口部位应力集中现象,易导致钻头内外径部位变相磨损;花齿型钻头的钻进效率要优于同心环型钻头,但是钻进寿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7.
在内蒙古毛登地区发现碎斑熔岩发育,其具有熔岩和熔结凝灰岩的双重结构。毛登碎斑熔岩岩体呈近圆形穹状,可划分出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不同相带岩石特征明显。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9.20Ma±0.73Ma,属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富硅、碱,轻稀土元素富集,Eu强烈亏损,富集Rb、Th,亏损Ba、K,与同期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同,研究表明其形成于造山后板内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8.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其赋矿围岩主要为流纹英安岩、碎斑熔岩和部分前寒武纪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斑岩。碎斑熔岩的边缘亚相中发育直径10~20 cm的球形电气石囊包,其主要的矿物组合为电气石、石英以及少量长石、萤石,伴生少量晶质铀矿,另可见电气石交代早期的长石。利用显微镜、电子探针、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质谱仪等分析仪器,对相山如意亭地区碎斑熔岩中电气石囊包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工作。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碎斑熔岩中电气石为典型的黑电气石,以富含Na、Fe等元素为特征,电气石中挥发性组分较高;其中,B2O3质量分数为9.38%~10.04%,F质量分数为0.10%~1.77%。成矿流体中高质量分数的B、F等挥发性组分及岩浆早期阶段的较高氧逸度环境使得U元素更易形成络合物,更利于U的迁移与富集。利用LA-MC-ICP-MS硼同位素微区原位分析法对碎斑熔岩中电气石的硼同位素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电气石中的δ11 B质量分数为(-13.15±0.72)‰~(-12.28±0.63)‰,均值为(-12.72±0.94)‰,指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主要来源于相山底部地壳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79.
林国辉 《福建地质》2003,22(4):171-180
福安地区碎斑熔岩的形成受北东向火山基底断裂控制,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由中心到边缘可划分出酸性粒状碎斑熔岩、中酸性粒状碎斑熔岩、中酸性霏细状碎斑熔岩、酸性霏细状碎斑熔岩、酸性隐晶状碎斑熔岩等岩石类型,是晚侏罗世火山活动衰亡时期岩浆以侵出一溢流形式活动的产物。碎斑熔岩与同期潜火山岩、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熔离型)是同源岩浆分异及演化的结果,在空间上构成三相一体的共生组合地质体。  相似文献   
180.
The Chinese east coastal areas and marginal seas are foggy regions.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forecasting methodsrests upon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the fog phenomena.This study provides new observ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sea fogsover the northwestern Yellow Sea by means of L-band radar soundings with a high vertical resolution of 30 m.The monthly tem-perature lapse rate,the Richardson Numbers,and the humidity show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lower level of the planetaryboundary layer (PBL)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onset,peak and end of the Yellow Sea fog season.The typical pattern of stratification forthe sea fog season in the northwestern Yellow Sea is that a stable layer of about 400 m thick caps a 150 m conditionally unstable layer.Beside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ogs and stratus clouds in terms of humidity,turbulence and temperature are analyzed,which is ofsignificance for sea fog forecast and detection by satellites.The thickness of the sea fogs vari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fog season,and is associ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inversion.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ves that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btained by the radarwell represent the situations over the Yellow S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