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513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通过对1985 ̄1994年6 ̄8月气象资料的普查,对汛期影响驻马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西南涡和低槽进行分析,确定了关键区、起报区,消空因子,预报因子,经过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建立了各时段的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52.
1前言日本气象协会从1995年春启用了以关东地区为监视范围的雷检测系统,并开始了雷的实况监测及雷的信息服务。引进的雷检测系统是法国Dimensions公司生产的SAFIR(SystemdeSurveilanceetd'AlerteFoudreparI...  相似文献   
53.
广西9607号热带气旋槽强降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兴国 《广西气象》1996,17(4):17-19
对9607号热带气旋槽强降雨的特征分析表明,发育完整的热带气旋槽及该热带气旋减弱后的高空低涡西移入桂,是形成这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基础;而与热带气旋槽伴生的桂西低压和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是形成这次强降水增幅和异常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利用1984-1993年驻马店局6-8月雷达回波资料和我区降水资料,分别对短时一般降水、短时暴雨以及冰雹进行普查、统计和分析,发现7月份一般降水、短时暴雨、冰雹出现机率最大,最多降水源地随月份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冰雹颁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  相似文献   
55.
一次锋面暴雨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孟松  卢伟萍 《广西气象》2004,25(B12):13-1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03年6月26~28日广西全区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指出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西伸与弱冷空气在广西维持对峙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物理量和云图分析表明,暴雨发生前广西上空有深厚的不稳定层结存在,造成本次的强降水是对流层中低层暖湿空气被地面弱冷空气抬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梁岱云  周惠文 《广西气象》2004,25(B12):51-52
对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结合做广西南宁市小区域的短时降水预报方法从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一是从天气系统来向的角度进行分类,设立影响南宁市的关键区;二是对汛期南宁市大雨的三种主要类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配置模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7.
利用鹤壁1986~1999年夏秋季强降水资料,寻找出鹤壁市夏秋季强降水消空指标和预报指标.利用48 h、24 h夏秋季强降水预报指标和人工神经元B-P网络降水量预报结果,定量做出鹤壁市夏秋季强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58.
对黑龙江省2005年7月20日的一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和新一代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此次过程中回波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演变规律,总结出对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的一些有指示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59.
积云并合在强对流系统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付丹红  郭学良 《大气科学》2007,31(4):635-644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模拟研究了积云并合过程在北京2001年8月23日一次产生强降水和冰雹对流天气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积云并合在此次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形成中有非常重要作用。整个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单体并合、积云团并合和强中心并合的多尺度并合过程。首先,相邻孤立对流单体之间通过在中层形成云桥并合成为积云团,接着相邻积云团之间也通过中层云桥并合形成具有多个强中心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最后,中尺度对流系统内强中心实现并合。而强中心并合过程伴随着强降水、大风等剧烈天气的产生。积云下沉气流对于积云并合有着重要作用,由强辐散出流形成的上升气流及与环境风相互作用有利于并合的形成和发展。并合过程导致云内上升-下沉气流增强,对流运动发展加强,有利于水汽转化,形成大量过冷云水和冰相粒子。大量冰晶和霰的形成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60.
使用2005年8月14~23日各层(850、700、500 hPa等)天气图资料,以及有关物理量场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珊瑚"台风、东南急流、南支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等系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贝加尔湖低槽持续分裂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对峙是该过程能够维持的基本条件;短带状强回波与新生的强对流窄回波带相叠加并维持较长时间,中-β尺度云团在本地发展为中-α尺度云团且受地形作用维持近5 h,使得灾情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