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4篇 |
免费 | 450篇 |
国内免费 | 3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9篇 |
大气科学 | 432篇 |
地球物理 | 793篇 |
地质学 | 970篇 |
海洋学 | 121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193篇 |
自然地理 | 2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66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139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94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8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2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51.
952.
电磁和电离层监测的短期地震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科学界确定和公认这样一个事实:在大地震(火山喷发)之前的几天或几小时,在强震和火山活动区的地壳和对流层中存在电磁耦合过程,在电离层内存在异常变化。解释这一现象的一批物理模型出现了。其中最可能的模型基于大气边界层地壳发射物(氡、惰性气体和金属气溶胶)的化学反应。这些发射物改变了边界层的电导率,从而改变了活动区域内的大气电场值。根据实验测量,在大地震前几天或几小时,地表的地震感应的垂直电场强度可达到1至几个kV/m,而在无干扰情况下该值为100v/m。异常电场渗透到电离层引起了不同种类的变化(离子成分、电子密度、标高、电子温度等的变化),这些变化用实验方法可以从地面及人造卫星上测量到。这样的变化被称作地震的电离层前兆。电离层前兆的优点在于电离层把活动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只是事件在地面上发生的一个点进行测量。这就避免了导致地面测量的物理和地球化学前兆中出现错误的前兆镶嵌式特征。第二个优点是与其他前兆比较电离层前兆的出现有稳定的时间尺度,这使它在短临地震预报中更具实用价值。因为对所有IASPEI需求的响应,我们现有的知识水平使得电离层前兆的短期地震预报成为可能。逼近震中的位置可以从电离层前兆沿磁力线到地面的投影估计出来。要预报的地震震级可以由电离层中被改变区域的大小估计出来。发震时间可以从电离层前兆出现的时间估计出来。考虑到提议的短临预报系统是第一次创建,地震参数测定的精确度将在系统测试阶段加以确定。作为第一步,这些参数可在理论上估计出来。项目任务阐明如下:(1)在墨西哥Guerrem州创建连续的电磁和电离层监测系统包括基于地面的电离层测高仪,IGEF UNAM和INEGI的GPS接收仪网络,电场探测器网络,监测P.H脉冲的高频(HF)接收仪,甚低频(VLF)接收仪,高频(HF)多普勒装置,氧元素的557.7nm和630nm谱线的光学测量法,磁力仪网络。(2)测试系统的质量,用实验的方法确定虚报和错报的概率及地震参数测定的精确度。(3)如果结果没有问题,就在墨西哥Guerrero州和墨西哥的所有地震活动区应用该系统。(4)把该体系推荐给其他遭受地震灾害的国家,使其在他们的地域内应用。部分已创建的体系和所使用的技术受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953.
云南地区强震前地震活动的短临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川滇地区具有完整仪测的地震目录 ,重点对云南地区及可能发生大震的地震带(区),计算地震学相对独立、且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 b值、频度、应变能、断层面总面积、C值、D值与Mf 值等;提出了统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方法,以2倍方差异常标准线定为异常判定线来揭示云南地区强震孕育的短临特征.结果发现,云南地区6.7级地震前和各个地震带(区)中强震、强震前1~3个月内,出现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项目月变化率R值的异常增强-降低或异常增强、降低独立出现的现象;并通过历史强震震例检验和从区域、构造的特性对R值结果作了初步探讨,为云南地区强震的短临预测预报提供一种地震学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954.
利用过去近40年平定高速公路沿线(下称平定沿线)6个测站的地面气温和雨量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平定沿线气象条件对公路边坡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平定沿线区域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土壤冻结厚度变浅。但公路东、西段的小区域气候仍存在一定差异。可将公路沿线6个测站划分为东段半湿润区(泾川至平凉段)和西段半干旱区(定西至会宁段)。半干旱区的定西路段降雨量少、强度大;气温低,气温变率大,年气温倾向率(增温)较大;土壤冻结早,解冻晚,厚度深,表层冻融过程发生频繁。半湿润区的平凉路段,降雨量大,大雨及暴雨发生频次多,降水强度大;气温高,年增温率较高;土壤冻结晚,解冻早,冻结厚度薄。 相似文献
955.
956.
运用渭河流域24个气象站点日降雨数据对2001~2012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3B42数据在不同子流域、不同降雨强度以及不同时间尺度的精度进行了对比验证,并对比分析了基于TRMM和站点数据的渭河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在不同子流域的日TRMM数据比站点观测数据对低值降雨更为敏感,而在极大值降雨数据观测上两者差距较大,月尺度TRMM站点观测数据确定性系数在0.89到0.96之间;两种数据在流域降雨的时空分布上表现一致性,在年内6月中旬~10月初为湿润多雨期,其余月份降雨较少,空间分布呈东南部大,西北部小的格局。 相似文献
957.
丁家坡滑坡位于云阳县黄石镇中湾村,对拟建的云阳—开州(云开)高速公路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为了查明丁家坡滑坡特征,开展了野外工程地质测绘、钻探与试验测试,采用Geo-studio完全耦合计算模式分析了不同降雨工况下滑坡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考察了基质吸力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作用,并计算了不同降雨历时、降雨强度下滑坡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1)丁家坡滑坡的斜坡地形、松散的岩性、潜在的临空面等因素决定了滑坡的形成与发育,坡体渗透性较好,降雨作用激励滑坡的变形,目前该滑坡处于蠕滑阶段;(2)降雨入渗后,坡体孔隙水压力增加,基质吸力减小,有效应力和抗剪强度降低,在土-岩界面形成剪应力集中,产生应变和位移,滑坡变形破坏;(3)高强度短历时的降雨使坡体浅层迅速饱和,易形成浅层滑,低强度长历时的降雨使坡体浸润较深,易造成深部滑动,其潜在滑动面主要为土-岩界面;(4)在非饱和状态下土体基质吸力对滑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5)目前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旦发生降雨,滑坡稳定性将降低,降雨历时越久、降雨强度越大,滑坡越易失稳。相对于滑坡Ⅱ区,滑坡Ⅰ区对云开高速公路安全的影响更大,应该重点对滑坡Ⅰ... 相似文献
958.
为正确量化农用地定级中区位因素作用分值,提高定级结果精度,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法、实例验证法,基于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理论,运用ArcView软件,应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区位因素到定级单元的水平距离,同时考虑定级区域地形起伏对水平距离的影响,采用高差修正方法对水平距离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求得的区位因素到定级单元的距离更符合实际距离,从而正确量化了区位因素作用分值,提高了定级结果精度。研究结果可为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农用地质量,促进其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9.
960.
本文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对降雨对海面粗糙度以及风浪和涌浪成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用波面位移数据计算了海浪谱,初步讨论了降雨对波浪成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风速时,降雨对波浪成长起抑制作用;而在高风速时,降雨对波浪成长起促进作用。其物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