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4篇
  免费   2801篇
  国内免费   3011篇
测绘学   1029篇
大气科学   1497篇
地球物理   4635篇
地质学   6293篇
海洋学   2148篇
天文学   310篇
综合类   950篇
自然地理   1774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37篇
  2022年   654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556篇
  2019年   657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502篇
  2014年   816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746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771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643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672篇
  2001年   628篇
  2000年   479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56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301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TRODUCTIONThe method of probabilistic seismic risk analysis was proposed by Cornell in1968(Cornell,1968).After more than30years development,it has become the main method for seismic riskassessment of engineering sites and seismic zonation,and has been u…  相似文献   
992.
青藏高原东部壳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球动力学问题中,笔者在文中主要考虑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有关的问题,它涉及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和壳-幔的耦合-解耦模型。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支持存在下地壳流动的模型。青藏高原东部和川滇西部地区的上地幔各向异性(SKS波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延迟时间)的初步结果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壳-幔变形特征是不同的,尽管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同一个板块碰撞带。在青藏高原内部的壳幔变形属于垂直连贯变形,它以缩短为主,而高原外部的地壳(或岩石圈)则相对于其下方地幔运动。在高原内部和外部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地幔变形过渡带。然而,高原内部的垂直连贯变形与高原内部存在大范围下地壳流动的模型不一致。笔者在该地区开展了近两年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试图从地震记录中确定过渡带的位置和探讨它的流变性质。文中扼要回顾已经取得的结果,并介绍正在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3.
在研究国内外不同厂家的10种金刚石多晶产品的成分、相组成、显微结构的基础上对目前实用的钻进用金刚石多晶体进行了分类。目前钻进用金刚石多晶体产品主要有D-Co(D表示金刚石),D-Si和D-Si-Ti三个系列。根据结构可分为金属陶瓷型(再结晶型)和陶瓷型两类。D-Co为金属陶瓷型,D-Si和D—Si-Ti为陶瓷型。金属陶瓷型多晶体的粘结相是金属或合金,金刚石颗粒之间通过聚集再结晶连成连续的网状骨架,粘结相分布于颗粒之间的空隙处(再结晶型则有较多的孔隙),陶瓷型多晶体的粘结相为碳化物,金刚石颗粒靠粘结相粘结在一起,粘结相连续分布。多晶体中普遍存在石墨相。  相似文献   
994.
在冻融循环环境下,路基结构内水分迁移是导致道路冻胀、融沉变形的主要原因。为了探究冻融循环条件下路基结构的水热汽迁移规律,模拟了实际工程的路基结构,基于半透膜材料开展了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水、汽分离的水分迁移试验,通过监测试样的水热变化、荧光素上升图像、补水量和集水量变化曲线,得到了水分迁移规律,进而分析了土的孔隙结构、升降温速率和温度梯度等因素对水汽迁移和液态水流出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水势作用下,马氏瓶的水分首先以水-汽混合的形式在土柱中向上迁移,达到一定高度后,转变为以水汽的形式向上迁移。非饱和土柱的水汽会透过半透膜向碎石层和控温板底迁移,在整个冻融循环过程中,水汽向碎石层和控温板底的迁移量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表明水汽迁移在水分聚集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碎石层和控温板底液态水的流出主要集中在每个冻融周期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降温阶段,以冷凝水为主;第二阶段为融化阶段,以融化水为主,融化水占一个冻融周期液态水流出量的70%以上。粉质黏土孔隙较小导致水汽迁移主要受体积含气率的影响,随着粉质黏土土柱含水率的增加,水汽迁移量呈减小趋势。而砂土的孔隙较大,水汽迁移主要受水汽扩散增强因子的...  相似文献   
995.
实际工程活动与低应力下土石料工程性质密切相关。总结了与低应力条件相关的工程活动,在总结分析以往地震中堤防和坝体滑坡案例的基础上,指出滑坡深度通常小于7 m,其上覆有效应力大多小于100 kPa。在对106组地震液化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地基液化大多发生在上覆有效应力低于100 kPa的低应力条件下。在目前的研究中,通常只关注中、高应力条件下土石料的工程性质。在应用中低应力区的土石料计算参数取值通常与中、高应力条件下获得的强度和变形参数一致,而高、低应力条件下土石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是不同的,这种计算参数取值方法的适用性存在疑虑。因此,研究低应力条件下土石料的工程性质,探讨数值计算中低应力条件下土石料计算参数的取值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96.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BS-4是从油田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能高效降解有机物萘的菌株。当萘的初始浓度为100mg时,该菌株在pH为8.0,温度为40℃下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作用69h能降解50%以上的萘。通过HBS-4菌株降解萘的动力学研究,在Williams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HBS-4作用萘的四组分动力学模型,并用此模型解释菌株HBS-4在降解萘的过程中,葡萄糖含量、菌液浓度、pH、Eh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岩土力学》2017,(10):3062-3066
针对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获取的实测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函数的钻孔图像结构面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井壁结构面在钻孔图像中呈正弦曲线状的特征,采用正弦函数作为特征函数来匹配识别结构面。通过改变特征函数参数来统计分析结构面及附近像素点灰度梯度的匹配情况,然后筛选出一条匹配最优的正弦曲线作为该结构面的特征曲线,从而实现了钻孔图像结构面的识别。该方法省略了传统方法中人工选取结构面特征点和特征点曲线拟合的过程,其方法稳定可靠、准确率高,为钻孔图像结构面的自动识别与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实际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8.
8月24日-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组织对《三维地质填图试点总体工作方案》、《三维地质填图技术要求》及《方案》确定的10个试点项目进行专家论证,标志着该项工作启动。专家认为,分小比例尺、中小比例尺、中大比例尺开展三维地质填图,有望揭示我国大陆岩石圈结构,获取重要油气盆地与重要成矿带及重要经济区的深部地质信息,解决一批能源资源和环境重大地质问题,促进找矿战略突破。试点项目目标明确,设置合理,技术路线可行,工作方法先进,工作部署与进度安排合理。  相似文献   
999.
以国内外两种典型机载激光测深系统CZMIL和LADM-II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两种系统的扫描机械结构,并针对椭圆扫描构建了激光点云轨迹模型,采用模拟计算、图形仿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比了两种系统的点云分布及覆盖情况。实验结果能为工程应用中测线布设和改善我国机载激光测深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ERDAS IMAGINE V9.0已经发布上市了,其中除了自身功能与传感器模型增强之外,还有许多亮点:诸如提出企业级地理影像处理的理念(除了作ArcSDE的客户端,还可以作Oracle 10 G的客户端),将图像处理与空间数据管理融合成一体,构成完整的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工作流;在纠正配准方面有新的扩展模块(AutoSync);在镶嵌方面推出了新的增强模块(MosmPro);在影像等空间信息共享方面提供了在Internet上三维浏览查询检索分析飞行等众多功能的Virtual Explomr模块,为创建自己的数字地球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为此,作为3S集成一体化系统的领头羊,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与支撑作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有关的最新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