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05篇 |
免费 | 550篇 |
国内免费 | 9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61篇 |
大气科学 | 2016篇 |
地球物理 | 266篇 |
地质学 | 556篇 |
海洋学 | 222篇 |
天文学 | 55篇 |
综合类 | 245篇 |
自然地理 | 1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275篇 |
2022年 | 261篇 |
2021年 | 389篇 |
2020年 | 209篇 |
2019年 | 330篇 |
2018年 | 230篇 |
2017年 | 281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264篇 |
2014年 | 325篇 |
2013年 | 225篇 |
2012年 | 231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65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139篇 |
2004年 | 116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107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44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1年 | 1篇 |
1926年 | 1篇 |
192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人工影响天气的学科基础是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与云降水物理学,需要将天气-动力-云降水物理耦合为一体。考虑到目前将天气动力学性质的基础数值模式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中的问题,从数值模式动力方程、模式分辨率、云物理过程、数值求解方案、初边值条件等方面系统地探索了发展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中一些需要重点解决、且不可忽视的特色问题,并举例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期望提出的问题有助于构思更适合于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使数值模式功能真正向满足人工影响天气的要求靠近一步。 相似文献
92.
94.
对利用FY2和GMS静止气象卫星建立的东亚地区气候数据集(EAGSCDR FY2 and GMS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Climate Data Record over East Asia)进行了检验和评估,使用的检验源数据包括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与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D2月平均云量数据集.对由上述3种不同观测手段得到的多年平均总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3种资料的总云量分布形势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在40°N以北地区,ISCCP和EAGSCDR得到的总云量在量值上高于地面观测值.用地面观测资料检验华南及长江流域EAGSCDR的云检测产品的结果表明,总的准确率为82.10%,总漏判率6.85%,总误判率为11.05%,秋冬季节准确率偏低.EAGSCDR与ISCCP云量都是由卫星资料处理得到的,二者差异主要来自算法的不同,检验结果表明,EAGSCDR中的云量产品精度优于ISCCP云量,并且其时间分辨率可达到1 h,空间分辨率达到5 km,由此可见,EAGSCDR的云产品比ISCCP云产品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5.
基于概念分析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挖掘的过程与空间概念形成和分析的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以空间数据中抽取出各层次、各粒度的概念为主线,以概念形成和分析的形式化理论--概念格和云模型为理论基础,总结了基于概念分析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包括概念格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及应用、概念格的概念聚类挖掘方法及应用、云模型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及应用、云模型的空间聚类/分类挖掘方法及应用等.概念格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概念描述和概念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云模型提供了一种综合处理模糊性、随机性以及二者之间关联性的不确定性理论和方法,利用概念格、云模型等形式化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描述空间数据挖掘过程中空间概念的形成、空间概念的结构关系、空间概念之间以及空间概念层次之间的不确定性是概念分析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6.
97.
98.
中国西北地区云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ISCCP D2云的月平均资料,针对西北地区15种不同类型云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低云量之和以及高云量在3个气候子区的多年变化趋势,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水层云、冰层云、水雨层云、冰雨层云和深对流云的光学厚度和云水路径值最大;水层云主要出现在天山山区、北疆地区和陕西南部,冰层云主要出现在北疆地区,水雨层云、冰雨层云和深对流云以及水高层云、冰高层云、卷层云的云量高值区在天山—昆仑山—祁连山一带以及陕南和/或陇南地区,因此上述地区也是有利于人工增水作业的地区。近20年中,高云量在3个气候区都呈明显下降趋势,中、低云量之和则呈上升趋势。西北地区云与地气系统之间可能存在这样一个过程:地面气温的升高,促使地面蒸发加剧,从而导致中、低云量增多而使降水增多,同时高云云量减少。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