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7篇 |
免费 | 931篇 |
国内免费 | 19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6篇 |
大气科学 | 4712篇 |
地球物理 | 409篇 |
地质学 | 319篇 |
海洋学 | 913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102篇 |
自然地理 | 2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79篇 |
2022年 | 198篇 |
2021年 | 226篇 |
2020年 | 178篇 |
2019年 | 215篇 |
2018年 | 159篇 |
2017年 | 154篇 |
2016年 | 173篇 |
2015年 | 182篇 |
2014年 | 256篇 |
2013年 | 282篇 |
2012年 | 236篇 |
2011年 | 249篇 |
2010年 | 266篇 |
2009年 | 264篇 |
2008年 | 247篇 |
2007年 | 270篇 |
2006年 | 235篇 |
2005年 | 263篇 |
2004年 | 277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61篇 |
2001年 | 285篇 |
2000年 | 211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148篇 |
1997年 | 158篇 |
1996年 | 134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08篇 |
1992年 | 98篇 |
1991年 | 105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6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2年 | 2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1.
92.
93.
94.
95.
利用本征模态函数的正交分解方法对日长(LOD,length of day)数据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了日长变化的101个正交本征模态函数.通过对其中几个主要模态函数进行分析,发现日月地的相对位置与其中几个模态函数极值发生的时间极其吻合,并据此推断出日长变化的主要激发源.同时还发现日长变化存在准周期约为206 d的波动. 相似文献
96.
对吉林省2005年春季(4月19--22日)罕见的降水天气过程在大尺度环流形势、物理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其逐时自动站风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逐时自动站风场分析的中尺度切变对强降水落区、降水强度和强降水发生的时间都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中尺度切变的形成也与地形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97.
本文着重阐述产生秋季连阴雨天气北高南低形势的环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并对这种秋季连阴雨天气中的中期预报思路的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8.
利用2006~2015年成都地区国家站及区域站20时~20时24小时地面实况降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成都市区域性暴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一时期成都地区共有43例区域性暴雨发生,次数最多的是在2013年,发生季节以7月为最多(占总次数的49%)。根据区域性暴雨影响系统的不同,将其简单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低涡型、高空槽和切变线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3种类型暴雨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均有不同,暴雨次数所占比例分别为40%、46%、14%,持续时间大多为1天。同时选取3个历史个例分析了不同类型区域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特征。 相似文献
99.
辐射和积云对流过程对大气辐射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SAMIL-R42L26),研究了澳大利亚气象局研究中心(BMRC)新辐射方案和新Zhang-McFaflane积云对流方案对大气辐射通量模拟的影响.新辐射方案相比原辐射方案在辐射计算光谱分辨率、气体吸收和计算效率等方面作了很多改进,其对大气辐射通量的模拟能力相应提高.在晴空条件下,大气顶出射长波、大气吸收短波和地表入射短波等与观测的偏差较原辐射方案明显减小,尤其是在对流活跃区域.在云天条件下大气辐射通量与观测的偏差也较原辐射方案减小,但其偏差依然较大,这与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能力不足引起的辐射通量偏差有关.为此,换用了新Zhang-McFarlane积云对流方案,其结果表明,对流活跃区水汽含量显著增加,原对流方案中偏强的"双赤道辐合带"现象明显减弱,赤道辐合带地区的大气辐射通量偏差有明显减小,在海洋地区晴空大气顶出射长波和地表入射短波的量值及空间分布均接近观测结果,同时大气顶全球平均能量收支的年变化和观测结果趋于一致,其中模拟的伞球年平均大气顶能量收支和观测的偏差不到0.6 W/m2.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在未来研究中引入气溶胶分布、调整相关的云物理和陆面过程等物理参数化方案是进一步提高SAMIL-R42L26辐射通最模拟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采用一个开边界海盆尺度环流模式研究人为CO2在北太平洋的吸收和分布,并与闭边界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是两个重要的人为CO2汇.使用较大的等密度面扩散系数使得西北太平洋人为CO2通量增大,而赤道海区通量减小(RUN2).与闭边界模式相比,开边界模式中该两个区域的人为CO2通量都增加了.1800~1997年间,北太平洋共吸收人为CO2 23.75GtC(1Gt=1×1015 g, RUN1).副极地海区是人为CO2的一个重要输出区,能输出人为CO2吸收量的38%~54%,而20°N~30°N海区是人为CO2的一个重要贮存区,占整个北太平洋的24%.开边界对于10°N以南太平洋吸收和贮存人为CO2有很大影响.与基于观测资料的估计相比,虽然模式低估了西北太平洋的人为CO2的穿透,高估了东北太平洋的人为CO2的穿透,但总的说来,模式比较好地估计了人为CO2在北太平洋的贮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