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49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59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使用1999~2002年中尺度系统资料和Micaps天气形势资料等,分析近几年佛山强降水(时雨量≥15mm)的出现规律、回波特征、强降水出现前空间风场的演变,地形分布和强降水关系等,初步探讨了本地短时强降水出现前的征兆。  相似文献   
42.
李文媛  杜尧东  陈美玲 《广东气象》2017,(4):F0002-F0002
2017年5—6月,广东省气温略偏高,降水、日照接近常年,有6次强降水过程、2次高温过程和初台"苗柏"对经济、社会、民生有较大影响。但端午假期的天气晴好,带旺了广东周边旅游。  相似文献   
43.
孟加拉湾风暴引发云南初夏强降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JTWC、NCEP/NCAR再分析资料、TRMM变分同化资料,对2000-2010年初夏孟加拉湾风暴过程中,有、无冷空气配合时对云南强降水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初夏影响云南强降水的孟加拉湾风暴,均在孟加拉国东南部、缅甸中北部沿海一带登陆,其中约78%强降水都是在风暴登陆以后产生的。除东部边缘外,云南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孟加拉湾风暴影响,当有冷空气作用时,云南大到暴雨的范围更广、强度更强,环流的演变与风暴强降水区密切相关。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明,当无冷空气配合时,强降水当天南风明显增强,且最大风速中心随高度向北倾斜,垂直风切变小,湿层深厚,风暴暖湿气流带来的对流不稳定是滇西产生强降水的重要原因,此外地形强迫抬升也起着重要作用。当有冷空气配合时,强降水开始时刻,沿着云南地形有一向北倾斜的θse密集带,倾斜等熵面南侧有暖湿风暴云团向北倾斜上滑,而北端对流层中低层为干冷气流,它们在倾斜的等熵面上交汇,偏向暖湿气流区存在向北倾斜的上升运动区,强降水过程中,北端锲入气流更为干冷,与开始时刻相比,上升运动更为陡立;湿位涡方面,滇南北侧高层有高值湿正压项MPV1沿着倾斜的等熵面向降水区下传,下滑冷空气的强迫加强了南侧暖湿气流的上滑,同时,强降水以北的高层有MPV2负值中心沿θse等值线密集带从对流层高层倾斜侵入对流层低层,冷暖空气在对流层中低层相遇,产生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导致滇中以南地区出现强降水。  相似文献   
44.
近2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空间上,变暖的区域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较为明显。在时间上,以冬季变暖最为突出。据有关资料分析: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7a冬季偏暖。2001年冬(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是全国近40年的第二位暖冬,是黑龙江省近70年首位暖冬。五常市2001年冬季平均气温为-9.8℃,相当于吉林省四平一带的常年气温。在空间分布上温度带北移300~400km。暖冬对人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是暖冬对五常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供参考。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在农业生产上暖冬…  相似文献   
45.
通过个例分析,认为对于高影响低概率事件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应明确环流形势,特别要注意天气图上微小变化及观测数据的突变,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充沛的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抬升机制.然后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确定未来天气演变趋势;提出制作临近预报的思维过程.归纳总结出影响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要素变化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认为当地强降水天气过程和飚线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最后根据天气系统和气象要素的演变及雷达回波特征,找出其各类指标,从而成为制作强降水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工具.  相似文献   
46.
本文基于低频图方法对贵州省2011—2015年59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对应的500hPa低频流场进行EOF统计分析,建立贵州省强降水过程的统计预测模型,通过外推试验开展贵州2016年汛期延伸期强降水过程预测,利用回算试验的预测准确率评估该方法的本地适用性。结果表明:影响贵州强降水的6个低频关键区分别为贝加尔湖以西地区(40°~70°N,80°~110°E,1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40°~70°N,110°~150°E,2区)、中国西南地区东部至华中地区(25°~40°N,100°~120°E,3区)、西太平洋地区(10°~40°N,120°~140°E,4区)、孟加拉湾地区(0°~25°N,70°~100°E,5区)和中国南海地区(0°~25°N,100°~120°E,6区)。当1、4区出现低频反气旋,3、5区出现低频气旋,2、6区有配合其它关键区的低频系统活动的环流配置为贵州省强降水过程预测模型。2016年汛期强降水过程进行预测试验的预测准确率为39.2%,表明低频图方法在贵州省强降水过程预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
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研究其降水来源对我国水安全和水资源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诊断分析和拉格朗日模式模拟的方法,对高原涡引起的一次那曲强降水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那曲地区的水汽来源并进一步量化了水汽源区对研究区夏季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那曲上空上升运动强烈,且具备良好的水汽条件。有多次多个强对流云团相继生成,形成短时强降水。影响降水的绝大多数目标气块来自目标区域以南的相对较低的大气层,可追溯到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此外,青藏高原以西路径有一小部分目标气块来自中、低层大气。高层水汽主要为南亚高压反气旋输送。少数气块来自中国东部和南海。西边界和南边界的水汽输送为本次那曲强降水的主要来源,水汽源区主要为印度洋、阿拉伯海、印度、孟加拉湾、新疆和中亚。来自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水汽对降水区起到了关键的水汽贡献,局地水汽贡献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48.
“巨爵”、“凡亚比”粤西强降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地面区域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等,对两个2009年第15号台风"巨爵",2010年第11号台风"凡亚比"强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台风降水过程中,在形势分析上具备大范围暴雨的发生和持续各种特征。但也存在降雨的范围和强度,持续时间,是否有冷空气作用的等不同。副高的快速推进,造成的台风和副高之间的挤压作用,可能使得强降水更易出现。  相似文献   
49.
利用降水现象仪、双偏振雷达、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数据,分析了郑州“7·20”极端强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特征。此次过程受多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为复杂多变的降水微物理特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地面雨滴谱分布随时间存在明显变化,雨滴谱参数分布较广,覆盖了从大陆性对流降水至海洋性对流降水的分布区域。20日16—17时最强降水时段,小粒子数密度显著高于东亚地区普通对流性降水的统计结果和华南地区夏季平均值,且存在大量大粒子,保证了极高的降水效率。双偏振雷达参量的垂直结构反演结果显示,对流系统质心低,具有典型的暖云特征;0 ℃层以上冰相过程相对活跃,0 ℃层以下强烈的暖雨过程,大量的冰相粒子落下并融化和低层高效率的雨滴碰并增长过程,导致各尺度高浓度雨滴的生成,最终形成地面的极端强降水。  相似文献   
50.
<正>1引言2009年汛期,我国大部地区暴雨日数接近常年同期,未发生大范围、流域性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全国大江大河干流水势基本平稳,但强降水天气面广、极端性强,部分中小流域洪水频发,局地和区域性暴雨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