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616篇
测绘学   318篇
大气科学   669篇
地球物理   805篇
地质学   873篇
海洋学   287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30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4年   5篇
  1942年   4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双剪试验的结果表明,岩石摩擦滑动过程中的AE b 值动态曲线可归纳为锯齿状和台柱状两类,分别对应于不规则粘滑和规则粘滑.滑动瞬间滑面上摩擦系数变化△μ的分布决定岩石的滑动方式,不均匀分布易发生不规则粘滑.均匀分布易引起规则粘滑;破裂和滑动是摩擦滑动过程中的两类AE 机制,两类AE 的能量分别与破裂面面积及△μ成正比.研究结果提示,平直光滑的地震断层可能显示出特征地震的发震特点.  相似文献   
162.
云南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考察的实际资料,本文介绍了耿马7.2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结构要素及组合、位移分布等情况。同时依据位错资料对破裂带的应力活动及断裂两盘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发震构造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张性,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5°—10°E。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总体方向为N55°W左右,断层运动的滑移角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163.
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滑动速率与断层几何关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平面断层几何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有限单元数值分析方法探讨了该段各分支断层水平滑动速率以及各断块间的整体抬升速率。数值计算中设该断裂带北西段已知的滑动位移势是由南东段各分支断层分担的,并利用已知南东段的断层滑动速率作检验。结果表明:断裂带北西段水平滑动位移势中的91%是由南东段各分支断层的水平滑动分担的,雅拉河断层、色拉哈断层分担的比例最大,玉龙西断层次之。北西段滑动位移势中的其余9%由南东段垂直差异运动所转换。  相似文献   
164.
1975年海城地震的前震对主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兴才 《地震学报》1994,16(3):320-325
假定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主余震的分布主轴说明震前那里已有一条N67W取向的断层(1), 它与稍北偏东的大洋河断层(3, N50W)构成了一个左旋左阶断层系。计算得到的相应于3的能量释放率比1的大, 表明3将较1优先扩展。这一结果可以定性地说明前震序列沿3的方位并在其NW端部的延伸部位优势分布的观测结果: 分析还表明, 阶区内可能会有两种次生裂纹, 张裂纹和剪裂纹, 它们一方面为流体进入阶区提供通道和空间, 还可能会在两条断层间传递滑动。另外, 由于前震位置随时间主要表现出向NW方向延展的趋势, 并且分数维比余震的低得多, 因此, 前震破裂面的取向可能比较一致, 这样, 随着前震序列的发展与它们相应的破裂面可能会连接起来, 其效应相当于3有所增长, 据此计算得到了1端部附近的平均应力Cm和最大剪应力Sm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前震序列的发展, 引张性质的平均应力增大, 意味着局部围压或摩擦阻力减小, 同时最大剪应力增加, 它们的综合效应是使滑动或初始破裂容易在1的端部发生, 也就是说, 在震源区的应力水平已经足够高的情况下, 前震对主震的发生会起到促进作用。如果在阶区内再引入一条走向NNE向的断层2, 1段端部附近的摩擦阻力和最大剪应力将进一步向着有利于断层滑动的趋势发展, 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5.
本文提出了或许能解释在同一孕震区经常观测到的地震多次发生的模型。这种地震序列或震群可能包含在空间上相距几十公里、在时间上相隔几天至数月的一些事件。本模型考虑了一条埋在弹性半空间内的长垂直走滑断层。断层的强度和一滑动类型(地震或无震)是非均匀的,并受到缓慢增加的周围剪切应力的作用。我们假设,断层面的一部分存在有稳定无震滑动的条件,并伴有非稳定的凹凸体。假设产生该序列中一次地震的凹凸体破裂,引起了远离  相似文献   
166.
王瑞琴 《内陆地震》1994,8(3):229-233
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标准从北天山地区的地磁场总强度资料中提取异常信息.结果表明,在区内发生的一些中强地震前,震中周围的台站存在较明显的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67.
168.
江西九江——瑞昌地区重力滑动构造及隐伏矿床寻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卫根 《江西地质》1994,8(3):211-218
江西九江—瑞昌地区重力滑动构造十分发育,而且重力滑动构造与区内著名的武山、城门山铜矿及洋鸡山金矿等矿床(点)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区内极为重要的控矿构造。本文以典型的地质资料说明了九瑞地区存在滑动构造,并论述了滑动构造形成的原因及与已知矿床的关系,指出了区内下一轮找矿工作的重点是寻找隐伏矿床及新类型矿床,明确了隐伏矿床勘察的重点层位及地段。  相似文献   
169.
本文根据岩体自身的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讨论了具有挤压特征的正断层的成因。认为这些断层的形成有岩体本身的重力作用,同时也有应力松弛现象。岩体中的应力松弛现象是由流变学因素和非流变学因素引起的。由于松弛后岩体沿断层面滑动过程中,仍受到一定的挤压作用,因此易于出现粘滑现象,从而易于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170.
潘善德 《中国地震》1989,5(4):45-52
本文把Jeny D.Jones(1982)的断层应变软化模型推广到非均匀应变软化和滑动偏转情形,并研究了其失稳条件。研究表明,除断层本构律外,断层非均匀应变软化及其滑动偏转是影响不稳定判据的两个重要因素,真实地模拟断层非均匀应变软化、滑动偏转过程和合适的断层本构律有可能会提高预报强震发震时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