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8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614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888篇
地球物理   469篇
地质学   760篇
海洋学   429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82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修改的 Nickerson 等提出的中尺度模式,对我国北方夏季非均一下垫面上的边界层气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晴朗、静风和无扰动系统的条件下,下垫面的非均一性对边界层气候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边界层气候特征和低空急流强度与局地环流关系密切。干燥裸地上边界层内出现的逆湿现象,是由下垫面非均一的湿度场和中尺度平流共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2.
1990 年京津冀三次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90年京津冀地区三次暴雨过程,结果发现:(1)三次暴雨是属于相伴有冷锋的高空槽影响的暴雨;(2)暴雨开始前约10小时雨区的西南方存在湿有效能量高能舌,高能舌的西方和北方有能量和水汽的积聚;(3)对流层低层的锋生和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触发暴雨开始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3.
工程勘察中稳态瑞利面波法解释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程勘探中稳态瑞利波法的实测曲线与介质性质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传统的解释理论以自由表面瑞利面波的传播为基础.然而源检距很小时,漏能型面波(或多次复合反射波)的形成能更合理地解释记录曲线上的特征点.解释理论的正确性将有利于扩展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4.
本文根据一个三维气流过山的模型,用数值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讨论理想东北季风气流经过台湾岛产生的扰动气压场、扰动垂直速度场和水平流场.经与实际东北季风下台湾岛的气候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5.
中国东部近百年的雨量变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名立 《大气科学》1993,17(4):451-461
本文用279个气象测站的年雨量资料得到中国东部(100°E以东)1891—1988年大范围平均雨量资料序列.对代表性进行了检验表明:序列在1921年以后能较好地反映大范围气候旱涝状况,而1920年以前则代表性较差.从雨量变化看中国东部的气候在近百年期间是干湿交替出现的,可以分成六个时段.在近四五十年中雨量有减少的趋势,前期雨量偏多,后期从60年代中期以来雨量持续偏少.而且这种变化与北半球副热带其他地区有同相变化的关系.在50年代以前副热带地区雨量的变化却没有明显的同相关系.  相似文献   
96.
97.
本文设计了一个有地形、强迫源和摩擦耗散的球面正压低阶模型来研究大气平衡态的动力特征。在相空间中,存在各平衡态共存的非线性作用曲面、角动量平面和强迫耗散球面。多平衡态的共面特征反映着大气运动的全局行为。指出大气运动的非线性特征只为多平衡态的存在提供可能性,但不提供必然性。动能和位涡拟能的分析表明,不同平衡态处在不同的能级,具有不同的拟能态,在相空间上位于不同的能量球面上。了解各态间的动力差异有助于理解大气运动向定常态收敛和产生振荡的物理原因。这将在第Ⅱ部份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