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57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223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270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本文利用多普勒声雷达所获取的在时间、空间(垂直方向)较为密集的实时资料,分别对两次性质不同的(平流和辐射)大雾的边界层温度场、风场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在华北地形槽下的平流雾得以稳定维持的根本原因是与位于各逆温层之上的、和平均极大风速达10.72m/s的偏北大风相联系的下沉逆温密切相关.下沉逆温随着与之相伴的偏北大风的减弱、消失而逐渐趋于消失.其边界层逆温较大辐度地减弱是动力(动量下传)、热力(对流)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发生在雨(雪)之后的变性冷高压之下的辐射雾,其温度场结构为主付层式的逆温结构.自始至终,逆温处在弱的均一风场之中,没有湍流的发生发展,其逆温的减弱消散仅和热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2.
已往对气泡射流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半经验和积分模型方面,对流动结构揭示很少。给出了气-液两相流两方程湍流模型。为了加深对气泡射流规律的理解和为数值计算建立对比基础,提出了一组参考量,对Sun和Faeth的试验资料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结合南京第二长江大桥高程传递的实践,对桥梁建设中应用三角高程测量进行跨江高程传递及高塔柱高程传递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根据湍流传导模型对观测高差进行改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相关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1998年青藏高原东侧边界层风场与长江暴雨洪水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跃清 《大气科学》2000,24(5):641-648
应用1998年6~8月四川省和重庆市探空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侧大气边界层风场演变与长江上游暴雨和长江洪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年夏季长江上游的暴雨天气与高原东侧成都边界层风场变化密切相关,当成都边界层为东北风时,高原东侧边界层维持气旋式偏东流场,长江上游未来产生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当为西南风等其他风向时,高原东侧边界层维持反气旋式偏南流场,未来是无降水天气;高原东侧边界层的动力激发作用是1998年长江上游暴雨产生的重要机制.并且,再次证明了西邻青藏高原的成都是长江上游天气变化关键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5.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刘辉志  洪钟祥 《大气科学》2000,24(3):289-300
分析了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TIPEX)1998年6~7月加强期在改则取得的湍流资料,讨论了近地层湍流宏观统计量、温度、湿度结构参数以及通量整体输送系数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稳定层结下,湍流宏观统计量等随稳定度的变化满足过去在平原地区得到的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996.
谈哲敏  伍荣生 《气象学报》2000,58(3):265-277
利用一个有地形、边界层摩擦作用、简化的二层浅水锋面模型,在理论上研究了地形上空边界层流动中地面暖锋的结构及环流分布特征问题。暖锋的坡度主要取决于其暖域地转流、锋面移速,它随锋面移速增大而减小,这与冷锋特征相反。地形对暖锋坡度的影响作用较小。与无地形作用时相比,静止性暖锋冷域中,位于锋面界面附近的闭合正环流系,当暖锋位于地形上游,其伸展范围增大;当暖锋位于迎风坡时,其伸展范围缩小,中心位置上抬;锋面移至背风坡时,其伸展范围重新增大。对于冷域中远离地面暖锋的另一支正环流系来说,当暖锋位于地形上游或迎风坡时,它可被地形完全阻塞于背风侧,地形高度越高,地形阻塞作用越大。在暖锋锋区附近主要存在三支垂直上升运动带:(a)由于边界层摩擦辐合作用,导致在地面暖锋后缘暖区中形成一支水平尺度较小、强度较大的垂直运动带,它随着暖锋移速增大而减弱。该垂直运动带,当暖锋位于地形迎风侧,强度增加;暖锋位于地形背风侧,其强度减弱。(b)在锋区暖域沿锋面存在均匀的上升运动,(c)在冷域远离地面暖锋处,存在一支水平范围较宽,其中心位于边界层顶部附近的垂直运动带,当暖锋位于迎风坡时,这支垂直运动带可被地形阻塞于地形背风侧。  相似文献   
997.
何文英  徐玉貌 《气象科学》2000,20(2):150-160
本文建立一个三维非静力边界层模式对杭州湾附近复杂地形域区进行了数值模拟。要用常用的能量闭合和一 新的非局地反梯度闭合方案结合实测资料,以验证不同闭合方案模拟实际大气的能力,进一步分析三维边界层模式的效能结果表明,两种闭合方案都能较好的模拟澳陆环流及温度场,而反梯度闭合比能量闭合更能细致、敏感的模拟湍流场随地形的变化,且模拟结果与实测接近。  相似文献   
998.
通过改进Prandtl 混合长理论,得出近地层风廓线形式  相似文献   
999.
大气对流边界层发展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涛  袁仁民  孙鉴泞 《高原气象》2006,25(6):1001-1007
室内水槽模拟是大气边界层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室内模拟水槽对大气边界层的发展进行了模拟,通过处理平均温度廓线和光斑图像得到了对流边界层顶部位置h2和边界层高度zi。结果表明,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性很好,与实际大气的边界层发展情况也较为接近。同时,根据试验情况确定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使用边界层参数化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室内模拟的结果也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建筑物对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陈燕  蒋维楣 《高原气象》2006,25(5):824-833
在区域边界层模式的数值模拟中引入建筑物的影响,与实际观测的对比表明,模拟结果能较好地体现建筑物对城市风场的影响,提高了模拟性能。本研究根据城市形态特征,设计不同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建筑物一般会使城市地区风速减小,风速最大可减小1.6 m/s,易引起低层气流的辐合。湍流动能中的机械产生作用增加,湍流交换加强,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增大,混合层高度增加。地表和大气之间动量交换被削弱;日间热量交换减弱,夜间热量交换增强。这些变化表明,建筑物对城市气流及边界层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在风速较大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