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56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219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269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4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31.
南京地区大气边界层晴空回波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2005年6月23日南京多普勒雷达探测的晴空回波演变为例,分析了回波反射率与径向速度从夜间至上午的演变规律,利用实际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了折射指数、地面温度、露点温度、水汽压和气压与回波强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了边界层晴空回波与湍流混合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夜间大气的温、压、湿梯度使湍流出现,但湍流未充分混合使梯度维持,并导致折射指数的梯度增加,出现晴空回波;白天升温后湍流的增强使近地层大气充分混合,温、压、湿梯度减弱导致折射指数梯度减小,回波减弱消失.  相似文献   
132.
新一代天气雷达谱宽资料分析晴空回波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州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观测的晴空回波谱宽资料,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和预处理,估算了不同高度的湍流耗散率,发现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低层的湍流耗散率明显增强,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133.
对各气象要素高速采样湍流数据进行滤波去倾处理,得到随机分量,再利用湍流理论计算出各气象要素的湍流统计参数,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极苔原和海冰地区边界层物理过程的观测研究",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组织的专家组的质疑、答辩和验收.  相似文献   
135.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07,35(5):743-743
一个新的湍流探测系统成功完成检测。该系统可在飞机穿云时提醒飞行员注意前面的扰动气流,有助于减少航班延迟、伤亡和经营费用。该系统由NCAR设计,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商业飞行中进行了检测。系统采用由NCAR研究人员研制的雷达湍流探测算法(NTDA:NEXRAD Turbulence Detection Algorithm)来分析来自美国国家天气局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网的资料,可向驾驶舱的飞行员发送实时湍流图像,也可通过Web网提供给航空公司的气象与调度人员。以前飞行员不能得到云中湍流的准确信息,部分原因是湍流尺度小、发展迅速、会出现在主风暴区之外。所以…  相似文献   
136.
湍流强度定理和湍流发展的宏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湍流是普遍存在而至今仍未被充分理解的自然现象. 简单回顾了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指出以不同层次利用和不同方法探讨湍流特征和机制的必要性. 为此利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将Reynolds湍流和Bénard湍流统一地表述在动量湍流输送定理和湍流强度定理中. 证明了流体湍流发展的宏观原因是速度剪切效应和温度剪切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速度剪切效应和温度剪切效应也是湍流场相空间轨线不断拉伸和折叠的宏观原因. 并以大气实验资料证明, 湍流强度唯象系数不仅是速度剪切的函数, 还是温度剪切, 即大气热力层结稳定度的函数. 从而以实验事实证明了湍流强度定理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37.
李盛林  胡天玉 《广西气象》2007,28(A02):42-44
对各气象要素高速采样湍流数据进行滤波去倾处理,得到随机分量,再利用湍流理论计算出各气象要素的湍流统计参数,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8.
利用WRF对兰州冬季大气边界层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国军  张镭  舒红 《气象科学》2007,27(2):169-175
本文介绍了WRF中尺度模式的有关概况,分析了模式的物理结构,并利用WRF中尺度模式对河谷城市兰州冬季大气边界层的风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观测事实基本一致,表明WRF模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9.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大气稳定状态,为通量计算提供依据,利用2003-2004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涡度相关法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内大气的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稳定度参数(z/L),并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昼间不稳定状态占优势,晚上以稳定状态为主;在早晨和下午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频率分布易发生变化,导致中性的大气稳定状态更容易出现;而各大气稳定状态的频率分布年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大气不稳定状态出现频率以雾凉季最高、干热季最低;稳定状态出现频率以干热季最高、雨季最低;中性状态出现频率以雨季最高、雾凉季最低。  相似文献   
140.
杨伟  方阳  蒋帅  袁泉  林南 《应用气象学报》2020,31(3):328-33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及湖南省岳阳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13日东洞庭湖水龙卷(简称扁山水龙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辐散、中低空低压切变、边界层气旋式辐合与特殊环境共同形成强烈辐合上升流场,3个相继北上的γ中尺度低涡中第2个低涡在上升流场和前后低涡共同作用下,在扁山水域迅速加强形成水龙卷,扁山湖心自动气象站风向风速、气压、能见度等变化较为显著,但仅伴随0.2 mm阵性降水。雷达产品显示:扁山水域强辐合带北部强降水质心低、强风切变低、切变上空水平径向风速小,但整条辐合带无风暴跟踪信息、中气旋和龙卷式涡旋特征;风廓线显示扁山水龙卷形成时边界层0.6 km中气旋与0.3 km近地面辐合流场上下叠加。通过与安徽升金湖水龙卷以及洞庭湖区历史上多次龙卷进行比较,认为低空强烈气旋式辐合流场对水龙卷生消有重要作用,高空大范围辐散与中低空、边界层、地面辐合垂直叠加产生的强烈抬升抽吸作用则是扁山水龙卷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