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59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李钰  符彩云 《地下水》2015,(1):185-187
沉积相的研究对渭河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造背景、野外露头、岩性组合、沉积构造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总结渭河盆地张家坡组和蓝田灞河组沉积相,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结论表明,蓝田灞河组主要以洪积相,河流相,浅湖相为主;张家坡组主要以稳定的湖相沉积为主,经历了浅-深-浅湖的完整发展旋回。  相似文献   
242.
根据陕西省2001和2002年两期的GPS测站的观测资料,给出了渭河盆地及周邻地区地壳运动速度场和该区现今地壳水平应变场,结果表明:(1)渭河盆地及邻区的运动速率呈现较明显的北东向条带状变化特征,该区有整体不连续性逆时针旋转运动的特征;(2)渭河盆地中部的彬县—西安—蓝田一线存在一个左旋剪切带(东侧),该左旋剪切带的北部区域与铜川—泾阳—临潼小发震带恰好对应;(3)渭河盆地中部与北部以压应变为主,南部以张应变为主,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该区主要断裂带的附近,尤其是在宝鸡一太白、渭南—蓝田和合阳—韩城附近分别形成应变高值区,并且应变梯度也较大;该区渭河断裂以北大部分地区以面收缩为主,以南则以面膨胀为主,面应变高值区与压应变高值区以及最大剪应变高值区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43.
收集陕西中南部1970年以来的多期精密水准测量数据,用基于GPS垂直运动速率约束的动态平差方法获得区域垂直运动速度场。分析表明,地壳垂直运动总体表现为山地、高原相对隆升,盆地相对下沉。相对于关中盆地,西部秦岭、陇山上升速率为4~5 mm/a,北秦岭造山带为2~3 mm/a,盆地北部的鄂尔多斯南缘为3~4 mm/a;相对于北秦岭,汉中盆地下沉速率为1.0 mm/a左右,安康等北大巴山裂谷下沉速率接近20 mm/a;秦岭北缘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为1.3~1.8 mm/a,华山山前断裂为2.0~2.8 mm/a,渭河断裂小于1.0 mm/a,渭河盆地北缘断裂为1.0~2.5 mm/a,南部断裂为0.7~1.1 mm/a。  相似文献   
244.
渭河盆地西部宝鸡凸起位于鄂尔多斯西南缘、祁连褶皱系东南缘与秦岭褶皱系北缘之间,在其附近发生过多次7级以上强震,是我国大陆东西和南北巨型构造单元的交接地带,有多条断裂构造带在此通过.  相似文献   
245.
渭河盆地及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穿越区域南段为秦岭褶皱带山区,中段为渭河断陷盆地,北段为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测深剖面所获得的资料对该区地壳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呈明显的分层、分区结构;上下地壳的分界是由壳内反射波较为连续可靠的P2以及P3所确定的.鄂尔多斯地台是本区M界面最深的地区,地壳厚度大,达42 km左右,结构相对简单,结晶基底浅. 秦岭褶皱带的地壳厚度约37~38 km,结晶基底浅,甚至出露.渭河断陷盆地莫霍界面相对两侧明显且不对称的上隆,地壳结构复杂;而莫霍界面相对鄂尔多斯地块突变隆起和上地幔高速物质侵入于下地壳,是该区发生中强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246.
李景宜  严瑞  史正涛 《岩土力学》2006,27(Z2):531-534
闸门选型是拦河闸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量计算和综合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综合考虑渭河宝鸡市区段的地形、地质、河道特性以及施工管理等因素,建议选择开敞式平底拦河闸,并且采用平板闸门及固定式启闭方式。②设计拦河闸轴线全长626 m,闸底板高程579.9 m,设闸孔29处,闸孔宽度为19 m,属于大(1)型I等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247.
王卫东  彭建兵  张永志  孟智民 《地震》2005,25(4):113-118
利用陕西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区的震源参数和环境剪应力场, 结果表明该地区地壳内环境剪应力处于较低水平, 平均值为12.7×105 Pa, 并据此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建立并探讨了环境剪应力与震级ML、 地震矩M0、 矩震级MW的关系, 讨论了环境剪应力与震源深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8.
渭河盆地频发的地质灾害与其活跃的现今地壳构造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利用渭河盆地2001—2010年高精度GPS监测资料,采用多面函数法在球坐标系下建立了区域地壳速度与应变场模型,并探讨了平面与球面距离在多面函数模型构建中的最优化问题.结果表明:(1)利用多面函数法建立渭河盆地速度场时,随着区域结点数的增大,球面距离拟合精度较平面距离提升更大;(2)盆地内剪应变高梯度带主要位于三原—泾阳—咸阳、宝鸡—岐山一带,同时上述区域也是面膨胀与面压缩的显著过渡带,且为地震活动的多发区域;(3)盆地内最大、最小主应变轴优势方向与中强震震源机制解获得的P、T轴分布方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进一步在大范围尺度内获得了渭河盆地现今地壳形变趋势性变化特征,为掌握该区域地壳运动及地质灾害深部驱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9.
基于渭河干流甘肃段西二十里铺、桦林、北道桥、伯阳桥和葡萄园5个断面2010-2020年的pH、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8项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各断面逐年主成分综合得分值,再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渭河干流甘肃段水质具有较大的时间或空间变异,5个断面水质受污染从重到轻依次为桦林>北道桥>伯阳桥>葡萄园>西二十里铺。总体而言,近10年来,渭河干流甘肃段水质呈明显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250.
在对渭河盆地GPS观测资料、流动重力和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精细处理的基础上绘制了相应的时空变化图件,并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陇县—岐山—周至—户县一线既是面应变压缩区,又是重力变化梯度带,还是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说明这一区域应力场异常变化与深部构造有关。②穿越该区域的陇县—岐山—马召断裂2010年以来断层活动表现为挤压变形特征,逆继承性构造运动显著。③在面应变率压缩区,地壳介质密度增加,重力场呈正向变化,断裂活动表现为挤压变形特征;反之则相反。④岐山-马召断裂2004年7月以后的两次逆继承性构造运动可能是甘肃迭部4.9和岷县6.6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远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