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473篇
测绘学   493篇
大气科学   637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584篇
海洋学   320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16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土地整治规划是政府的一种重要公共政策工具,关涉到多个利益相关者。本文从地方政府具有的公共性和自利性角度,研究土地整治规划的政府利益,采取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判法,分析土地整治中政府利益与政府行为的关系,并对成都市土地整治规划的地方政府利益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72.
介绍一种基于离散粒子理论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的网格剖分计算方法.根据离散粒子理论,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粒子组成的正六边形网格,这些粒子在它们的接触点处发生相互作用,并用Hooke定律和Newton定律描述.为解决六边形网格带来的网格交错而难以计算以及波场输出问题,将横向网格进行加密,加密处赋予假想的粒子,输出波场时选取偶数行偶数列点或奇数行奇数列点的波场值.均匀介质和层状介质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网格剖分计算方法能够将离散粒子理论用于模拟弹性波在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  相似文献   
973.
肖琛  陈雯  袁丰  程绍铂 《地理研究》2013,32(3):465-475
连锁超市已成为中国大城市内部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针对目前研究中对城市内部尺度连锁超市空间布局问题关注不足,本文以南京市苏果超市为例,从空间格局演化、集聚分布状况、不同类型超市的区位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包括点模式分析、空间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结果发现:南京市苏果超市的空间总体分布呈中心到外围递减的倒"U"型集聚特征;不同类型苏果超市的分布特征不同,华润卖场的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社区店、便利店的分布相对集聚;空间分布热点呈蔓延扩散与等级扩散混合模式。运用Binary Logistic二分逻辑回归对影响超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情况、消费者规模、交通通达性、居民购买力、城乡差别、公司战略等多种因素,通过综合作用机制,共同推动了南京市苏果超市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74.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首先分析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和要素;其次从基础建设和园区规模、区位优势和市场环境、产业链条和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园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扶持和政策优惠6个方面构建了完整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的权重;最后对指标体系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5.
As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regional strategy and policy,prefecture-level regions have played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However,little research has grasped the essenc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process at the prefecture level;this may lead to biased policies and their ineffective implementations.Based on Chene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this paper identifie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at both national and prefectural levels.Both the Global Moran I index and the Getis-Ord Gi* index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1990 to 2010.Major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1)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generally in the state of agglomeration.It entered the Primary Production Stage in 1990,and the Middle Industrialized Stage in 2010,with a ’balanced-unbalanced-gradually rebalanced’ pattern in the process.(2)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experienced a spatial shift from the coastal areas to the the inland areas.Most advanced cities in mid-western China can be roughly categorized into regional hub cities and resource-dependent cities.(3) Hot spots in China’s economy moved northward and westward.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ities and prefectures became weaker in Eastern China,while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were still at the stage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with limited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cities.(4) While the overall growth rate of China’s economy has gradually slowed down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the growth rate of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was much faster than those in coastal areas.(5) Areas rich in resources,such as Xinjiang and Inner Mongolia,have become the new hot spots of economic growth in recent years.For these regions,however,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ir unbalanced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the lagging social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driven predominantly by th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976.
针对目前遥感数据组织以时间为基准、同一区域不同部门遥感数据标识不统一的现状,鉴于全球剖分网格具有多层次、全球覆盖、网格单元编码全球唯一性和对传统地图图幅的继承性等特点,介绍了基于地图分幅拓展的全球剖分模型EMD,提出以EMD剖分面片为单元、采用剖分面片编码标识并管理遥感数据及其相关资源的数据组织框架.试验分析表明,基于EMD的遥感影像数据组织可行,且基于剖分面片编码的数据检索具有较高效率.  相似文献   
977.
灾害信息数据来源广、格式复杂、关联性差、存储管理难度大,亟须建立一种多元灾害数据一体化组织管理方法.该文采用目前相对成熟的GeoSOT全球剖分网格模型,提出了基于“空间面片”统一组织管理多元灾害信息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对GeoSOT模型进行了两方面改进:1)根据灾害信息数据的空间属性特点采用21级剖分方案建立“空间面片”;2)直接使用数字对“空间面片”进行编码.为解决海量、多元灾害信息数据的快速查询检索问题,设计了“两次检索”的技术方案:第一次检索使用一维剖分格网编码代替传统的二维经纬度,提高了检索速度;第二次检索使用经纬度,剔除所选范围之外数据,提高了数据检索精度.采用World Wind数字地球开发了一个C/S架构的多元灾害数据一体化管理实验系统,以HJ1A/1B多光谱数据、GLCF影像产品数据和灾情统计报表数据为例,对该方法验证的结果表明,其能够有效地组织管理多元灾害信息数据,并实现对数据的快速查询检索,满足减灾救灾数据管理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978.
《西部资源》2013,(2):61-61
肥煤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中等及中高等挥发分(约25%-35%),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形成大于25mm的胶质层,结焦性最强。  相似文献   
979.
徐冬梅  王亚琴  王文川 《水文》2022,42(2):13-18
准确的月降水量预报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洪涝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降水预测方法信息挖掘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MD-TCN的月降水量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VMD将原始序列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序列,然后利用TCN对各子序列分别进行预测,输出各子序列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将VMD-...  相似文献   
980.
李春娟  杨建虎 《地下水》2012,(4):136-138,151
依据孤山川流域1956—2006年逐月实测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五点滑动平均法、R/S分析法等方法对孤山川降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孤山川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序列存在明显减少趋势,且季降水序列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夏季有明显减少趋势,冬季相反有增加趋势,春秋二季减少趋势不显著;经Mann-Kendall检验法、R/S分析表明孤山川流域降水减少趋势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