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5篇
  免费   1072篇
  国内免费   1720篇
测绘学   481篇
大气科学   2758篇
地球物理   463篇
地质学   1702篇
海洋学   1327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389篇
自然地理   50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55年   4篇
  1950年   3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4篇
  1937年   4篇
  1936年   9篇
  1935年   15篇
  193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珠江三角洲秋季大气边界层温度和风廓线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4年10月珠江三角洲3个代表性观测点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秋季大气边界层温度和风廓线特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秋季气温递减率较低, 逆温出现频率较高, 强度较弱, 海风使珠江口贴地逆温的出现时间推迟、低空逆温的出现频率增加。珠江三角洲秋季受多种局地环流影响, 边界层内风廓线比较复杂, 晚上城市群与非城市群地区风向有明显差别; 城市群和珠江口多次分别观测到城市热岛环流和海风环流。  相似文献   
992.
基于ETM+遥感影像反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Landsat7 ETM+为基本数据源,运用3种算法(大气辐射传输方程RTE、Qin等单窗算法和Jimenez—Munoz&Sobrino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定量反演了黄河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并进行了不同算法反演结果的差值比较:以RTE反演结果为标准,在大气水汽含量较低时,Qin等单窗算法和JM&S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精度较高,与RTE的反演结果相差均在1K以内;在大气水汽含量较高时,Qin等单窗算法在采用地面气象资料估算水汽含量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精度,比RTE反演结果平均偏小0.95K;而根据估算的大气水汽含量进行反演的JM&S普适性单通道算法的反演偏差比Qin等单窗算法要大,达到1.94K,但JM&S普适性单通道算法根据实测的大气水汽含量得到的反演结果要略优于Qin等单窗算法,比RTE结果偏大0.67K。同时计算了经过6s模式校正后归一化植被指数(INDV),然后利用GIS中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LST、INDV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研究区内,就所有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平均LST和INDV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这种相关关系也存在.但相关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93.
2007年全球气候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气象组织(WMO)获得的数据表明1998—2007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a。2007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的年平均温度(14℃)高0.40℃。到目前为止,2007年其它的显著气候事件包括:北极海冰区域减小,这导致了首次开通加拿大西北航道;南极臭氧洞相对减小;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拉尼娜的发展以及世界许多地区的破坏性洪水、干旱和风暴。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昌吉州8站1971—2007年37a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雾的气候特征以及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雾存在中东部多西部少的分布特征;其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明显,每年11月至翌年3月9—12时是雾的多发时段;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对昌吉雾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温度在-6~-20℃、相对湿度在78%~92%、风速在0~4m/s范围里且在偏西风和偏南风情况下,雾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5.
利用近年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等资料,按照预报员制作天气要素预报过程中的基本思路,用统计方法,对相似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到预报方程,制作邵阳市一周分县日最高、最低温度预报指导产品。在优化预报方程方面进行了动态MOS和历史资料尝试,指出:高温与日照时数关系密切,对相似相本处理时,考虑该项因素可提高高温的预报准确率,预报效果较理想。预报因子简单,样本要求时间不长,方便在地市级台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陆面温度是研究地表和大气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NASAMODIS地表温度产品与常规资料的分析,发现利用MODIS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在山西省分布情况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但应用MODIS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要小于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997.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和NCEP 1°×1° 6h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6年2月27日十堰市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高空东移小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是其主要的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强的暖湿气流(暖平流)沿低层冷空气垫爬升是产生强降雪的动力条件;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暴雪区位于近似西南-东北向水汽通量轴线的左侧。  相似文献   
998.
1档案库房温湿度调节的重要性 纸质档案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影响档案寿命的诸因素中,不适宜的温湿度,尤其是高温、高湿所造成纸质的破坏性更大,它不仅会直接影响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而且会加速其他一切不利因素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作用,从而导致档案的过早消亡,影响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999.
1引言 到目前为止,吉林省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Ⅰ型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自动站)有5个,Ⅱ型自动站有51个,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时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动站正常工作,做好技术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一起DYYZ-Ⅱ型自动站由于观测场照明电路引起温度数据异常的处理方法,供自动站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从预测高原不同区域春、夏季温度趋势分布的需要出发,利用聚类分析法将高原温度场分为3个区域。通过对3个区春、夏季温度指数与前期太平洋海温相关普查,定义了与高原春、夏季温度指数相关关系清晰的海温分布型指数。冬季西太平洋海温偏高(偏低)的海温分布型造成后期高原Ⅱ区春季温度偏高(偏低);冬季西太平洋海温、东太平洋海温同时偏高(偏低)的海温分布型造成后期高原Ⅱ区南部、Ⅲ区夏季温度偏高(偏低)。进一步分析这2种海温分布型与后期春夏季500hPa北半球高度场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当冬季西太平洋海温指数偏高(低)时,春季高度场高纬冷空气活动的势力弱(强)且路径偏北(南),同时高原高度场较低(高),有利于(不利于)偏南气流北上,有利于(不利于)冬季向夏季环流形势的转变,春季高原中部温度偏高(偏低);而当冬季西太平洋、东太平洋海域海温综合指数偏高(低)时,同年夏季500hPa高度场高原北部至中西伯利亚南部脊加强(减弱),高原及北部为高值(低值)系统活动,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弱),夏季高原中部、南部温度偏高(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