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0篇 |
免费 | 393篇 |
国内免费 | 4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8篇 |
大气科学 | 409篇 |
地球物理 | 399篇 |
地质学 | 801篇 |
海洋学 | 264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112篇 |
自然地理 | 1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3年 | 2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46年 | 2篇 |
194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藏北高原五道梁地区的气溶胶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对藏北高原五道梁地区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发现,该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大时月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减小。 相似文献
994.
995.
瑞雷波探测技术在煤峪口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瑞雷波法在煤峪口矿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瑞雷波法在探测煤层采空区和下伏煤层厚度及结构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为确定新疆博斯腾湖地区气溶胶主要组分,减小辐射传输计算和卫星遥感应用中由于气溶胶模型误判造成的误差,分别取大陆型、背景沙漠型、体积百分比自定义模型和两种动态气溶胶模型,用6S辐射传输算法计算出对应于太阳光度计测量时段的各波段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将模式计算值与测量值进行比较,确定测量地区的大气气溶胶模型。将该方法用于2010年在新疆博斯腾湖地区测量的太阳光度计数据,结果显示该地区在测量时段较为符合体积百分比自定义模型,沙尘性粒子体积百分比均在88%上,符合当地靠近沙尘源地和测量时段浮尘天气频发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7.
998.
Dow在1977年提出的利用上下构造层镜质体反射率 (Ro) 差值来估算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的方法,在国内仍有广泛的应用。但国内有些学者已认识到了该方法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其中最高古地温法因其思想合理而具有代表性。为了能更合理和更简便地利用Ro数据来估算不整合面地层剥蚀厚度,对最高古地温法作了改进,得到了一种利用Ro数据恢复剥蚀厚度的新方法。新方法不仅继承了最高古地温法的合理思想,而且大大简化了具体操作过程。对某一构造层恢复其顶面剥蚀厚度时,在使用Ro数据恢复剥蚀厚度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直接将该构造层的ln (Ro)-H线性回归关系外推至ln (0.2) 处而得到近似的古地表位置,古地表位置和不整合面位置的差值即为剥蚀厚度。用最高古地温法和新方法对Dow (1977) 的实例数据进行了重新计算,分别得到2 735 m和2 537 m的剥蚀厚度,相近的结果说明了新方法的实际可行性,并且相比之下新方法操作起来更加简便。但与Dow (1977) 得出的500m剥蚀厚度相差甚远。从多个方面讨论了Dow (1977) 结果和原理的不合理性。新方法将广泛应用于多个地质分支学科中。 相似文献
999.
吐哈盆地大南湖凹陷砂岩型铀矿成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分析大南湖凹陷中、下侏罗统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特征、厚度及埋深,引入“砂泥比”和“砾岩百分含量”概念,指出沉积物源区。分析砂体的厚度及空间展布,研究砂体后生氧化特点,指出该凹陷东部西山窑组含煤岩系存在厚度大、延伸稳定的氧化带。认为矿化与后生氧化作用关系密切,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地震槽波动力学特征物理-数学模拟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生产环境使得中国的煤业生产时常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地震槽波井下探测技术做为当前可探明煤层中局部小构造和异常体的有效技术,具备分辨率高和预测性强等特点,是煤矿生产中井下探测的一种有效的地震勘探方法.本文回顾了地震槽波勘探研究的发展概况,并基于地震槽波在煤层中传播的物理特征和影响煤层中地震槽波传播等主要因素,对地震槽波动力学特征方面已经开展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工作进行了综合阐述,进而指出了地震槽波勘探存在的理论问题、应用难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