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内陆水域二氧化碳(CO2)排放是全球碳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CO2排放通量估算通常有很大不确定性,一方面源于CO2排放数据观测的时空离散性,另一方面也是缺少水文情景与CO2排放通量关联性的研究.本文观测了2018年洪泽湖不同水文情景表层水体CO2排放通量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洪泽湖CO2排放通量为丰水期((106.9±73.4) mmol/(m2·d))>枯水期((18.7±13.6) mmol/(m2·d))>平水期((5.2±15.5) mmol/(m2·d)),且碳通量由丰(310.2~32.0 mmol/(m2·d))、枯(50.8~2.2 mmol/(m2·d))、平(-17.3~39.8 mmol/(m2·d))3种水文情景的交替表现出湖泊碳源到弱碳汇的转变,空间上CO2排放通量总体呈现北部成子湖区低、南部过水湖区高的分布趋势.洪泽湖CO2排放对水文情景响应敏感,特别是上游淮河流域来水量的改变,是主导该湖CO2排放时空分异的重要因子.丰水期湖泊接纳了淮河更多有机和无机碳的输入,外源碳基质的降解和矿化显著促进了水体CO2的生产与排放,同时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大量输入,加剧了水体营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CO2排放量,间接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洪泽湖CO2变化的深刻影响.平、枯水期随着上游淮河来水量的减少,驱动水体CO2排放的因素逐渐由外源输入转变为水体有机质的呼吸降解.此外,上游河口区DOM中陆源类腐殖质的累积与矿化能够促进CO2的排放,而内源有机质组分似乎并没有直接参与CO2的排放过程.研究结果揭示了水文情景交替对湖库CO2排放的重要影响,同时有必要进行高频观测以进一步明晰湖泊的碳通量变化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72.
水利设施对淮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从水情、水生生物、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水利设施对淮河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利设施的调节作用,大部分湖泊平均水位提高,水位变化趋于平缓,但部分河道型湖泊情况正好相反,水位下降且变化幅度较以前增大。同时,闸坝的存在阻碍了水生物的洄游通道,降低了河道水流流速,导致水生生物数量和种类发生较大变化,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之闸坝的不合理调度,常常诱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173.
结合淮河流域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了淮河流域平原区铁锰元素在浅层地下水(埋深0~50 m)中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并总结现有水质资料,认为淮河流域地下水中铁锰的形成和分布特征除了受含水介质成分、上覆土层性质、酸碱条件等影响外,主要受氧化还原环境控制.建议通过适当除铁锰工艺或改变地下水循环条件等方式来改变研究区浅层水地下水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74.
基于近期获得的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应用指示克立格法开展了淮河流域平原区高铁、锰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并分析了高铁、锰地下水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铁、锰是影响研究区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化学组分,铁、锰在地下水中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异性。铁、锰超标概率峰值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铁、锰高风险地区呈岛状分布,深层地下水的环境健康风险明显降低。含铁浅层地下水高风险地区面积为1 257.15 km2,面积占比0.07%;含铁深层地下水高风险地区面积为476.93 km2,面积占比0.03%。含锰浅层地下水高风险地区面积为35 883.16 km2,面积占比19.19%;含锰深层地下水高风险地区面积为1 269.30 km2,面积占比0.07%。淮河流域高铁锰地下水是原生成因,铁、锰离子主要来源于含水层中含铁、锰矿物的还原性溶解。高铁锰地下水的风险评价结果,可为区域供水区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5.
定量评价人为活动对岩溶碳汇效应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岩石风化碳汇通量估算精度,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选取乌江中上游段岩溶区为研究对象,在雨季和旱季对研究区68个岩溶地下水(雨季42个,旱季26个)的水化学、溶解无机碳(DIC)同位素组成(δ13CDIC)进行了测试,利用化学计量法计算了H2SO4和HNO3对流域岩溶碳汇效应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雨季和旱季岩溶地下水中阴离子均以HCO3-和SO42-为主,两者占总阴离子的85%以上;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两者占总阳离子的55%以上。Ca2++Mg2+相对于HCO3-过量,过量的Ca2++Mg2+与SO42-+NO3-相平衡。2)雨季和旱季岩溶地下水的δ13CDIC值分别介于-14.19‰~-8.27‰和-12.98‰~-9.09‰之间。总体上,雨季的δ13CDIC更为偏负,且变化范围较大,均与[SO42-+NO3-]/[HCO3-]呈正相关性,证实H2SO4和HNO3参与了流域碳酸盐岩的溶蚀并使δ13CDIC值增加。3)由于H2SO4和HNO3参与,雨季碳酸盐岩溶蚀消耗的CO2(CO2ATM-SOIL)占水中HCO3-的比例(CO2ATM-SOIL/total HCO3-)平均值为33.83%,旱季平均值为35.84%,与H2CO3溶蚀碳酸盐岩的CO2ATM-SOIL/total HCO3-理论值(50%)相比,分别减少16.17%和14.16%。因此,雨季岩溶碳汇效应将减少32.34%,旱季将减少28.32%。  相似文献   
176.
近52年淮河流域的梅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资料表明梅雨期不仅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区,也会出现于淮河流域中南部。为此应用淮河流域分布均匀的5站日雨量资料结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季节进程划分出近52年(1953—2004年)淮河流域梅雨期。该处梅雨期和长江中下游沿江区一样十分显著,其平均入梅及出梅期分别比长江中下游沿江区推迟5 d和7 d,其梅雨量年际丰枯是形成该地区汛期旱涝的主要因素。江淮流域梅雨在多数年趋势一致,但有1/4年份淮河梅雨与长江中下游沿江区距平符号相反。1979年附近淮河梅雨出现突变,即由此前的梅雨偏少、出梅偏早趋势突变为有较大振幅的2.2~2.3年短波振荡,梅雨量大及出梅迟年明显增多。在1979年前后也因此出现了两段梅雨异常期:1958—1966年淮河枯梅期和1979—1987年淮河丰梅期。进一步发现7月东亚中纬沿海槽的伸缩对淮河梅雨量、出梅的影响比鄂霍次克海高压及乌拉尔高压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7.

淮河是中国东部输沙量仅次于黄河和长江的第三大河流,以往对其沉积物的物源识别指标研究甚少。文章测定了淮河与长江、黄河表层沉积物中 < 2 μm粒级组分中的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REE)、Sr-Nd同位素以及粘土矿物组成,深入探讨了淮河和长江、黄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粘土矿物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条河流沉积物中的Ti、Li、Zn、Cu、Sc、Zr、Y、Nb等元素含量有较大差别;淮河沉积物中的87Sr/86Sr平均值为0.72908,介于黄河与长江沉积物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72589和0.73238),143Nd/144Nd同位素比值与长江和黄河沉积物较为相似。3条河流沉积物中REE的各项参数差异程度较小,经上地壳和球粒陨石元素校正后都具有相似的REE分布形态,仅在元素含量上有较大差别。淮河沉积物中蒙皂石和高岭石含量介于黄河沉积物与长江沉积物之间,伊利石含量高于黄河和长江沉积物,绿泥石含量低于黄河和长江沉积物。淮河沉积物与黄河、长江沉积物在地球化学和粘土矿物含量上的差异,是由于流域内源岩类型以及气候环境的不同所导致。Ti、Li、Zn、Cu、Sc、Zr、Y、Nb等常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和粘土矿物组成是区分淮河物质与长江和黄河物质的潜在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苏北海岸带地区及毗邻海域的物源判别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8.
黄河夺淮期间淮河入海河口动力、地貌与演变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黄河夺淮期间淮河入海河口的动力条件,地貌特征及其演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历史埋藏因大量多泥潲黄河径流汇入,淮河河口径流量,输沙星增大量多泥潲但不同时期输泛滥生又受黄河下游反复进行的淌程淤积的影响的有变化,淮河品是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其往复潮流和沿岸流系统家利于入海泥沙扩散,淮河口呈上窄下宽的喇叭口形,口门内、外侧分别发育有大规模拦门潲及水下三角洲,河口估中道具有典型的弯曲  相似文献   
179.
180.
通过对1996年7月17日淮河上游地区大暴雨过程能量分析,得出3点认识:①暴雨区假相当位温随高度增大,湿层厚,大气处于位势不稳定和湿不稳定状态;②由于增前西南急流的水汽输送,暴雨临近出现了超常的增湿增能现象,暴雨区靠近增能中心;③在有利的环流形势作用下,系统完成了能量转换机制,支持了强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