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537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970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4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东北冷涡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冷涡一般指活动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具有一定强度的高空冷性涡旋。本文规定:高空500hPa和700hPa出现闭合的等高线、地面图上无锋面气旋的高空冷性涡旋,并且在此天气形势下,东北地区出现3个或以上气象站日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暴雨,其中必须在一个省内至少有2个站暴雨,为东北冷涡区域性暴雨日(以下简称冷涡暴雨)。本文应用1980~1989年历史天气资料,对于冷涡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物理诊断分析,在冷涡暴雨形成的环境物理条件及其热力、动力特征方面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有助于深化认识冷涡暴雨与气旋暴雨形成的不同物理特征,为冷涡暴雨的预报提供物理因子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利用南京北郊164米气象塔实测资料对一次非降水弱冷锋过程的边界层风场结构一三维风速、横锋向水平散度、湍流通量和能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多尺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空气的过渡区(锋区)风场各参量具有明显的梯度,锋区前线的强上升气流与强冷锋相近,但锋区宽度较强冷锋宽得多,其时间尺度为30分钟,水平距离为35公里。锋面过境对风温场的影响时段为24小时,在这期间,出现阵风浪涌和多种中、小尺度(时间尺度为3-4小时、1-20分钟)的湍涡活动。  相似文献   
83.
大气中尺度涡旋的三维螺旋结构理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文中应用描写大气运动的方程组求得了中尺度涡旋的三维定常流场以及相应的压力场和温度场 ,其中的三维流场构成了物理空间的一个非线性自治动力系统。理论分析和计算表明 :若中尺度涡旋的下层流体呈气旋 (反气旋 ) ,且伴有水平辐合 (散 )的螺旋转动 ,则通过上升(下沉 )运动 ,其上层流体呈反气旋 (气旋 )且伴有水平辐散 (合 )的螺旋转动 ,从而形成中尺度涡旋的三维螺旋结构。这些都与实际大气中的中尺度涡旋结构相似。它充分说明 :在旋转有粘性的大气中 ,为了保证质量守恒 ,必须有这种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84.
1998/2000年ENSO冷事件过程诊断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对1998/2000年ENSO冷事件发展过程的诊断分析,揭示了这次事件爆发快、强度较大、结束时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突然,大气响应滞后等特点。通过与其它冷事件特征的比较,着重分析了冷事件爆发前期次表层海温及大气风场的演变特征,指出次表层冷水异常的发展和东移是本次冷事件爆发的基本条件,大气风场特征对冷事件的形成和加强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冷事件和爆发季节对事件的长度和强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从实际应用考虑,略去基于组网雷达的两步变分法目标函数中与反射率因子有关的约束项。为验证简化后的两步变分法的风场反演能力及稳定性,设计了水平分辨率、垂直层数、垂直分辨率、反演区域以及反演中心等约束条件对水平风场反演结果影响的敏感性试验。通过对重庆地区的2次暴雨过程在3 km高度上的水平风场反演试验分析,发现简化后的两步变分法对暴雨过程低层水平风场的反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各设计试验条件下的反演结果较稳定。具体表现为反演的水平风场能够反映出暴雨过程的中-β尺度流场结构特征,且2次过程在低层存在的中-β尺度强回波区与反演风场辐合区配置较好。  相似文献   
86.
运用流体力学软件FloEFD对沽源单个建筑物周围的风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不断改变模型中计算参数的设置进行一系列模拟试验,对比模拟试验结果,并与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计算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并获得适用于该模型的最佳参数。主要研究的计算参数包括计算域高度,初始网格等级,局部初始网格等级和不同平均风速剖面形式。结果表明:计算域高度从3倍建筑物高度开始,空腔区的长度、漩涡中心位置以及再发展区的边界位置基本保持稳定。随着初始网格等级的增加,空腔区的长度、再发展区的边界位置及计算时间逐渐增大。局部初始网格等级对模拟结果影响不显著。以两种不同平均风速剖面形式进行模拟,迎风漩涡长度不同,背风面影响不大。与观测资料比较显示,最优参数组合为:计算域高度为3倍建筑物高度,初始网格等级为4、局部初始网格等级为4、平均风速剖面形式为指数律。  相似文献   
87.
本文使用2016年6~8月GRAPES全球模式2m温度和10m风场24、48、72h时效预报场和同期四川省156个国家气象站逐日地面温度和风场资料,选取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Alpha Index5个统计量对2016年夏季四川3个区域(盆地区、过渡区和高原区)2m温度和10m风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检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模式对10m最大风速的预报效果较好,准确率较高,最高可达80.64%。模式对过渡区温度预报效果较差,准确率基本低于10%,但是对盆地区温度的预报有一定可信度。模式对10m最大风速的风向预报效果不如最大风速值。全省各区各要素的AI值都在0.7左右变化,表明模式预报的随机误差大,预报和观测吻合较差。本研究还发现,整体来看模式对盆地各要素预报效果较好,对于地形复杂地区(高原区、过渡区)预报效果较差。此外,模式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2m温度的系统误差盆地区约为-2.3~-1.7℃,过渡区约为-8.3~-6.0℃,高原区约为-7.3~-5.0℃;10m最大风速值的系统误差盆地区约为-1.3~-0.6m/s,过渡区约为-2.3~-1.3m/s,高原区约为-2.7~-1.1m/s。   相似文献   
88.
本文使用1999~2002年中尺度系统资料和Micaps天气形势资料等,分析近几年佛山强降水(时雨量≥15mm)的出现规律、回波特征、强降水出现前空间风场的演变,地形分布和强降水关系等,初步探讨了本地短时强降水出现前的征兆。  相似文献   
89.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 HLAFS格点资料 ,对发生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一次连续性降雪天气过程 ,采用时间、空间平均对连续性降雪天气过程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天气学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 ,分析结果发现 ,高层 50 0 h Pa在新疆经内蒙古至河北北部环流形势场稳定 ,低层50 0 h Pa内蒙古中部至辽宁西部的辐合切变线和其北侧的偏东气流是降雪天气过程维持所需条件 ;70 0 h Pa1 1 0°E经圈 V分量沿纬圈变化南风分量减小 ,风速辐合明显加强 ;70 0 h Pa相对湿度沿 1 1 0°E经圈随纬度变化 ,在 2 5~ 40°N存在着一个相对湿度梯度 ;u分量沿 40 N°随经圈在70~ 1 38°E范围西风分量逐渐减小 ,在东西方向上存在一个较强的风速辐合区 ;分析 70 0 h Pa流场图 ,在我国甘肃东部、内蒙古中部到河北北部有一辐合线  相似文献   
90.
简要介绍了滨州使用的成都784厂生产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714SDN提供的气象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