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532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54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334篇
海洋学   10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使用NCEP/NCAR的海表温度(SST)、海面10 m风场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联合SVD(CSVD)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南海的海气耦合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海-气耦合模的年际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模态为最显著模态,模态协方差贡献比在四季均超过80%,空间上SST表现为与南海等深线相一致的海盆模态,风场上主要表现为弱的冬季风或弱的夏季风,各个季节的海-气耦合模态都主要反映了SST-蒸发-风反馈这样1种正反馈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而且冬季风期间这种相互作用要更强烈些。时间系数均主要表现为一致的上升趋势和197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以及与ENSO相关的年际变化特征。冬、夏季弱的季风对应暖SST的特征体现了这种耦合模态隔季相关的特征,都对应夏季华南旱(涝)、江南涝(旱),华北、山东半岛旱(涝),东北涝(旱)这样1种波列状的旱涝相间分布。  相似文献   
22.
《高原气象》2012,31(1)
利用NCEP/NCAR 1°×1°6h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FY-2C卫星TBB资料,分析了2007年8月18日23:10(北京时,下同)~23:20在0709号超强台风"圣帕(Sepat)"外围温州市龙港镇诱生类龙卷。诊断分析表明,类龙卷发生地所处环境特征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从低层一直延展到高层的强烈上升运动、超低空强垂直风切变等;雷达连续跟踪探测到气旋式速度存在由中层向低层发展的现象,该中气旋中伴有明显的相邻方位角速度切变,尽管没有满足龙卷涡旋特征(TVS)的所有指标,但强烈的旋转风在极短时间由高层向低层迅速发展下传,进而产生超级单体龙卷。  相似文献   
23.
对江西夏季( 6~ 8月)旱涝的同期北半球 500 hPa环流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了多雨年和少雨年在东亚不同的环流型;指出鄂霍茨克海阻高和西太平洋副高是影响江西夏季旱涝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进一步分析了厄尔尼诺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对我省夏季降水的影响,对影响的机理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4.
两种反映东亚夏季风异常的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李峰  孙秀荣等 《气象科学》2001,21(2):178-185
本文利用文献^ [4]提出的一种新的反映东亚夏季风异常的海陆温差指数分析了夏季风异常时我国气温、降水异常以及东亚环流状况,通过分析指出,东亚夏季风偏强,则中国东部夏季气温偏高,江淮干旱,华北多雨;夏季风偏弱则夏季气温偏低,江淮多雨,易涝,华北少雨。通过两种夏季风指数的对比,海陆温差指数能更好地反映东亚夏季环流及天气气候异常。文中还指出,海陆温差指数能更好的反映夏季风异常的原因是它的定义方法更科学,更全面的反映东亚海陆热力差异,既包含了东亚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又考虑了东亚经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因素,并用地表气温和海表温度差来表示海陆热力差,好于以往用海平面气压差来反映海陆热力差。  相似文献   
25.
1950-2004年欧亚大陆阻塞高压活动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阻高的天气学定义,利用1950-2004 年NCEP/NCAR 500hPa 逐日位势高度场、风场再分析资料,检索出近55a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出现阻高1169次.统计表明,阻塞高压中心的频次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理差异.春季阻高活动多集中在乌拉尔山地区;夏季阻高活动频繁,阻塞形势复杂,阻高频繁活动区域有4个,分别是乌拉尔山地区、贝加尔湖以西地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和鄂霍次克海地区;秋季是阻高发生最少的季节;冬季阻高高发区位于乌拉尔山附近.贝加尔湖地区仅夏季出现阻高的日数就占到全年的69%.夏季欧亚大陆阻塞高压中心逐日累积频次存在明显的随时间东传特征.55a中平均每年夏季欧亚大陆中高纬上空有11d存在双阻形势,占夏季阻高日数的1/5左右.欧亚大陆阻高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不同地区的年际变化特征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26.
利用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单部雷达产品、常规天气、自动站和探空等资料,采用雷达气象学、天气学和中尺度分析等方法,对2020年8月21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出现的一次龙卷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龙卷发生在江西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控制下,地面温度锋区和湿度锋区为对流发生提供动力、热力和湿度梯度条件。(1)龙卷发生前,回波合并排列成短带;龙卷发生时,短带回波南端转为向南延伸发展,强回波边缘陡直,呈狭窄短带形态;60 dBZ强回波中心位于狭窄短带回波后部,都昌县龙卷产生在强回波之中。(3)龙卷回波速度场正负速度对明显,辐合较强,正负速度差值可达20 m·s-1;低仰角正速度区面积较大,高仰角正速度面积减小。(4)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RCS(Reflectivity Cross Section)图上,强回波顶高在7 km以下;径向速度垂直剖面VCS(Velocity Cross Section)图上,具有速度辐合结构,达到弱切变标准。  相似文献   
27.
利用逐月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洞庭湖流域春、夏、秋季57年来旱涝异常的年际变化以及典型旱涝异常年份的全球海温分布形势,并利用降尺度和趋势分析方法探究气象因子对ENSO和关键区海温的响应,以加强对流域旱涝前期影响因素的认识.结果表明:1)流域在春、秋季旱涝变化趋势不明显,在夏季较明显地变湿.2)前...  相似文献   
28.
运用模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结合海(咸)水入侵的特点,依据寿光地区2015年丰水期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选取Cl-、矿化度、咸化系数、钠吸附比等4项水化学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寿光海(咸)水入侵现状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并验证了此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9.
An overview of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ea-ice cover in Baffin Bay and the Labrador Sea is given. A coupled ice-ocean model, CECOM,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associated ice-ocean processes. The sea-ice component of the model is a multi-category ice model in which mean concentration and thickness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a thickness distribution function. Ten categories of ice thickness are specified in the model. Sea ice is coupled dynamically and thermodynamically to the Princeton Ocean Model. Selected results from the model including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sea ice in Baffin Bay, the North Water polynya and ice growth and melt over the Labrador Shelf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0.
Deposition of organic carbon forms the final net effect of the ocean carbon sink at a certain time scale. Organic carbon deposition on the Arctic shelves play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because of the broad shelf area and rich nutrient concentration. To determine the organic carbon deposition flux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Chukchi Sea shelf, the 210pb dating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ge and deposition rate of sediment samples from station R17 of the third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position rate was 0.6 mm'aI, the apparent deposition mass flux was 0.72 kg.m2a1, and the organic carbon deposition flux was 517 mmol C.m2.al. It was estimated that at least 16% of the export organic carbon flux out of the euphoric zone was transferred and chronically buried into the sediment, a value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ratio (-10%) for low- to mid-latitude regions, indicating a highly effective carbon sink at the northern mar- gin of the Chukchi Sea shelf. With the decrease of sea ice coverage caused by warming in the Arctic Ocean, it could be inferred that the Arctic shelves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