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测绘学   109篇
大气科学   313篇
地球物理   135篇
地质学   779篇
海洋学   67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属于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滇黔桂盆地,自加里东运动之后,泥盆纪开始拉开,整个晚古生代延续发展。受同生断裂的控制,在深水盆地中发育大小不等的孤立碳酸盐台地,因而在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形成特殊的“台-盆-丘-槽”的古地理格局。对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典型剖面进行三级层序划分并对其进行空间追索和对比,在滇黔桂盆地及其邻区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中可以识别出12个三级层序,相当于晚古生代25个三级沉积层序(2-5Ma;SQ1至SQ25)中的SQ24至SQ25;以地层记录中的的两种相变面和两种穿时性为基本要素,可以建立研究区石炭系和二叠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地层格架反映了三级层序的基本特征: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研究区的石炭系和二叠系,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在连陆台地上发育3套煤系地层,它们分别组成石炭纪三级层序SQ15跨系的三级层序SQ19的HST以及二叠纪吴家坪期的三级层序SQ24;而且在连陆台地边缘和孤立台地上,于阳新世的茅口亚世以及乐平世的长兴期发育海绵生物礁,海绵生物礁分别构成了以下二叠系三级层序即阳新世的SQ22和SQ23以及长兴期的SQ25。3套煤系地层和两套海绵生物礁的发育,使研究区的石炭系和二叠系形成了一个与欧美地区完全不同的层序地层序列。在研究区石炭系和二叠系所识别出的12个三级层序中,石炭纪一二叠纪船山世地层可以划分出6个三级层序。这种划分与Busch等对北美相同层位的划分相似,也就是说该6个三级层序的形成时限大于10Ma;较长的形成时限可能反映了形成在联合古陆汇聚时期即全球构造相对稳定时期三级海平面变化的一个特性。因此,研究区的石炭系和二叠系所识别和划分出的12个三级层序,其数量比Ross和Ross(1985)对欧美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所划分出的50多个三级层序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52.

科技进步使得地震采集数据量及其精度实现质的飞跃,南沙海域的地震调查,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等离子震源,获得地震剖面精度优于3 m局部甚至可在1 m之内,为科学研究、工程、浅层资源、地质灾害预警等研究奠定基础.在南沙第四系识别出了七个地震反射界面,确定500 ms至海底沉积区间内地震层序与三期海平面升降并与冰期、间冰期对应,典型地震剖面展示第四纪至少有三套完整的具有三角洲顶积层、前积层、底积层的地震相证据,与全球的第四纪海平面的变化一致.精细的浅层地震结构表明:南沙的地质现象丰富,浅层断层非常发育,下切河谷、泥石流、滑坡等地质遗迹的形成的地震相清晰,是地质活动频繁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3.
2010年唐山矿井水位上升速率明显加快,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本文从地下水动力学和荷载效应角度,利用抽(注)水试验模型和均布荷载下半无限大的弹性空间理论模型,分析井孔附近楼盘施工注浆及建成后荷载作用对井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距井孔200~700m范围内注浆,每天注浆2500 m3,注浆270d,能引起井水位上升8~11m的变化;大面积的楼盘荷载作用可以引起井水位上升约4m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唐山矿井水位的上升异常与楼盘施工注浆及建成后的荷载作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4.
造山带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不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影响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既可以单一作用,也可以相互作用;既可以受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影响,也可以受局部因素的控制,因此,全球海平面与区域海平面相对变化既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尤其在造山带地区可以不一致,甚至相反。只有找出这种控制主导因素,才可以把局部地质场放到全球统一场中去。  相似文献   
155.
陈晨 《地球》2012,(4):81-85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地球的生态和环境,更是让很多地区遭受前所未有的灾难。干旱、暴雨的侵袭,土地荒漠化的加剧,也给那里的人们造成了巨大威胁。如果人类没有相应的行动,只要世界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从威尼斯、巴黎到曼谷、东京,从好望角、爱琴海到天山冰川、亚马逊雨林,都将面临灭顶之灾,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些悠久的文明古城,那些与人类长期为伴的物种,都将不在。  相似文献   
156.
海平面变动对福建沿海泥炭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鸣同 《热带地理》1991,11(1):32-38
  相似文献   
157.
露头剖面层序中的海平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炳松 《矿物学报》1996,16(2):141-146
在以往的沉积研究中,常常用露头剖面中的相对水深变化来讨论海平面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纪反映相对海平面变化的上超点变化曲线与肖尔布拉克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变化曲线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超点变化曲线与相对水深变化曲线具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在寒武纪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后者除早期有一快速上升外,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这说明相对水深变化虽与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本质的联系,但单凭露头剖面中相对水深  相似文献   
158.
围绕Cryosat-2卫星SAR模式测高数据处理方法展开研究,利用决策树算法确定冰间水道观测值提取的参数和阈值,进而建立北冰洋海冰覆盖海域的海平面模型UST-CS2。结果表明,UST-CS2与DTU21海平面模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UST-CS2的标准差为10.72 cm,与DTU21等模型精度基本持平,证明该模型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9.
赵省民  陈登超  邓坚 《地质学报》2010,84(8):1183-1194
长期以来,由于埋藏深、地质复杂及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银根-额济纳旗及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油气勘查程度低,相关研究成果少.鉴于此,本文充分利用研究区的周缘露头,借助近30条剖面的详细调查,分析了本区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本区石炭系-二叠系包括了泥岩、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等,海相生物丰富.暗色泥岩是石炭系-二叠系的主体,是潜在的烃源岩和盖层;火山岩(或火山碎屑岩)发育,碳酸盐岩多呈透镜状且硅化普遍,砂砾岩相对较少,三者构成石炭系-二叠系重要储层.岩石组成及展布特征表明,石炭纪-二叠纪期间,本区张裂频繁,火山作用强烈,远离陆源区,水体深而宁静,利于生烃物质发育.期间,区内主要发育了浅海相、广海海岸相、碳酸盐台地相、辫状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和火山喷发相等沉积类型.其中,浅海相和局限海岸相主要形成了烃源岩和盖层,其他沉积则形成了储层,为区内石炭系-二叠系造就了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60.
辽河三角洲地区海平面上升趋势及其影响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潮位资料分析,辽河三角洲平原和辽东湾东岸近四五十年来相对海平面处于上升趋势,从7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上升量为5mm左右.考虑到辽河三角洲平原地面下沉以及全球性海平面将加速上升,预计下个世纪内,辽河三角洲平原相对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将达到8-10mm/a,到205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量将达到40~55cm.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不同的海平面上升量将造成的土地淹没损失进行了预测.如不加防护,相对海平面上升0.5m时,将淹没近4000km2,包括整个营口市区和半个盘锦市区;上升1.0m时,将淹没5000km2.对海平面上升将造成海岸侵蚀、风暴潮和洪涝等灾害加剧等影响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