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482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874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1141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2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2篇
  1936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南京地区飑锋近地层气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建大  陈建东 《气象科学》1999,19(2):173-178
通过对1981-1990年南京小校场观测站路现象记录和路日南京梯度测试站铁塔梯度风每10分钟记录的对比分析,获得了宝贵的273米以下近地层飑锋过境气流特征实测资料,提供了飑锋在近地层存在的部分证据,并对其在近地层的气流特征初步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2.
用ADCP进行走航式悬沙浓度测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用DR300型宽幅ADCP在胶洲湾口站进行了走航工断面观测。观测期间悬沙浓度小于40mg/L,悬沙粒度分布曲线具有双峰特征,调查船航速为2 ̄3m/s。用水样过滤法率定相应的ADCP声学信号,获得池计算悬沙浓度的半经验公式及悬沙浓度剖面分布数据,分析结果即使在悬沙浓度较低,悬沙分选性较差,船速较高等不利于ADCP观测的现场条件下,测量误差与光透式浊度计的误差相当。因此,在走航状态和低悬沙浓度条件下  相似文献   
993.
对粤东后江岬间海岸1992年和1992年7条重复地形剖面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各剖面年净冲淤变化很小,剖面分别与Bodge和Lee平衡剖面模式符合良好,拟合的平衡剖面闭合水深反映了在海区波候条件作用下泥沙运动的临界水深。  相似文献   
994.
995.
运用多种观测数据,结合WRF模式分析了2013年3月19日发生在黔湘地区一次飑线形成期的中尺度特征。(1)此次飑线发生在高空500 hPa槽前的西南气流中,地面冷锋附近。环境风为西南向,且垂直于飑线长轴的分量小于沿着飑线长轴的分量。(2)飑线东、西两段存在显著差异:东段所在环境干燥,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大,故雷暴大风强而短时强降水弱,对流单体初始于锋区及冷空气一侧,呈碎块状分布;西段环境湿润,短时强降水和冰雹集中,对流单体出现于地面锋区附近中尺度辐合线内,辐合线持久,其上辐合中心处不断有单体新生。(3)此次过程有重力波作用,且飑线西段重力波特征更明显。急流中的波动与中尺度辐合线相交,波动上升气流叠加辐合线上升运动,引起对流发生并迅猛发展,使得对流单体趋向于沿着波动等振幅面排列成带状,进而形成飑线。(4)旧单体南、北两侧均有新对流单体发生:北侧新单体高、低层重力波反相位叠加,对流受到抑制;南侧的新单体高、低层波动同相,上升气流加强,对流得以发展;新旧单体不断迭代更新,飑线整体向东南传播。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FY-2G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5月10日贵州东部和北部的一次辐合线锋生极端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此次极端暴雨过程发生在低涡切变背景下,低层强盛的南风为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地面辐合线及锋生提供了触发条件,暴雨区主要位于云团云顶亮温低值中心西侧或南侧梯度大值区,并沿地面辐合线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最强降水发生在对流云团合并阶段。辐合线锋生作用在其西侧频繁触发对流单体,新生对流单体沿地面辐合线东移发展,持续影响贵州东部和北部地区。在降水最强的两个阶段,雷达回波呈现暖云和悬垂结构特征。地面辐合线及其锋生、上游降水带来的降温增压以及持续增强的南风有利于暴雨区水汽辐合增强,而垂直方向上纬向、经向中尺度次级环流上升支正好位于特大暴雨中心附近,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维持和增强。  相似文献   
997.
丁健  杨潇  孙苗 《海洋信息》2023,(1):28-33
面向公众的海洋数据信息开放平台能够为海洋管理者与社会提供准确的海洋数据与便捷的数据处理渠道,以满足海岸带管理者的各类需求。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数字海岸平台的功能与特点,着重从平台概况、数据来源、分析工具、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介绍,梳理了数字海岸平台进行数据分析、信息获取、决策支持与开展相关合作等方面的运行模式。总结了我国在海洋空间规划信息数据共享决策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8.
文章基于2022年春、秋季开展的龙岐湾沙滩资源调查数据,分析较场尾沙滩、大塘角沙滩、黄泥湾沙滩和桔钓沙沙滩的剖面特征、沉积物粒径和裂流发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4处沙滩剖面的坡度秋缓春陡,剖面受风浪和潮汐直接作用时坡度变化大,受遮蔽时坡度变化小,整体呈冬春淤积、夏秋侵蚀;沙滩沉积物以中砂、粗砂和砾石为主,粒径变化不大;沙滩均无明显裂流发生,为低风险等级。建议开发沙滩旅游应考虑季节性的补沙方案,开展围垦养殖和海岸工程应注意削弱ESE向和SE向的波浪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和淤积分析计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介绍了粉沙质海岸的泥沙运动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水槽试验揭示出粉沙质海岸的泥沙淤积物中悬移质和推移质的比例,并提出粉沙质海岸淤积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近岸海域波浪场中污染物运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实验模拟,研究了缓坡海岸带(坡度为1:100和1:40)波浪场中污染物的运动.给出了污染物在波浪破碎区和非破碎区运动范围的变化,讨论了在规则波和非规则波作用下波浪破碎区和非破碎区污染物运动的宏观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